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丽塔:战斗天使》:数字技术支撑下的造型艺术

2019-11-14 03:09关钰婷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电影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卡梅隆雨果天使

关钰婷(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传统特效受困于瓶颈时,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电影的制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部分对特效依赖性较高的电影的制作方式被彻底颠覆,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注意到新技术在制造视觉奇观上的高效。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其介入电影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及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观众的娱乐习惯甚至思维方式。而从电影人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不仅是走在观众之前,甚至是走在技术之前的,被认为是真人与CG技术结合典型范例的《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正是如此。电影中的造型艺术得益于数字技术,给观众们展现出电影视觉“幻术”的最高魅力。

一、仰赖数字技术的“铳”与“梦”

《阿丽塔:战斗天使》被认为是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的巨制,它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于20世纪90年代连载的科幻战斗漫画《铳梦》。看似柔弱,却拥有钢铁身躯的女主人公凯里在问世之后不仅为90年代充斥着热血少年的日本漫画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影响力也迅速超出了日本范围,尤其是《铳梦》中庞大的世界观,近未来世界的末世氛围,以及其中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深深地打动了卡梅隆。在2003年,卡梅隆便专门赴日拜访木城雪户,买下了《铳梦》的版权。卡梅隆素来以不断突破电影制作在技术与想象力上的边界著称,其电影中往往有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造型艺术。早在摄制《终结者》(1984)时,卡梅隆就开始了结合真人拍摄与特效的尝试,机器人T-800的金属骨架造型轰动一时,到90年代以后,卡梅隆更是以《泰坦尼克号》(1997)蜚声国际,而到了《阿凡达》(2009)时,卡梅隆则已实现了CG技术的成熟运用,纳美族人的造型被以演员身穿布满动作捕捉点的束身服完成,为了实现最好的视觉效果,卡梅隆不得不联合维塔工作室、工业光魔以及自己的数字领域三大团队。《阿凡达》也被认为是在电影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但即使是在打造出一个奇崛的潘多拉星球之后,卡梅隆依然不认为数字技术已经达到了帮助自己实现将《铳梦》搬上银幕的地步。

《铳梦》中的“铳”代表了机械躯体、力量与战斗,它们是人类理性的一面,而“梦”则与人类的感性有关,如大脑、灵魂和感情等,后者是观众熟悉的,而前者是非漫画读者一类观众陌生的,女主人公阿丽塔/凯里是一个有人类头脑与机械身体的人,同时也是人类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又充满了欲望与自私状况的见证者。从木城雪户与卡梅隆的作品不难看出,二人都有着对人类与科技的批判意识,在他们看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性往往会让世界面目全非(如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破坏性开采,撒冷的真相等)。而要完成这样的批判,科技的力量是必须得到充分张扬的,“梦”的复杂是必须建立在“铳”的神奇、另类之上的,近未来世界越是新异,人性在贪婪、自私上的永恒才越是明显。阿丽塔的机械身体越是违背观众之于血肉之躯的经验,她和拥有血肉之躯的人在喜怒哀乐、眷恋“父亲”,爱慕异性上的毫无二致才越是感人;何况在近年来的一系列高概念电影的影响下,观众对科幻片视觉效果的要求早已水涨船高,人们早已在某种程度上习惯了借助图像来思考,“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这也就要求了《阿丽塔:战斗天使》势必拥有极高的视觉门槛,构建合理、真实,神奇而又让观众深信不疑的造型势必是电影必须攻关的课题。

在为《阿丽塔:战斗天使》撰写了剧本并设计了大量概念图纸后,卡梅隆推荐挚友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成为电影的导演,而自己则以监制的身份继续“孵化”阿丽塔的成长。直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方面,打造了《指环王》(

The

Lord

of

the

Rings

)系列的维塔工作室等数字技术巨头已经在动作、表情捕捉,绿幕拍摄技术上取得了飞跃性效果;另一方面,《阿凡达》的成功也代表了卡梅隆在3D摄影技术的成熟,罗德里格兹兴奋感慨的“技术终于赶上了我们”时代终于来临,能够较完美展现具有刺激性效果的“铳”概念造型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才在万众期待下问世。

二、《阿丽塔:战斗天使》的造型分类

《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主要造型可以分为角色造型与空间造型两类。

(一)角色造型

当观众欣赏完一部电影之后,最先提及的必定是其中的人物,人物角色可以被视作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与灵魂,对于《阿丽塔:战斗天使》而言,阿丽塔等角色更是整部影片成败的关键。电影中的角色造型首先是多样化的。大体上来说,角色造型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为完全真人出镜饰演的角色,如雨果、绮莲博士和戴森·依德医生等,他们在观感上是观众感到最亲切的;一类则是面部由真人出演,身体由数字制作而成者,如和阿丽塔父女狭路相逢的两位通缉犯,格鲁依什卡和妮西亚,与阿丽塔在酒吧里大打出手的扎潘等;一类则完全由数字技术制作而成,在电影中主要便是阿丽塔。而阿丽塔又有多种造型,一种为残损状态,如在被依德发现时仅剩一个头颅的形象,以及和格鲁依什卡大战后只有头,少部分躯干和一只手的形象,一种为完全状态,阿丽塔先被依德装上了他给残疾女儿设计的义体,随后又在水下找回自己多年前在“火联”时更强大的身体,换上后她能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战士天赋,而为了参加机动球比赛,依德又在她的身体上进行了小小的改造,如脚换成轮滑等。一个个人物的出现都在促进着观众对这个暴力而又残酷的二十六世纪世界增加了解。其次,电影中的角色造型是标示着人物性格特征或社会因素的。如同样是真实肉体与机械身体的结合,拥有机械手的女护士并不令人害怕,其机械手显然只是为了从事抓取等精细动作而存在的,而妮西亚的手却可以伸出具有杀伤力的剑刃,格鲁依什卡在被修理后体型更为庞大夸张,其造型从“类人型”角色向着“类兽型”角色的方向发展,暗示着他心灵的扭曲。

可以说,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各种角色在外在形象上是成功的,整个废铁城世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与这些角色息息相关。

(二)空间造型

而在角色造型之外,废铁城的各空间造型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在《阿丽塔:战斗天使》中,人物主要活动在废铁城中,天空中的撒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雨果为了挣钱早日登上撒冷城煞费苦心,阿丽塔甚至愿意掏出自己的机械心让雨果卖了换钱。这也就导致了电影必须塑造好废铁城这一“此岸”,观众才能理解人物对撒冷这一“彼岸”的向往。电影中被着力创作的空间造型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废铁城的街巷。《铳梦》中的废铁城属于典型的废土科幻风格,电影亦继承了这一点。废铁城空间破败不堪,堆积着从天而降的各类废弃金属,人们的生存空间肮脏、拥挤而狭小,阿丽塔就曾差点被百夫长踩到,而雨果和朋友们则在逼仄的空间中依然热衷于闪转腾挪地玩机动球游戏。除此之外,这一空间在夜间还是藏污纳垢,令人胆寒的,抢夺人体金属器官者,杀人的赏金猎人游走在黑暗中。曾在《杀出个黎明》(1996)、《罪恶之城》(2005)等电影中打造极端阴暗破败空间造型的罗德里格兹对此可谓驾轻就熟;另一类则为机动球的赛场。赛场有着多变的环形赛道和人山人海的观众席,人类的嗜血倾向在此被唤醒。阿丽塔正是在机动球大赛中遭遇敌人的追杀,不得不在高速滑行中躲避锁链等武器,而观众只会兴奋喝彩。这两个空间造型立住后,电影将阶级固化具象为血肉搏杀的设定也就立住了,人物在地上而永远不能去到“天上”的悲剧感才能得到表达。

三、数字技术介入下的造型创作思路

在明确了《阿丽塔:战斗天使》中的主要造型类别后,我们则有必要来理清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制作方以造型的“奇异”“震撼”取胜已无技术阻碍时,其基本创作思路。

(一)真实化

电影被认为是“一门如实再现人类生存活动与文明进程的综合性艺术”,巴赞等人基于摄影技术或照相技术来给电影提出的本体性理论便强调的是电影影像真实的一面。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电影人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真实依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创作原则。一旦电影为了求新求异而使造型超越观众的理解认知范围,那么这一造型就有可能浮于空中,不能使观众“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电影的预期表达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以阿丽塔的造型来说,她的身体是机械制成的,而她的头又来自几百年前的“火联”,原本是离雨果等人类最遥远的人物,但维塔工作室等借助CGI技术充分地渲染和制作她面部和动作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让观众对她产生共情。如就阿丽塔的大眼睛而言,制作方就运用了复杂的几何算法进行光路追踪和近千万的像素,使得她眼睛的大小是异于常人的,但是其瞳孔和虹膜闪现出来的喜悦、惊疑、悲哀之情又是真切动人的。与之类似的还有如阿丽塔第一次吃橘子和与雨果接吻时牵动诸多肌肉的神态动作等,都意味着海量的工作内容,而一个和人类姑娘一样懵懂羞怯的阿丽塔也就栩栩如生地诞生了。真实可感的人物使观众更容易代入影片所构造的虚拟世界中,从而完成对人物的认同以及剧情的认可。

(二)陌生化

除了对现实进行还原外,电影的造型还必须被充分地陌生化,即在形式上与常理常境相违背,挣脱程式与常规的束缚,否则科幻之“幻”将无从谈起。在电影中,人们的机械躯体不断因各种原因而受到损害,但只要大脑未被摧毁,人都是可以被救治好的。如雨果后期被追杀,阿丽塔为了保住其性命不得不将其砍头,以赏金猎人的身份保留雨果的头颅并为他再造身躯。然而在雨果攀爬通向撒冷的管道时,他的身体被管道上滑下的刀片切断,阿丽塔虽然抓住了雨果的手臂,却也不能阻止雨果最终堕向地面。而人在断肢掉头时,流出的既不是鲜红的血液也不是黑色黄色的机油类液体,而是蓝绿色的血,如杀害小狗的格鲁依什卡被狗主人一劈两半时,这种血就马上飞溅了出来。蓝绿色的血不存在于人类,也不存在于人类熟悉的动物身上,人仅剩头依然可以说话思考,甚至如诺瓦还可以附身在维克多的身上,借用维克多的身体等,这些都是突破了观众期望的造型设计思路。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从来就不该被视为偶然出现之物。在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之中,随着艺术与科学的互相渗透,随着各种艺术形式日益频繁地互相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电影的“无中生有”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大众的艺术审美也由此得到突破。从《阿丽塔:战斗天使》的造型艺术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字技术全方位地为电影注入活力,为其提供全新的概念与语言。正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詹姆斯·卡梅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两位阿丽塔的“父亲”能够将阿丽塔及其生活的世界从《铳梦》漫画的平面上走出来展现在观众面前。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再到《阿丽塔:战斗天使》,卡梅隆等电影人执着地走在技术变革,观念更新队伍的前列,在丰富造型艺术,令电影特效攀升新的高度方面做出了可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卡梅隆雨果天使
雨果剃发
天使很平凡
天使之爱
雨果剃发
DesignER CHINA
拿到卡梅隆180页的剧本和600页的笔记,罗德里格兹只改了几处奇观
雨果的“谎言”
闭上眼睛数到十
曾经不是说好,要好做,彼此的天使吗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