马银河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在村里开办了一家小卖部,如今我已经参加了工作,小卖部也变为集超市、网店和快递于一体的新零售中心。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乡亲们购物的唯一去处就是供销社。那时候,供销社都是按计划供应,无论买什么都得凭票,冰冷的柜台,让不少乡亲吃过“闭门羹”。
改革开放以后,母亲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小卖部。由于商品种类比供销社丰富,价格也便宜,加上母亲对人总是客客气气的,乡亲们渐渐地都来母亲的小卖部买东西。
进入新世纪后,城里快速兴起的超市,得到了乡亲们的青睐,小卖部逐渐沦落成了“打酱油”的地方。母亲咬咬牙,把西厢房全部腾出来,将小卖部改造成“乡村超市”。在场地“升级”之后,母亲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和手机,与供货商建立联系,让乡亲们足不出户也能买到城里超市卖的东西。于是,母亲的小卖部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的热闹。
这些年,电子支付和网上购物在农村也流行了起来。母亲在自己的小超市里贴上了二维码,极大地方便了顾客购物结算。与此同时,母亲又开始琢磨小超市的“升级”,一边积极争取快递公司授权成为代收代发网点,一边尝试着开网店推销土特产。母亲的小超市又变成了村子里的新零售中心。
从货源短缺到货品充足,从现金结算到电子支付,从小卖部到新零售,母亲小卖部的发展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0年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