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的中医体质特征分析

2019-11-14 09:15李思睿王颖怡陈文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伏邪偏颇阳虚

李思睿, 王颖怡, 陈文勇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EB病毒感染在人群中较为常见,并与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相关,EB病毒潜伏感染者多不具有特征性临床症状,也缺乏相应的治疗手段。部分中医学者认为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与“伏邪”相关[1]。本研究收集2016~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查出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共72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合中医体质学说、“伏邪”学说,进一步发现EB病毒潜伏感染多与“伏邪致病”具有相似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收集2016~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就诊时发现EB病毒两项检测指标(VCA-IgA抗体和/或EA-IgA抗体)阳性的患者,共72例。

1.2纳入标准①2016~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时检出EB病毒VCA-IgA抗体和/或EA-IgA抗体阳性;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③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的患者。

1.3排除标准①体温>37.0℃或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②鼻咽肿物隆起,咽隐窝不对称,或病理确诊为鼻咽癌患者;③妊娠或正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⑥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

1.4调查内容以完成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个人饮食偏好、情志状态、起居习惯及耳鼻喉科专科病史,是否有乏力、咽痛、头痛、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等信息;鼻内镜检查鼻咽部以观察是否有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相关体征。

1.5体质分类方法及判定标准体质分类采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2]提出的9种体质分类方法。中医体质辨识表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2]。患者在我院体检中心完成中医体质识别问卷,结合舌脉,由主任医师进行整合并得出结论。

1.6统计方法采用电子表Excel建立数据库,转化生成SPSS 18.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数据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人口学情况本次调查共采集2016~2017年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检出EB病毒VCA-IgA抗体和/或EA-IgA抗体阳性者共72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40例,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6岁,平均年龄44.14岁。

2.2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2.2.1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以气虚质(占30.56%)、阳虚质(占25.00%)为主,其他依次为湿热质(占13.89%)、痰湿质(占9.72%)、阴虚质(占6.94%)、气郁质(占5.56%)、特禀质和平和质(各占3.22%),结果见图1。

图1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图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edicalconstitution types in 72 cases of EB virus carriers

2.2.2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平和体质与偏颇体质分布情况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仅3例为平和体质(占4.17%),其余69例为偏颇体质,其中单一偏颇体质33例(占45.83%),复合偏颇体质36例(占50.00%)。

2.2.3 36例复合偏颇体质患者中各兼夹体质元素分布情况 36例偏颇体质患者中,以瘀血质(占27.78%)、痰湿质(占19.44%)、湿热质(占16.67%)为多见,结果见图2。

图2 36例复合偏颇体质患者中各兼夹体质元素分布图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complex Chinese medical constitution types in 36 cases of biased constitution

2.3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症状、体征情况通过问诊、查体及鼻内镜检查,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中存在咽痛症状的患者共32例,鼻咽部淋巴结增生患者38例,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患者4例。

2.4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起居及专科病史情况对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的起居情况(以患者的运动习惯为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8例患者有运动习惯,每周大约运动1~5次,44例患者无运动习惯。

对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的专科病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59例患者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相关病史,其中以慢性咽喉炎(占23.61%)和过敏性鼻炎(占20.83%)为多见,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EB病毒潜伏感染与“伏邪致病”具有相似性EB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3],感染主要通过B淋巴细胞建立,多为无症状亚临床感染状态。根据EB病毒和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可将EB病毒感染分为溶细胞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两种类型。原发性EB病毒感染多为溶细胞性感染,随着原发感染的逐渐消退,少量EB病毒凭借EBNA1及EBV促殖基因关闭而潜伏在人体B淋巴细胞中,进入感染潜伏期,仅在遭遇特定启动子时进入“激活”状态,并与相关恶性肿瘤产生密切关系。徐斌等[4]的研究证明,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异常表达以及免疫功能缺陷,协调作用,共同触发和促进EB病毒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表1 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患者专科病史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pecialist medicalhistory in 72 cases of EB virus carriers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是中医对“伏邪”理论最早的阐述。伏邪,指感染后潜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伏邪包括一切伏藏于人体内之邪,除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还包括用现代科学检查方法发现的如潜伏于人体的肿瘤、结石、寄生虫卵及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停留于人体的病理产物、代谢废物等[5]。“伏邪致病”,可概括为外感邪气,宿于膜原,伏而不发,发而为病。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亦不盛,外感之邪宿于膜原,静而不动,待邪气渐盛或正气亏虚时发而为病,病势往往急重。

随着EB病毒原发感染逐渐消退,少量EB病毒潜伏在人体B淋巴细胞中,人体在遭遇特定启动子后进入激活感染状态,激活后疾病多为恶性,病势迅疾,治疗难度较高。经调查,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中,部分患者存在咽痛(32例)、淋巴滤泡增生(38例)等表现,既往有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性疾病病史者达59例,说明鼻、咽喉部存在炎性改变可能与EB病毒潜伏感染相关。

3.2气虚、阳虚体质易于触冒伏邪而发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共划分25种体质类型,为中医体质学说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6],王琦[2]发展出9种体质分类法。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而相对稳定的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不同体质人群对EB病毒的易感程度及病变类型均有不同。调查发现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中,气虚(占30.56%)、阳虚(占25.00%)为分布最多的两种体质类型。

气虚体质的本质是元气不足,气的功能在于推动、防御、温煦、固摄和气化,故气虚体质多见气息低弱,脏腑、机体功能低下[7]。气虚质人群平素体质虚弱,卫表不固,易患感冒,且易迁延不愈,如《灵枢·论勇》称:“薄皮弱肉,易于感触风邪”。EB病毒作为外邪中的一种,更易于侵袭卫表不足的气虚体质人群。此外,“体内精气不藏”是伏邪致病条件之一,精气包含了人体正气的范畴,正气不足,推动之力减退,无力抗邪,同时邪气渐消,正邪相争,伏于机体半表半里之间,静而不动。

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而形成以虚寒为主的体质状态[8]。《临证指南医案》曰:“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阳虚者湿甚,邪伤气分为多”。阳虚证多由气虚证发展而来,而兼有阳气不足的特征,邝安堃等[9]对阳虚质人群内环境的调查发现,阳虚质人群往往存在免疫功能减退的现象。可见,气虚、阳虚体质人群均易于外感邪气而正气鼓动无力,故此两类体质的人群,易于触冒伏邪而发病。

3.3启示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范围广,如为再激活状态则恶性程度较高,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护肝和支持疗法为主,早期诊断可以起到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作用[4]。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下,机体多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治疗以预防为主。目前尚未研究出对无症状的或特定的EB病毒感染者有较好预防作用的防御性疫苗[10]。

EB病毒潜伏感染状态与中医“伏邪致病”相似,中医针对“伏邪”的治疗方法多样,依具体见证而定,并无僵执[5]。本研究发现,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以气虚、阳虚体质为多见,治疗以扶正祛邪、调整升降气机为治疗要点。精气为人体正气之根本,《黄帝内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补气尤以建立中焦之气最为重要,杨威英等[11]运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中医体质为气虚质的慢病疲劳综合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伏邪潜伏于机体半表半里,故要注重透达膜原,调整机体升降气机。此外,在伏邪发作前,可根据伏邪的物质性,运用药物等各种有效的干预措施,调动机体自身潜在的功能,攻逐伏邪,祛除宿根[12]。气虚、阳虚体质并非单独出现,往往兼夹有其他类型体质,72例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中,复合体质者占50.00%,故在以益气、温阳为主要治法的同时,理应兼顾复合体质元素,如兼瘀血质者应注重活血化瘀,兼湿热者应配合清热化湿,兼痰湿者应酌情化痰利湿。体质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亦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非单纯伤一脏一时一因之所成[13],治疗上应进行多方位调养,如饮食、起居、运动和科学宣教等方面,调整周期往往较长,需要患者较高的依从性。

由此可见,我们可采用以益气温阳、调畅气机为主,兼顾痰、湿、热、瘀等体质元素对EB病毒潜伏感染人群进行综合调理。

猜你喜欢
伏邪偏颇阳虚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历代医家伏邪观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