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妮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
在解放战争中,为使北平这座古老文明的城市免于战火摧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极力寻求和平方式解决北平问题。经过多方曲折的努力,时任“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最终达成了和谈。而这与坚持留于北平的国民党将领马占山所做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马占山,字秀芳,抗日名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年少时上山为寇,后入奉系军中,凭其军事才能及胆识,升任旅长。在日本侵略东北之时,他没有墨守不抵抗的命令,拼尽全力反击日本侵略者,其领导的江桥抗战成为了我国武装抗日的开始,马占山的事迹也一直被人传颂。
马占山作为一名国民党的军官,在经过长时间与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同一战线的合作,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与中国共产党关系友好。内战爆发后,在和平解放北平中,马占山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解放的决策后,积极作傅作义的工作, 促进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因在抗战期间马占山与傅作义、邓宝珊是结拜的兄弟,其北平地下中共党员准备对马占山进行争取。其时中共经北平大学教授王之相以及其马占山的子女于马占山传达和谈政策。在1948年时众多开明人士及北平地下中共党员时常来王之相家交谈。其后王之相与居住于马占山寓所中的挚友蔡运升相逢,并经由蔡运升结识了马占山。两人相互谈论了有关北平和谈的政策,王之相倡议马占山可以依托与傅作义之间的友情开展促和事宜,马占山表示正有此意。经与王之相交谈后,马占山对中共的和平解放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便找傅作义进行商谈。
马占山在与傅作义的商谈中得知,虽然第二次和谈有很大的进展,但此时的傅作义还是下不了缴械的最后决心。傅作义对马占山吐露他内心很矛盾,走和平解放北平的道路,在当时阻力不小,更主要的是他对本人和部下安全、前途的顾虑。1948年12月23日,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在22日时,傅作义的主力35 军被全歼,军长郭景云兵败自杀。此事对傅作义的打击很大。马占山对傅作义的考虑也很关心,随后他又与王之相交流了相关政策,确认了其政策的可靠性。马占山向傅作义转达共产党的政策是无需怀疑的,其有东北辽沈战役时的实例在前。一个是在解放军攻占四平时被俘的白世昌,后来解放军依照他的意愿,让他回北平与家人团聚。另有曾泽生,长春起义后他和他的部队,都收编为了解放军。马占山此番说明,使傅作义解除了一些顾虑。
1949 年1月中旬,天津即将解放。傅作义已经决意要进行达成和谈,但前两次和谈未能顺利达成。傅作义就关于和谈代表人员的选择上,一直存有顾虑。随后,马占山又采取了北平中共党员的建议,约请了邓宝珊到北平。其邓宝珊抵达北平后,立即同马占山一道去劝说傅作义达成和谈。席间,邓宝珊、马占山帮助傅作义分析形势。此时马占山提议傅作义委派邓宝珊为和谈代表。邓宝珊与共产党关系一直很密切,与中共代表和谈也比较稳妥。傅作义考虑过后,请邓宝珊为和谈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谈判。
傅作义委派了邓宝珊为代表,其到达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驻地后,于1949年1月14日到17日期间与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和刘亚楼进行了第三次和谈。15日上午举行正式谈判,进展比较顺利,达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初步协议》。
十六日,我平津前线司令部向傅作义将军及所属官兵发出了一封长信,提出了“自动放下武器,离城改编”的和平解放北平的具体办法。并规定最后期限为1月21日下午十二时,逾时解放军将实行攻城。对此马占山向傅作义表示,其离城改编是为适宜之法,应考虑采纳,傅作义最终决定同意离城改编,并电传于邓宝珊。即时,双方代表在《初步协议》上签字。随后我军参谋长苏静和北平国民党军部王克俊及崔载之,分别代表双方于协议书上签了字。1 月21 日,傅作义在《和平解放北平的协议》上签字。22 日起,国民党部队开始撤出北平,31 日撤退完毕。同日,人民解放军开进北平,接管防务。至此,北平获得和平解放。
在其北平解放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恪守和谈协议十四条,尤其是对傅作义将军的诚挚对待,马占山深受感激。于北平解放时期,马占山已是重病在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一直居于北京直至逝世。
马占山是我国的抗日英雄,也是共产党的忠诚友人。他挺身抗日义不容辞,在我国解放全国的进程中,亦积极响应其各政策,说服好友傅作义进行了和平起义,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