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拥有全国唯一的内海湾——三江口,拥有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
车过跨海大桥,就进入了南澳,一个迷人的岛屿,唯一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海岛。独特的自然生态,使得它一年四季都是天然渔场;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它成为候鸟天堂,其中不乏国家级珍惜候鸟。南澳美如斯:蓝天碧海,金沙白浪,阳光明媚,山海相映,森林茂密,风光旖旎,鸟翔天空,鱼嬉水中……同行的绍武兄一见钟情,铁了心要在此地买房养老。
北回归线分开热带与亚热带,这道无形的地球分界线,横贯南澳全岛。矗立在南澳岛青澳湾的“自然之门”,是最年轻的北回归线标志塔,造型设计融合了天文现象和科学知识,用别致的建筑形式诠释着北回归线。青澳湾有国内顶级沙滩,站在这“中国最美丽的海岸”上,我一时有些恍惚。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在台湾花莲东部海岸,见到的北回归线地标是圆形灯塔状擎天柱,那儿是北回归线中国段的最后华章。
南澳距高雄仅一百六十海里。也就是说,南澳是海防前哨,如果台海有事,南澳和高雄首当其冲。在高雄作文化交流期间,汕头籍的台湾文友,指着海对岸说:那边是汕头南澳。他声音有些异样,眼神掠过忧伤,定是动了思乡之情。
也还记得,在台岛最南端、中央山脉尽头的垦丁鹅銮鼻公园,台湾文友手指浩渺的海面告诉我:南海与东海的水域分界线,太平洋、巴士海峡和台湾海峡的分界处,就在你眼皮底下。我眺望着前方,默然无语。我又想起了伯母。当年,十九岁的伯母和她半岁的儿子被远走台湾的伯父狠心抛下,为了儿子的前途,伯母登报与丈夫离婚,但一直守身如玉,生活的艰辛、无尽的相思,使她不到五十岁就灯干油尽,临终前她念着“前夫”的名字捧着他的照片,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成年后,我每次听到著名粤曲《彩云追月》,眼前就会浮现出伯母美丽而哀愁的面容,此刻,脑海中又回荡起这凄美的歌声:
站在白沙滩
翘首遥望 情思绵绵
何日你才能回还
波涛滚滚延绵无边
我的相思泪已干
亲人啊亲人 你可听见
我轻声的呼唤
门前小树已成绿荫
何日相聚在堂前
明月照窗前
一样的相思 一样的离愁
月缺尚能复圆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一海相隔难相见
亲人啊亲人 我在盼
盼望相见的明天
鸟儿倦飞也知还
盼望亲人乘归帆
“南澳是东海与南海的分水岭”,南澳前县委书记张泽华先生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南澳也是东海与南海的分水岭?原来,南澳东端往东南延伸过去,即是台湾海峡鹅銮鼻一线。
因跨闽、粤两省,南澳曾称闽粤镇,乃“粤东屏障,粤闽咽喉”,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处于闽、粤、台海面的交叉点,位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距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七海里。海路四通八达的南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史载“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军事要冲、黄金水道、海上丝绸之路,给清新美丽的南澳增添了神秘厚重的色彩。
最神秘的,是太子楼和金银岛的藏金之谜。
南宋末期,元兵不断进迫,两个年幼的皇子赵昰、赵昺以及年轻的太后杨淑妃仓皇出逃,至温州江心寺与张世杰、陆秀夫汇合,然后乘船一路南逃进入闽地,次年,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九岁的益王赵昰为帝,称为端宗。我在温州江心寺拜谒过“文信国公祠堂”,但找不到关于张世杰、陆秀夫的纪念物,看来在当地人心目中,文天祥才是神一样的存在。有人说,文天祥来到人间,天命就是来受膜拜的。元军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残存的血脉斩草除根,遣张弘范、李恒率军继续追击。与文天祥同中进士的陆秀夫,跟张世杰一道护送赵昰、赵昺兄弟和杨太后等逃至南澳驻跸,开掘出分别供皇室、大臣和将士兵马饮用的三口水井:龙井、虎井、马井。它们非常神奇,虽处海滩却是淡水井,七百多年来时隐时现,出现时清泉不绝、水质甘甜、久藏不变味。
赵昰登基前为太子,人们按习惯将其住所称为太子楼。
太子楼遗址有一棵茂盛的古榕,长在硕大的石壁上,石壁下侧有一裂缝,裂缝两边歪歪斜斜刻着难以辨认的文字。传说榕树下、石壁后有一座石质暗室,里面藏着南宋皇室未能带走的大批金银珠宝,谁要是能将石壁上的文字完整地念出来并解释准确,石壁就会自动开启。近千年过去了,石壁上的文字依然可见,但太子楼藏金谜仍未解开。太子楼附近的青蛙与众不同,当地人说,这也与少帝有关:赵昰夜里被蛙鸣吵得心烦,命人捉来蛙王问罪。蛙王悲泣,少帝心生怜悯,随手拿起朱笔在蛙王脖颈画上一圈,挥手让人放生。从此,太子楼四周的青蛙脖子上都有了一个圆圈。为报皇上不杀之恩,它们的叫声变得低微喑哑。说来也是奇怪,这种奇特外形、独特叫声的青蛙,只在南澳太子楼附近有。
后来发生的事情,可谓家喻户晓。两年后,年仅十一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张世杰又拥戴卫王赵昺为帝。南宋皇室君臣子民退至崖山,出任左丞相的陆秀夫继续率部抗元。彼时,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已在海丰落难。崖山海战南宋兵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帝投海殉国,南宋皇族八百余人相随跳海自尽,许多忠臣紧随其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玄孙也在其中。带着宋人最后的血气与尊严,南宋十万军民争相蹈海,情景何等悲壮!
明万历年间,南澳修建陆秀夫墓,清乾隆时期,南澳为陆秀夫题刻“丞相石”,以纪念忠君报国之士。
金银岛藏宝的传说更为神奇。金银岛三面环海、奇石相叠、岩洞穿插,地形错综复杂。明朝海盗猖獗,戚继光、俞大猷联军进兵南澳围剿海盗首领吴平,屡屡出师不利,后来出现转机,按民间传说,得归功于戚都督夜梦关帝。有天夜里,戚继光梦见关帝授予计谋,让他用火羊阵从背后奇袭敌方,戚都督照此计谋部署作战,一举获胜。吴平败逃前问妹妹是走是留,其妹愿意留下来看护财宝。寇首恼怒杀心顿起,将胞妹分尸十八块,连同十八坛金银一起埋于金银岛,让她“遂愿”永远守护金银财宝。“吾道向南北,东西藏地壳。潮涨淹不着,水涸淹三尺。箭三支,银三碟,金十八坛。”这是吴平留下的诡谲谜语,似乎也是一个魔咒,谁能破解谁就能找到宝藏。然而至今无解。或许这个千古之谜,将会成为永远之谜。
岛上真假难辨的传说,都指向一个事实:南澳岛屿充满传奇。
从皇帝到名臣,从英雄到枭雄,从航海家到大海盗……多少风云人物在南澳留下过足迹,岛上遍布历史遗迹、文物古迹、名刹古寺,自然不足为奇。
南澳是东南门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争之则我据其胜,弃之则寇得所凭”,引起朝廷高度重视,明万历三年,皇帝诏设“闽粤南澳镇”,派驻副总兵,兼领福建南路、广东东路水师,使南澳拥有独一无二的海岛总兵府。总兵府又称总镇府,始建于明万历四年。明、清两朝,有近两百位正、副总兵赴任,留下了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抗击外夷的辉煌战绩,留下了戚继光、刘永福等抗倭戍疆的英雄故事。
明末,郑芝龙剪除群雄称霸海上,招纳福建数万灾民,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地由大陆向台湾移民。郑芝龙以海上武力成功驱逐荷兰人,烧毁入侵船只,效仿朝廷在台湾设官建置,形成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因抗夷剿寇有功,郑芝龙被朝廷招抚为南澳副总兵,加总兵衔。明亡,郑芝龙降清,招降郑成功未成,父子决裂势同水火。
郑成功坚持反清复明,并且收复了台湾,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名垂青史。而郑芝龙,不仅大节有亏,还被大清朝廷处死,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年少时的郑成功聪明好学,郑芝龙原指望儿子中状元当文官,但郑成功考中秀才后再不肯求功名,非要子承父业。他注定要成为海上蛟龙。南澳曾属郑成功藩地,他以南澳为基地,高举义旗到处募兵,又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连年出击粤、江、浙等地征战清军。后来,他率数万将士渡海,围攻侵占台湾的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历时八个月,迫使荷兰总督投降,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南澳遗存有郑成功问卜的城隍庙、中澎的“国姓井”以及总镇府内的“郑成功招兵树”。总镇府墙壁上,“东南砥柱”“德配天地”“学海渊深”“积厚流光”等历史遗墨,表达了后人对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康熙年间,南澳升设总兵,负责闽、粤及台湾、澎湖海防军务,成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历史见证。因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南澳曾与台湾民间交往密切,而今南澳籍台胞逾十万,远超南澳岛常住人口。南澳台湾,一衣带水;台湾南澳,骨肉相连。两岸人民,都希望海峡永远风平浪静,永不复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从上空俯视,这座占地十余亩、呈椭圆形、中间高四周低的寨子,这座建立在一块一万多平方米大石墩上的寨子,这座在大石墩半坡筑成的龟形客家围龙屋,形状奇特令人惊叹。
它叫墩仔寨,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墩塘村,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被中外建筑学界合称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形式”。墩仔寨,这座奇特的龟形客家围龙古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形态,是中外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寨子坐东朝西,寨门高高在上。远远望去,就能看到有一座飞檐燕尾楼从寨子围墙里突出来,牌楼上镌刻着“川岳钟英”四字,意为山河锦绣、风水宝地。登上几层石阶,便可看见两层三重门,这是古寨的西门,也是正门。门楼上有两个圆窗,神似一对龟目;门楼中间的方窗,造型酷似龟鼻,紧凑在“龟目”中央下方,作观察瞭望之用;大圆拱门似龟口大张,据说利于吸纳四面八方之财。
墩仔寨造型之奇独一无二,门槛之特也举世无双。村民说,当年建寨者宇文公请来高明的风水师勘察风水,名师按地形选方位,格准分金,确定朝东、西两方开门。动土兴工时,在原定开东、西两门的地方锄开表土,竟然出现两道天然生成的石门槛,而且都是长三尺六寸——木干尺尺寸中的三尺六寸是财丁兴旺之数,实在令人称奇叫绝。
越过西门天然门槛,就进入了古寨。从西门到东门,直线距离九十六米。十二条横巷左右穿插于主街道两边,使东、西两街贯通相连。古寨两百多间错落有致的房屋,统一由土砖、木头、青瓦建造而成,共同交织出一片巨大的龟背纹。置身于古寨,犹如身处迷宫,若无村民引路,外人很难辨别南北西东。
寨子正中心有一块凸起的石头,叫龟背石,是整座围龙屋的至高点。跨过东门天然门槛,可看到门外也有一块凸石,状似龟尾,叫龟尾石,与寨基石相连。
大自然这般神奇造化,令我绝倒。
西门和东门上,都开有向外的炮眼,用以防御盗贼抵御外敌。为了保护寨子风水,嘉庆年间,东、西两门外开始设立“禁碑石”。
龟形围龙屋的外围,是迂回相通的跑马巷,跑马道边有上学堂和下学堂,“学堂巷”牌匾犹在。小小墩仔村,清朝出过一百三十五位举人、秀才、仕臣,可见其钟灵毓秀风水之佳。
在龟形围龙屋外围的外围,有九口池塘围绕着一口方方正正的古井,古井名神泉龙井。八十六岁的村民余阿公健步如飞,领着我们来到井边,声如洪钟地讲述此井之神之奇:它永不干涸,也永不渗出,即使井外洪水泛滥,井水还是清澈见底……
暴雨过后,站在后山顶俯瞰,墩仔寨恰似一只大龟在湖中游弋。
墩仔寨寿星特别多,小小村寨有十多位九十岁以上高龄老人,曾有一位寿星达一百零六岁。村民说,这和大石墩有关,和围龙屋呈龟形有关,和神泉龙井有关。
像其他村寨一样,墩仔寨有不少屋子已人去楼空,只留下残垣断壁供后人凭吊追忆。自从获评“广东十大特色古村落”后,沉寂多年的墩仔寨,获得了新的生机,成为汕尾最著名的景观,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墩仔寨已然喧哗与骚动。
这是一座具有王者气派的雄伟大山,方圆两平方公里,从远处看,它四面绝壁,浑如一位大王在士兵护卫下雄视四方。
它是越王山,耸立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东江河畔,以南越王赵佗得名。
遥思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派五十万大军进攻南越,忠勇有谋的河北正定人赵佗,受命“南取百越之地”,率军平定岭南。湖北汉墓出土的《淮南子·人间训》竹简,有秦始皇发兵岭南的记载。
赵佗不负使命,岭南纳入秦版图,华夏一统,龙川置县,秦始皇任命赵佗为县令并就地戍边。秦末,中原战乱频仍,为保境安民,南海郡尉赵佗,发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广州南越王宫遗址出土了秦铁矛等秦军重要武器,它们就是当年征战的有力证据。
秦亡,汉朝天下大定,高祖四海称雄,恩威齐天、政通人和,赵佗接受册封,拜王封爵,成为南越王,并逐渐统一了岭南百越诸部。
吕后临朝,朝中情势汹涌,汉越交恶,本就有凌云之志的赵佗,对何去何从权衡不定。一日,他顺东江南下番禺,船经古竹,见此山气势磅礴,心中一动,便下船上山。他登高望远,雄心勃发,决定来一场政治豪赌:称帝。历史总是奉迎强有力的人,他赢了。赵佗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与吕后抗衡。南越王墓出土的玉石“帝印”、“文帝行玺”金印、木简、铜钮钟、石编磬等珍贵文物,印证了《史记》《汉书》关于赵佗建立南越国的记载。
南越国疆域广大,辖今广东、广西等地区。在广州南越王宫遗址出土的木简中,一枚墨书上有“横山”地名。经考证,此横山位于今越南中部,这说明南越国的疆土也包括了今越南中北部。南越王宫遗址出土的“未央”“长乐宫器”等铭款陶器,显示南越国仿效汉廷建立了自己的宫殿和宫苑。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南越国大多沿袭秦朝;在制度与文化方面,带有明显的中原色彩;在治国方针上,则实行“和辑百越”“以越俗笼络越人”。
赵佗的确有乾坤之才,他纳贤举能、开疆拓土、凿山筑道、开渠通航,打通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脉络,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与海上贸易,引进中原先进生产工具,积极推广中原汉文化,使远离朝廷的岭南从蛮荒之地变成富饶之邦,使番禺(今广州)成为秦汉一大都会。开放与融合,让南越国力日渐强盛,几乎能与北方匈奴相提并论,当时有“强胡劲越”之谓。赵佗,被誉为岭南开发第一人,被尊为岭南人文的始祖,被毛泽东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看来,南国改革开放史,可以追溯到南越国。
当汉文帝身登大位、鼎定乾坤、号令天下,识见高卓器局宏大的赵佗,以华夏统一和民族团结为重,以君子之道对汉朝再行臣子之礼。汉越和解,赵佗功不可没。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赵佗与时俯仰,进退有度,进王退圣,千古流芳。
因赵佗而得名的越王山,集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天然大佛、乾坤石、转运石、千福岩、三圣岩、狮子岩……让人赞叹;神似赵佗头像的“王头像”,令人称奇;千年古寨门、打铁场、面壁岩、越王榻、越王谷、越王石……这些历史遗迹,都与南越王有关。越王山上遍布摩崖石刻,均为名人要员所题,其中“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格外醒目,为祖籍紫金的孙中山先生所书。
然而,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越王山,也不是南越王,而是越王山下的龙川、佗城。
至今保留最古县名的龙川,是联合国认定的“千年古县”,乃“珠江东水开端,岭南古县第一”。因地理位置独特,古龙川成为中原进入岭南的要塞,成为中国最早的移民之城,成为中原与百越的文化融合地。当年,赵佗通过筑城营防、移民实边、屯垦定居等措施,使龙川快速成为百粤首邑、岭南重镇、商贸都会;兴旺繁盛的龙川,也成为赵佗的“兴王之地”。
英雄崇拜,在历朝历代都是社会常态、大众心理。为纪念龙川首任县令赵佗,民国时期,龙川易名佗城。
龙川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苏东坡诗作《龙川八景》,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嶅湖湖水漾金波,嶅顶峰高积雪多。太乙仙岩吹铁笛,东山暮鼓诵弥陀。龙潭飞瀑悬千尺,梅村横舟客家过。纵步龙台闲眺望,合溪温水汇长河。”
佗城位于现龙川县最南端,是最早的龙川故城,素有“秦朝古邑、汉唐名城”之美誉。看似不起眼的小镇,散落着诸多历史遗存:新石器时代的坑子里文化遗址、牛背岭,秦时的城基、越王井、赵佗故居、马箭岗、点将台,隋代的考棚、东山寺,唐朝的学宫、正相塔、正相寺,宋代的苏堤、古码头、越王庙、循州治所,明朝的城墙、城隍庙、仙塔桥、天后宫,清朝的县前街、南门街、百岁街、东门街,民国时期的龙川商会……不胜枚举。
全国有不少东山寺,以佗城东山寺最为有名,端赖苏东坡的七言绝句:“首营古寺在东山,底事钟鸣向暮间。一百八声声响后,僧人从此锁禅关。”始建于东晋、形状恰似“双龙戏珠、铁扇关门”的鹿湖禅寺,也是龙川一大胜景圣境。
佗城南山古寺更是了得,与姑苏寒山古寺并称于世,古语“寒山晨钟,南山暮鼓”说的就是它们,“晨钟暮鼓”即来源于此。南山古寺位于东江之畔、南山之麓,南山主峰如莲座,四周辅山层叠如莲瓣,向正中形成朝笏之势,可谓形胜奇绝。据《南山寺志》记载,南山古寺兴盛于唐朝开元年间,历代高僧辈出,六祖惠能曾于此汲水避难,大颠禅师曾于此驻锡弘法,惭愧祖师曾于此求法证道,韩愈曾在本寺著文施教,李商隐曾隐居本寺吟诗作赋,苏东坡曾于本寺参禅问道……
当年,苏轼贬谪惠州不久,其弟苏辙也因上疏论谏谪居循州(龙川),秋日,苏东坡从惠州溯东江而上循州,苏辙喜出望外,难兄难弟携手同游,十分尽兴。除了历史上著名的“龙川八景”,被誉为“丹霞山第二”的龙川霍山,也让东坡称赞有加:“霍山佳气绕葱茏,势压循州第一峰。石径面尘随雨扫,洞门无锁借云封。船头昔日仙曾渡,瓮里当年酒更浓。捷步登临开眼界,江南秀色映瞳瞳。”
苏辙则更多地感慨、感恩于当地乡民之厚德深谊:“获罪清时世共憎,龙川父老尚相寻。直须便作乡关看,莫起天涯万里心。”
据《龙川县志》记载,苏辙幽居嶅湖之畔白云桥西,闭门著述《龙川略志》《龙川别志》,其间,嶅湖旱涝不断,苏辙以兄长为榜样,率众筑堤,之后嶅湖波平如镜润泽于民。后人为纪念苏辙,将嶅湖堤改名为“苏堤”。苏门双杰,苏堤并立。嶅湖旧貌换新颜后,苏东坡又为龙川赋诗一首:“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来月漾金。夜静问渠天在水,嫦娥推倒玉轮沉。”清康熙年间,时任县令将嶅湖边的关帝庙改建为嶅湖书院,嶅湖书院曾闻名遐迩,惜乎后来不知所终。
正相塔原名开元塔,系六角形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开元三年,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宋代,名相吴潜被贬龙川时,就住在开元塔下开元寺里,为了纪念刚正不阿的吴潜,佗城老百姓改称开元塔为正相塔、将开元寺改称为正相寺。
佗城学宫即龙川孔庙,建筑规模极为宏伟。它始建于唐朝,元、明、清三代,不断遭到兵燹、毁坏,又不断重建、修复,现存的大成殿、明伦堂和尊经阁,是清康熙七年的建筑。大成殿内,康熙大帝御书“万世师表”金字牌匾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肃穆端坐;嘉庆皇帝御颁的“至圣先师大成殿”金匾,则高悬于殿门之上。考棚又称贡院,是科举时代士子们应试的考场、读书人的“龙门”。龙川考棚离佗城学宫不远,由大门楼、至公堂、官员寓所和文武考场组成。学宫与考棚并存,全国仅剩两处:广东龙川一处,河北定州一处。
作为年代最为久远的客家古邑,佗城镇全境有着近两百个姓氏,几乎一户一姓的佗城村,堪称“中华姓氏第一村”。作为“中华古祠堂博物馆”,佗城曾建有一百多座祠堂,至今完好保存着近五十个,在百岁街、横街和中山街,每走几步就能看见一个祠堂,可见其宗姓之繁多。来到佗城寻根拜祖,是许多游人的乐趣所在。佗城百姓友善好客,我请求进院拍摄老宅,每家每户都微笑应允。
城基、古井、学宫、考棚、寺庙、高塔、民居、祠堂、码头、商会等古建筑,共同见证着佗城昔日的辉煌与沧桑。
近现代史上的龙川,农民运动风起云涌,东江纵队威名远扬,“文化大营救”砥柱中流。一九四一年末,香港沦陷,一批暂居香港的文化界名人、抗日爱国民主人士处境十分危险,周恩来指示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些人全部转送出港。在艰苦卓绝的“文化大营救”中,龙川是营救路线上非常重要的一环,最终,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夏衍、范长江、张友渔、廖沫沙、戈宝权、胡风、胡绳、丁聪、叶浅予、黄药眠、蔡楚生、金山、章泯、胡蝶等近百名爱国人士和文化界名人,毫发无损抵达安全区,这场被茅盾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为中华民族和新中国保存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岁月流逝,世事沧桑。在历史长河中曾波澜壮阔的龙川,弥散着秦汉古风唐宋遗韵的佗城,而今是岭南民俗风情的万花筒,是中国城镇文化进程的活化石。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但像龙川、佗城这样气质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