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辉
东莞市黄江镇第二小学 广东东莞 52375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教育由学习文化知识为主逐渐向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能力方面发展,让学生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迈出校门,亲近自然、认识社会,从自然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汲取知识,从社会中了解风土人情获得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涉世未深纯真无邪犹如一张白纸,对任何事物的本质和人情世故不慎了解而且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研学旅行方案的提出是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推动力。笔者就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浅显的研究。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从小学生开始就把“好好学习”常挂在嘴边,学生从课堂到各种补习班、从书本到学习资料,不给学生亲近自然、认识社会的机会,制约了学生动手试验和搞发明创造的能力的发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让学生放下书本,走进大自然、走进历史博物馆、走进革命圣地、走进科技馆、走进生物海洋馆等等,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脚丈量、用脑思考、用心体会,感悟大自然的博大、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科学技术的变迁和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等。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体会到的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增长见识,培养情操,提高德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去红色革命根据地研学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学生们同吃同住,生活上互相帮助,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通过讲解员讲革命历史和革命故事,既给小学生普及了部分历史知识又使学生产生了对民族英雄的敬意;通过走地道观察地道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前辈们的智慧;通过观看陈设的枪支、弹药、餐具、工器具、衣物等使学生体会到当时战争的残酷和艰苦;通过观看3D片,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战火纷飞的战场和革命胜利的艰辛。通过这次研学旅行,学生不仅增强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先辈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心,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教学课堂以外的知识补充,是一种由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及旅行社或社会文化机构、国家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管理机构等多方合作安排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它既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是一种研究性体验性学习,将学生暂时带离学校带进大自然和大社会,使学生在校外广阔的天地间尽情地饱览花花世界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机制。通过研学旅行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与社会相互交融,将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从中了解国情、社会、自然、他人和自我,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学习人文地理,学习人情世故,通过直观教学、实物教学,使小学生从直观的事物中去寻求书本知识的吻合点,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的整体认知,从而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使学生成为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时代新人。比如将学生带进田间地头,春天感受阳光、春风和万物萌动的朝气蓬勃的景象,秋天认识各种粮食、瓜果蔬菜生长在田地里的模样,农民伯伯抢收庄稼挥汗如雨的场景;将学生带进工厂,听着刺耳的机器的轰鸣声,目睹叔叔阿姨忙碌工作的身影;将学生带进旅游胜地,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和神奇建筑。通过研学旅行使学生亲触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山川河流,接近大社会的各行各业,用交谈、观摩、倾听、感悟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体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使学生想到了爸爸妈妈的不容易、使学生惊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和工匠师傅的精湛技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培养了小学生努力学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
总之,在小学生中推行研学旅行发展思路精妙、运行机制紧密,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学生课堂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有机集合,研学旅行以其诸多优势脱颖而出,受到教育界和学生的有力推崇。但是我们在践行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它的不足,那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和研学旅行基地太大众化的问题,所以教育部门和合作机构一定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研学旅行计划,确保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双赢,使研学旅行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