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 山东师范大学
列斐伏尔早期日常生活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他认为,在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上,日常生活通常被视为一种烦琐无奇的、微不足道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如今社会的节奏加快,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快餐文化进入了疯狂的时代,这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时尚,冲击传统文化。人们生活实在性的脱轨是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象吗?面对日益盛行的快餐文化,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最早见于1936年他与居特曼合写的《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系统地建立以异化概念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异化表现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控制,即“日常生活的恐怖主义。“消费受控制”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他进行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列斐伏尔明确指出, 在现代社会, 消费和生产关系的错位导致了消费主义的盛行。
这种恰恰是列斐伏尔认为具有积极意义,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通过其实现的,社会的本质依存于其,社会关系只有在它中才会产生出来,人也是在它之中被真正塑造和实现出来的日常生活,被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抹灭了。
日常生活批判就是马克思主义,它不是把生活问题简单化,而是要求并规定一种比在偶然的机会中做简单选择的意识更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意识。日常生活革命首先有一股反对力量滋生,其次从微不足道的社会基层出发,牢牢把握彼我细情,从社会联系中抓住时机促成革命。
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潜存着反抗第一,同质化,消费的理性总是倾向于把日常生活进行数量化和同质化。第二,碎片化,正如列斐伏尔所说:“没有唯一的绝对的被整合的体系,但仅仅有被裂缝、横沟和空白分离出来的次体系”。第三,都市化,即工业化的发展总是和都市化的发展相联系。
当代生活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发展着,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闭关锁国走向与世界接轨,人们生活节奏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快餐文化正是在这种生活节奏下应运而生的。
1.快餐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快餐文化是网络文化、产业文化等形式文化的综合,被用来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潮流和文化现象。快餐文化充斥在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中。
2.快餐文化背景下是怎样的社会本质?
国际营销大师说:“世界在消费麦当劳,其实是在消费美国的快餐文化。而作为优秀品牌,其在推广产品的同时,实质是在广一种生活方式,推广一种文化。”快餐文化尽管十分逼真地复制现实表象,但正是这种表象的复制,抽调了现实,使现实非真实化了。我们看见的只有关于世界的影象,而没有了世界本身。这不正是日常生活批判中哲学与日常生活相背离吗?
3.快餐文化对人的影响
当文化在功能上转化为一种文化娱乐之后,娱乐便片面地代替了文化整体,同时也替代了生存的实体,从而成为生存中的现实欲望的虚假满足。大众文化把主体滞留在一种表演化的快感中,而遗忘了意义和生存本身。因而它对于我们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和美学理想的追求,对于保持一种批判的、超越的、具有活力的人类进步意识的努力必然带来一种负面性的影响。
对早期的列斐伏尔而言,“日常生活代表着一种复杂的多重面孔的现实,是压迫的与解放的品质的混合物,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区分与辨证的分析,这就是要把那些需要与满足的,有价值的,新的有生命力的肯定的内容从否定的异化的因素中拯救提炼出来。”
“列斐伏尔指出,在异化消费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了。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无处不被广告电视等媒体充斥着,不得不忍受对物质的无休止的渴望。”我们要革命,首先就要有自己的主体性地位,人的主体性是推动革命的奠基石只有自我个人实现和个人发展潜能的满足,在快餐文化下不失初心,拥有本真,理想、生活、信念、文化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强调社会的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他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离开了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改造,把日常生活置于社会变革的中心,难免有所偏颇,不切实际。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创造,人的全面发展。从日常生活中联系哲学,物质与精神相联结,我们不仅要利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去辩证批判快餐文化,更要制定改革的方略,实现人性最大化解放,全社会全人类利益的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