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到重庆通用机器厂技术人员、总工程师,再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评“先进工作者”,一路走来,周颖始终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年愈八旬的他仍在机械制造领域勤勉钻研。
9月4日,记者到周颖家里采访。谈起以前的工作,老人双目如炬,回忆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高材生结缘机器厂
1939年,周颖出生于贵州一个比较富足的家庭。初中时,周颖的家庭突遇变故,他靠着学校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儿时的困难磨砺了周颖的意志,抱着“知识改变命运”和“读书成才报效祖国”的念头,中学阶段的周颖成绩年年拔尖,尤其是数理化成绩格外优异。对理科的“宠爱”,也注定了他日后与机械制造的缘分。
很快,周颖便与机械有了第一次接触。读高中时的一個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到当地橡胶厂劳动,工厂里一台台高速运转的设备吸引了周颖的目光。闲暇时,周颖总会不时望过去,心里赞叹道:“原来产品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真好。”
弹指一挥间,周颖迎来了高考,本就成绩优异的他考入了交通大学,进入动力机械制造系压缩机专业学习,周颖由此叩开了机械制造的大门。
周颖大学毕业后,正值国家需要研究设计型人才,他毅然选择继续深造,并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大型离心制冷机课题研究小组。在小组人员齐心协力的探索下,大型离心制冷机最终被成功制造出来。
周颖随着机器一道去了重庆通用机器厂,进行实地性能测试。听闻厂里来了一位高材生,工人们既激动又觉得稀奇。周颖也很快和工人们打成了一片,手把手画图纸帮大家解答难题,带大家熟悉机器。当时周颖并不曾想到,重庆将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干技术活要啃得下“硬骨头”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周颖被分配到重庆通用机器厂。在车间里,周颖丝毫没有在意别人对高材生的评价,一心跟着师傅摸爬滚打,学习机械零件装配、清洗等“十八般武艺”。工余时间,他又“宅”进图书室里,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
周颖像块海绵一样,在技术的海洋里吸收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加上肯动脑筋,好奇心强,周颖各方面的进步总是快人一步,很快他便成长为副总工程师。
随着工作量的加大,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周颖始终坚信干技术活必须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当时,厂里要解决一台离心压缩机的密封问题,要求氨气不能漏出,机油不能进去,操作程序复杂。周颖主动请缨啃这块“硬骨头”。他去资料馆查资料,去沈阳、天津实地调研,经过半年多废寝忘食的奋战,密封难关最终得以攻破。
随着机器厂的发展,周颖建议厂里生产制冷机系列产品。他和工人们一起在厂里建起了闭式循环单级压缩机实验室,带领大家研发技术更加先进的制冷机系列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颖最终不仅带领厂里发展起来了制冷机系列产品,还在市场上赢得了口碑。当时,市面上的国产制冷机70%以上都出自通用机器厂,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因为技术过硬、工作业绩突出,周颖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评“先进工作者”。
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
面对荣誉,周颖没有独享。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他还坚持传、帮、带,让新员工快速成长。“不仅自己要强大,还要使大家都变强大。”周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曾有人劝周颖,不要把什么都教给徒弟,要留点后手,以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周颖总是一笑而过。在他看来,徒弟技能比师傅高,这是师傅教徒有方的证明。多年来,周颖充分利用工厂研究所这块肥沃的“良田”,培养了众多一线技术人才。
198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通用机械工业公司成立。周颖被调派到企业做起了管理工作。身份的转变,让周颖关注的层面更高,但工作却做得更细。
对于新手,周颖带领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们绘图、制图,直至能独立胜任工作;对技术人员,他进行系统化培训,成立研究所,带他们到工厂一线推广最先进的操作技术。复杂任务来临时,周颖还会召集大家一起讨论工作思路,将前沿技术方法尽快应用到生产中,有时他还会带领技术人员到基层提供技术服务,为百姓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20世纪90年代,公司遇到发展难题,陷入经济困境。周颖结合企业和市场发展实际,带领大家将发展重心转到中央空调系统安装领域,开拓新市场,同大家一起扭转局面,让企业获得了“新生”。
提到周颖,企业员工都对他赞赏有加,除了懂技术、有干劲,大家更是在周颖身上看到了执着、不服输的精神。其实,正是这样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加速了“中国梦”的实现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