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莉的新作《大树小虫》好比一出喜剧。这话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理由很简单,是以鲁迅先生的说法为依据:“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有了这个依据也许有人还是不同意,比如说所撕破的那些东西并非无价值的;或者说作者并没有撕破什么;还可以说价值的有无是因人而异的,不是你说无价值就无价值的,等等。这些可能的不同意促使我再三思虑,这部小说肯定是“撕破”了什么的,如果说所撕破的确有价值,那就证明它还有些悲剧意味。果真如此,那它所示现的“毁灭”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是为人的信念或尊严吗?是处事的原则或人间的真情吗?是,又好像不是。这部小说确实涉及了这些人之所以为人的诸多精神性因素,作者确实是通过一个俗常生活故事揭示了它完整体面的表象下残损不堪的实质。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喜剧其实质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悲剧性的出发点或悲剧性的启示——而喜剧的特征只是一种文本的面貌或表达方式。作为表现方式的喜剧最大的特质是讽刺,作为表达效果的悲剧则是引发强烈的情感。如此看来,《大树小虫》确实是一个喜剧式的文本,但在喜剧完结处,在读者/观众分享了作者的揭穿假象、撕破伪装的快意之后,反观现实,不免生出人生委琐、人世悲凉的感慨。
对我个人而言,此书的阅读过程确实是一个观赏喜剧的过程。这是一本写得十分潇洒甚至不避佻挞的书。受它感染和启发,我不期而然地找到了谈论它的角度和语调。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其一,这部小说在主题和内容层面的特征,可借用张爱玲的话来概括:“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天才梦》)。
“一袭华美的袍”在《大树小虫》中往大处说是当代中国新贵旧贵的人生历史,也可以具体到那桩极尽奢华的、门当户对的、志同道合的完美婚姻。至于它背后是什么,背后的背后还有什么,一经撕破,确实布满了跳蚤虱虮。那为什么说小说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当代犬儒主义者的形象呢?注意,这里说的是当代的而不是原教旨意义上的犬儒主义。这个区别很重要。
最早的犬儒主义以之得名的“犬儒”,尽管言行方面确实愤世嫉俗甚至玩世不恭,但他们是极其严肃而坚持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原则的。当代犬儒主义者与之相比别如霄壤,他们也认为人类社会充满伪善和私欲,但再也不会在大白天打着灯笼寻找一个诚实的人:他自己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员,他不对抗而是顺应、参与、利用现有的一切;并且,无论做什么他都能为自己找到堂皇的理由,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只要他能够做得到。作者那犀利痛快的笔触,正好用来勾勒这样一群人物:
男主人公钟鑫涛,这个人“好强”:“成绩要好,政治也要好,别的都顾不上了。”女主人公俞思语,小说写她最终上了“华师大”,事情是这样弄成的:“俞亚洲、任菲菲夫妇都是事业型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坚信事在人为。高考录取是相当严格,但事在人为。就看你有没有人。他们有人,还不止有一个人,层层都有人,人还很给力,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一番折腾,运气不错,他们的女儿俞思语,硬是给折腾进了华师大。”
小说里还写到祖孙之间的交流,如,爷爷告诫孙女大学期间一定要入党,年轻的俞思语问“入党是什么东东”,接下来是爷爷奶奶的回应——
爷爷不跟思思多说,说思思也不懂,总而言之爷爷对思思只有一个要求:大学务必加入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俞奶奶补充,言简意赅:在校入党,以后工作比别人好找很多!哦——俞思语懂了。那就入呗!
事不关己时毫不在乎地调侃,有利可图时果断认同,道德原则和理想信念在个人需要面前显得很矫情而多余。上面这个场景中,表面看来俞思语某些认知似乎还和奶奶的处在一个层次,但一个犬儒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已经显示出养成的趋势了。所以她的愿望也就没有悬念地自然地实现了,作者这样写她得以如愿的因由:
她做了不少好人好事,帮扶了好几个贫困山区的同学。平时一贯善于团结同学。高冷是高冷的外表,心肠还是蛮火热的,也舍得花钱,捐款活动都参加。
这正应了王尔德的那句话——现代犬儒主义者对各种事物的价钱一清二楚。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党票”一说。尤有意味的是,主人公是把“党票有了”跟“变成美女了”相提并论的,它们一样重要,毫无差别。实际上,由于女主人公生就的讷言缓行,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少“犬儒”气的一个形象。据此我们可以推想作者描画的犬儒主义者群像是何其生动精准,无须再多说。但就犬儒主义的养成,值得再补充些例证。像任何人一样,男主人公钟鑫涛也不是天生的犬儒,他也是被教育而成的——环境的熏陶、生活的教训、生存的经验,也有父辈的谆谆教诲:
父亲教给儿子的是处世哲学:一个人,处事待人,首先要学会装和瞒。就算你身上发生了最最最丢脸羞耻以及所有不可描述……你也要当没事,绝对当成没事!深藏不露。一脸麻木。面无表情。就算是你亲妈也不告诉。谁能够把你怎么样?谁有嘲笑和打击你的机会?
池莉小说中的叙述人一贯擅长的语带讥诮和冷言暗讽,曾经使得不少论者把作品人物的市侩气混同于作者的市侩气,把叙述声音的世故混同于作者的世故,在曲解写作立场、忽略作者犀利和睿智的同时,抹杀作品的讽世喻世的效果。从上面的引文也可以体会到这种效果——常常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过,作者的立场也并非没有值得商榷之处。
从《大树小虫》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的立场,或者说她与世界、与她笔下的人物,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也许并不得当,但我确实是很自然地想到了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如果去除这首诗在具体语境中的象征意义,就小说作者对表现对象的态度而言,它还是很形象的:不如此不足以理解作者审视和批判的力度。
小说有一段写到文化公司搞活动、文化人拉赞助之类的事情,在写报告文学作家对赚了钱的大老粗的鄙视时,以一句故作惊讶的疑问句结束,“咦,大老粗怎么还就是喜欢文化”,接着,小说中人物的视点就切换到了叙述人的视点:
文化人就是这毛病,以为文化专属于他们,还屁颠颠跟着热闹跑,想拉赞助,想一写成名,可又喜欢鄙视赞助人。钟父、高主席他们看在眼里,假装没看到,心里都明白得很。他们哪里会轻易松口赞助这些文化人。就先让这些所谓文化人跑断腿吧,拍马屁拍个够吧。折腾不死你。
注意,最后一句“折腾不死你”,似乎又从叙述人视角跳转到人物身上,实际上是转到所有与文化人不投机的人的身上。叙述人是替作品中人钟父、高主席,也替跟他们声气相通的人说出这句话的。小说中这些人物相互之间看得非常透彻,就连互相看对方都怀有满满的恶意但彼此心照不宣这一点都看透了。即使写到了这个地步,小说还意犹未尽,又让叙述人在中间横插一杠子,来一番添油加醋,并且把小说中的冤家对头们各打五十大板,但打板子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前者(报告文学作家文化人)离作者近,所以叙述人直接评论;至于另一方,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暴露吧,“折腾不死你!”只一句足以写尽嘴脸和心理——但,事实上在这句话出来之前,就已经写尽了,所以,这里可不就是“爽性泼你的……”那股劲头!
上海人或许不会率先慷慨大方,但如果对方已经慷慨大方了,上海人也还是懂得还礼的。而且还礼总归应该更丰厚一些。俞亚洲这个女婿人不错,现在国家正需要人才,将来他准会被重用——那就八铺八盖。
这是写俞思语的父母当初结婚时,身为上海人的女方父母的反应,写他们为陪嫁四铺四盖还是八铺八盖而纠结。写心理活动,作者根本不讲究所谓的细腻,也从来不会多费口舌或笔墨,但一定是传神,是稳准狠地击中要害!叙述人一句话接一句话,就像是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每一个浪头都携带几层水波,无论一个什么东西,都免不了几下就被冲刷得精赤条条,原形毕露。同时,叙述的语气和态度,则是始终如一的:彻底的、纯粹的、不动声色的嘲谑,除了嘲谑还是嘲谑!
再看一个例子,写离休老干部俞正德,在护士给他打针时、住院时,如何发自内心顺口溜出这样的歌谣:“每逢生病颂党恩,抽血打针不怕疼。”当单位派人探望他时,又是一番情景:
俞正德就会异常激动,与来人一一握手致谢,同时出口成章,说:“握紧领导手,披荆斩棘跟党走;握紧男同志手,革命路上不回头;握紧女同志手,团结友爱暖心头;握紧年轻人手,后继有人不发愁!”单位来人一齐大笑。年轻人笑到肚子痛,直夸老领导好有才。
喜剧效果再明显不过了!但,只有不那么明显的才是真正的喜剧性,作者很善于在恰当的时候,以客观化的转述和白描,唤起读者的现实经验而体会其中的荒谬。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老干部俞正德在逗得人笑痛肚子时,他自己一定是感觉十分良好的,好得超过了所有在场的健康人;他一定是为自己的幽默睿智而得意,而不会觉得自己很滑稽的。同时,笑痛肚子的年轻人也是真心觉得领导可爱的,而真诚配合着笑得肚子疼的。不能说作者没有深度,所谓静水深流;也不能说作者没有批判,只是这种批判的功能必须是在有批判的眼光和意识的读者那里下才能够显现和发挥,因为叙述人只是在面无表情地叙述。这也说明,喜剧性的效果往往来自作者和读者间的会心。而叙述的不动声色确实是作者的一种参与,有着期待读者来领略“撕破”的企图。曾经有论者指池莉的写作不深刻、没有批判、媚俗等等,《大树小虫》可能也会留下这类口实。不难想象的是,如果作家真把小说写得满足那一类批评家的期待,则极有可能书都出不来,何谈发挥“深刻”的效应。更不要说持这种观点、向作家提这种要求的批评家,他自己的批判也不过一种策略或手段。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向作者追问,除了讽刺,除了撕破,还能何为?因为,在小说中,我们既能看到作者为犬儒主义者传神写照,也能看到作者在面对滑稽怪诞的现实时,有时候确实在“爽性”扔她的“破铜烂铁”。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自信乃至自傲,因为看透了人间百态尽是丑态,所以世事难料皆不出我所料!率性,这可以说是作家一贯的表达风格,而《大树小虫》把这一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在读这部小说时我也一再想到汪曾祺在散文《夏天》中的说法,这是我过去读池莉的作品时经常会想到的:“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前面我说这部小说是“喜剧”,加之人生本来如戏,所以,读者自会看到在这部小说中,人们都会演戏,都在演戏,我们完全可以把人物的语言等同于台词。这样,当你发现小说中人物的台词、造型、场景、桥段都很熟悉,也很时尚,即便没有亲身尝试过,也一定在追剧或幻想中体验过,你就不会武断地说作者流于俗套,而会理解她的戏谑及佯狂:
游戏成真。原来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西北湖边,忽然就走出来了两个青春偶像,偶像剧显示真人版……
就是这意思!写俞思语、钟鑫涛从相识到准备结婚到婚礼、婚房,从拍婚纱照到婚宴上敬酒,作者总是有意识地把那种种华彩乐章式的程序用最流行的语言来形容,把最奢华——包括老式的奢华和时尚的奢华——的场面故意按照大家熟悉的套路浓墨重彩地描绘。读到这样看似辉煌而耳熟能详的篇章,想必作者也不反对读者一目十行、二十行地跳读过去,这对于了解“剧情”可是一点损失也没有。
作者在交待那场“一见钟情”的自由恋爱是被众人齐心协力“打造得自然而然,不留痕迹”之后,追加了一句:“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打造的吗?没有。”这里,读者自会联想此前的事。的确,主人公的打造在母腹中就开始了,“俞思语接受教育很早。母腹六个月启动胎教。胎教专业课程有英语、音乐、唐诗宋词配乐朗诵,以及九九乘法表的配乐朗诵”,但出生后的她并不是以聪明智慧取胜,相反是比较迟钝的;反应迟钝也没有关系,人漂亮就好;人不漂亮也没有关系,可以打造得很美丽……
所以这一切,足以见得作者真是世事洞明,所以写起来没法不经天纬地,直指人心,还如庖丁解牛般“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既成,则没法不“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不信我们再看——格瑞丝坚信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就在这里。终会有那么一天,格瑞丝会无比辉煌。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大吃一惊,恍然大悟,顿时仰视格瑞丝的高尚人格——为一份纯洁的爱情她付出了多少啊!他妈的!韦大姑这辈子就跟你们拼了。韦大姑的伟大就在于此,韦大姑就是一个罕见的传奇女人。信不信?!
好了。不久,任菲菲和女儿俞思语就到“保罗木梳品酒屋”里来了,见面就亲热嗔怪格瑞丝来武汉开店都不告诉他们,太过分了!尤其俞思语,好喜欢好喜欢“保罗木梳品酒屋”哦,太有格调了。看得出来,俞思语是真心喜欢,这一点格瑞丝还是有把握的。领导不方便出现,有领导女儿经常出现,足够了。格瑞丝又成功搞定一件大事。
对上面一段,我只要透露一下“韦大姑”是格瑞丝的真名字,你就能体会到那种讥诮的意味了。这段后面紧接着是“格瑞丝就这么想着、运动着,慢慢生出一身肌肉和一脸悲壮,悲壮是以坚硬的线条出现的,用嘴角的法令纹、眼角的鱼尾纹悄然改变着她的脸……”看起来是设身处地,事实上在讽喻,一重叠着一重、一浪高过一浪的讽喻!后面一段的表达方式也相似。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写人,写言行心理时,很善于在自由联想、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全知视角的心理描写之间自由滑翔,穿行无阻。此外,经常出现的在一段描述之后的总结性语句,尤其是以设问或反问句出现的结句,似乎表明描写的事情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读者要了解故事及其走向,确实并不需要读完它,但是对写作者而言,此时此刻的形式(语态、语气、句式)比内容更重要,更别有意味,就像音乐中的一种营造氛围激发情绪的副歌,或是反复出现以烘托基调的乐段。于是,虽然语言比它传达的内容要多,我们还是很乐意地读完它,很乐意分享那种表达的酣畅淋漓的快感。可以说,这时,作者和读者是一起沉浸在一种形式情绪的体验中。
但是,作为一部反映现实的小说,作为一位拥有无数读者大众的作家,读者可能还有更高的期待和别样的要求。他们可能不太认同那种看破红尘而又和光同尘的态度,而希望在鞭辟入里讽世喻世的机智和快意中,在撕破华美的袍子抖落满布的蚤子时,让慈悲和仁厚发挥出精神救赎的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在作者此前的作品,如《托尔斯泰围巾》《预谋杀人》《你是一条河》,甚至在《看麦娘》《小姐,你早》《生活秀》中,都领略过,感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