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高校民族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2019-11-14 00:13雷泽王厚易重庆大学保卫处重庆400044
新生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对象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雷泽 王厚易 重庆大学保卫处 重庆 400044

一、访谈概况

本文选取的访谈对象均系重庆市高校来自我国中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50名,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首先,通过询问访谈对象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惯风俗、饮食服饰,了解访谈对象对本民族的认知 通过了解学生作为少数民族人员的感受,探知访谈对象对本民族认同形成的原因、态度和行为。

其次,通过询问访谈对象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惯风俗、饮食服饰的理解,了解其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并在访谈中着重了解其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感受,及内心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文化的偏向。

再次,从概念、法律法规、现实感受等角度考察访谈对象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了解其获取国家安全知识的渠道,考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现状。

最后,考察访谈对象对民族分裂势力、大学内交友情况、内心对中华民族及本民族的文化偏向提炼出民族认同与国家安全意识二者之间的影响。

二、内地高校民族学生民族认同现状及特点

(一)本民族认同现状及特点

1.尊重并了解本民族文化

通过对选取的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各民族访谈对象均对本民族文化给予足够的尊重,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习俗、饮食服饰相当了解并表示遵从。他们同本民族人员共同生活、庆祝节日、享用本民族的食物,并能准确地说出节日习俗背后所包含的寓意。

维吾尔族学生A表示,其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丰富,习惯和风俗比较多,有独特的饮食与服饰。例如,在节庆方面,我们有诺鲁孜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这三个节日是维吾尔族较大的节日,特别是古尔邦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2.对本民族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保持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均认为自己是地道的本民族人,为自己身为本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与本民族的成员相处和生活也十分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得益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惯习俗。

维吾尔族学生B说:“我为自己是维吾尔族一员感到很自豪,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丰富,能歌善舞,像我这样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语言上基本都精通汉语、维语、英语三种语言。”

3.有意识地为本民族作出贡献

鉴于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深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他们深刻关切本民族的发展命运,并能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本民族其他成员,为本民族作出贡献。

哈萨克族学生C说:“我来到内地学习了较多的知识,每年放假回家我都会给家乡的小孩传授一些学习到的知识,并给他们补习功课。”

4.对本民族认同的特点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族群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本民族的认同具有先赋性的特点。

对本民族的认同还具有延续性,这种认同是长期存在的,不拘泥于某一时刻或某一时段,“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认同的存在,这是不言而喻的,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都表现出强烈、积极的倾向。他们身为本民族的一员感到自豪,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充满了优越感,在行为上也乐意努力维护本民族的利益,积极为本民族作出自己的贡献。积极的民族认同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内聚性。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情况及特点

1.尊重中华民族文化,却不一定遵从习俗

通过访谈发现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都有较为深刻地了解,可以准确地说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寓意、独具特色的习俗及丰富多彩的饮食,但他们却不一定会遵从这些习俗和饮食习惯。

维吾尔族学生A谈道:“我自认为比较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甚至对回族、壮族的文化都有一定了解,汉民族喜欢过春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但我自己不会过这些节日。”

2.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在访谈中都认为自己作为少数民族成员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为自己身在中华民族充满自豪感和归属感,这种感受来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

哈萨克族学生B说:“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内心感到非常自豪,国家的民族政策给予了我们哈萨克族很多实实在在的优惠、便利,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国家对哈萨克族人民的关怀。”

3.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参与度不高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虽然在认知和情感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都很高,但是其作为中华民族成员在行为上的参与度却不是很高。当被问及作为中华民族成员参与或者体验过什么事务时,大部分访谈对象都表示沉默。

4.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特点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构建于家庭及学校的教育之上,这是后天教育灌输而形成的一种理念,与对本民族认同的先赋性有显著区别,这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政体概念上的民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已经完成了民族融合过程的民族。”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依附性。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国家是各个民族利益保障的共同政治屋顶,民族认同只有在国家的机体内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对国家具有依附性。访谈对象都认为国家针对少数民族的红利、优惠、政策让他们感受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关怀,从而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形成依赖于国家给予的政治倾斜。

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认同是积极正向的,在认知上均认为自己作为本民族成员是属于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在情感上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并能意识到较低的中华民族认同度易受到西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的影响,只是较少做出对中华民族认同的行为。

三、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及特点

(一)对国家安全形势能够准确判断

通过询问访谈对象关于国家安全概念及形势的理解,发现访谈对象均能对国家安全谈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同学表示中国目前比较安全,但仍然存在一些安全威胁。这表明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对国家宏观安全形势有基本准确的体验和判断。

维吾尔族学生D说:“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中国的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国家安全的威胁可能主要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威胁。”

(二)国家安全观念较为狭隘

当被问及对国家安全概念的理解时,访谈对象不能全面地说出国家安全的概念,而只能模糊地表达属于国家安全范畴内的部分内容,国家安全基本等同于反恐怖主义。

维吾尔族学生A认为,国家安全在我看来是经济安全和民族团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能够稳步提升,对外不受外界干扰,对内各个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当代国家安全包括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由此可见,访谈对象对国家安全概念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安全的局部认识,对非传统安全的范畴没有树立意识,特别是对文化、信息、科技方面的国家安全缺乏关注。

(三)基本认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当被问及“请具体说明国家安全是否重要”时,访谈对象均能举例说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安全与国家、个人息息相关,是事关国家利益和国家稳定的大事。

维吾尔族学生B认为,国家安全是无比重要的,国家发展与个人安居乐业都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大环境。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功利色彩较浓厚,实用享乐主义为大多数学生推崇。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面临消解危险。

Q高校少数民族辅导员受访时表示,多元化文化背景、多元化的价值观、日益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互联网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是开展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过程遇到的最大挑战。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于个体发挥作用,为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地高校民族学生深感社会为自己提供了发展良机,加之大部分学生本来家境较为贫寒,注重个人奋斗,而忽视了国家安全这一底线。

S高校少数民族辅导员谈道,现在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不够,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不会理会民族问题等国家安全相关内容。

(四)国家安全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当被问及“从法律角度谈谈对国家安全的理解”时,大多数的访谈对象都表示只听说过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但不清楚作为公民拥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这表明访谈对象在国家安全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在全球化环境下,部分大学生认为“信息无国界”,全球均可互通有无,造成对国家安全“无意识”的破坏 或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为中饱私囊不择手段,造成对国家安全“有意识”的侵犯。

维吾尔族学生C说:“我只听说过一些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名称,例如《保密法》,但是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些法律,不清楚其中的内容。”

四、民族认同度对国家安全意识的影响

通过对内地高校民族学生民族认同情况和国家安全意识情况的访问调查,内地高校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存在两个层次,即对本民族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认同,学生对两个层次的民族认同理解不同就会对其国家安全意识产生影响,访谈对象对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都表现出正向积极的态度,并认为正向积极的民族认同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

(一)中华民族认同是提升国家安全意识的基础

中华民族认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政策等认可和接受,“在中国这片自成单元的土地上,演化出多元的民族,而当汉族形成民族实体以后,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访谈对象均表示自己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认可和赞成中华民族文化。“很多的学者都赞同中华民族认同为核心的民族意识会在民族往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赞同中华民族认同会对社会稳定有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的构建机制的因素作用,会对民族区域社会发挥预警信号、整合资源与调控政策、社会保障等等四个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认同对提升民族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有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认同将所有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纳入一个更高层次,认同中华民族就将自身的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实体结合在一起。“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意义。” 访谈对象表示,他们非常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的学生家庭还会随着主流文化欢度这些节日,同时给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足够的尊重。他们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未来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表示国家安全非常重要,是国家生产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目前个人隐私、网络信息安全、民族团结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当少数民族学生有了上述的认知,实际上其脑海中对国家安全就树立了底线,可以有效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妄图通过全球化影响、个体独立发展需求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渗透和诱惑。

(二)中华民族认同冲破狭隘民族自我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受到地理、文化、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主流文化的融合影响程度较小,对本民族认同程度更高,保持着自己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有学者指出“积极的民族认同不仅使民族成员具有强烈的内聚性,同时也会对外群体成员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和抗拒性” ,因此部分学生缺乏和其他民族同学的交流,对其他民族了解不够,易出现难以正确看待本民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利益矛盾等产生质疑,进而上升为对国家方针政策的不满。当本民族认同的负功能在发挥作用时,可以用中华民族认同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中华民族认同将56个民族看作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休戚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的内在情感联系。在保持各个民族的独特属性的前提下,认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核心价值,形成各个民族平等、和谐、互助和团结的民族关系。对中华民族认同即是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看待各民族间关系,认识到各民族平等 对中华民族认同即是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看待各民族发展,认识到共同繁荣发展不是同步繁荣发展,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看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的制度和政策 对中华民族认同即是要求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交往。访谈对象明确表示,当把自己民族看作中华民族一员时,会发现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在生活习俗习惯上存在差异,但不会影响各民族之间的正常交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个民族仍然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各民族才能平等和谐发展。中华民族认同包含的上述内在要求都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冲破狭隘的民族自我意识,抵御“三股势力”妄图以民族间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资源利益矛盾为理由的诱引,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三)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抵御各类不良思想

少数民族大学生来到内地学习后依然保持本民族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这种认同使得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内聚性,有力地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他们也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主流文化,这类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都表现出正向积极认同。访谈对象指出对中华民族的积极认同有利于抵制民族分裂势力、极端宗教势力、西方反华势力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内地高校学习后接触新环境、新人物,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这让他们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进而强化本民族认同。建立积极的中华民族认同指引其对其他民族进行了解,避免出现唯本民族为尊的现象。

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地解决,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人民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少数民族也不一定能从国家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获得直接利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部分人会出现思想和信念的倒塌,理想和现实发生激烈的冲突,消解中华民族认同,产生民族隔阂。” 因此,积极的中华民族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培养其大局意识。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少数民族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外界信息,并能感受到自己生存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这些信息中充斥着各类价值观,“三股势力”的价值观念对少数民族在选择价值取向上产生冲击,从而达到分化少数民族的目的。积极的中华民族认同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内地高校民族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感恩,自觉抵制“三股势力”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对象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