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话梗摄字的文白异读探究

2019-11-13 02:40段福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0期
关键词:会昌鼻音元音

段福德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赣州 341000)

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的一种又音现象。一般来说,文读音就是读书音,常用于书面语的朗读或书面词语;白读音是当地的口语音,是用于口语交际或口语词。文白异读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各地方言文白异读的成因有所不同,异读的数量与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赣南客家方言是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方言,它的文白异读数量不多,但也带有系统的性质,能反映赣南客家方言发展的某些规律。

会昌县位于赣州市东南部,武夷山余脉西麓,南岭余脉北端,介于北纬 25°29′~25°55′,东经 115°29′~116°02′之间,东南邻福建武平和长汀,南接寻乌,西南毗安远,西北连于都,东北交瑞金。赣南是世界“客家摇篮”,会昌县全境使用客家方言,属于客家语宁龙片。县境内有6镇13乡,全境本土居民都是说客家方言,但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该研究以梗摄字为例,讨论客语会昌话的文白异读,试图从一个侧面发现会昌话的异读情况。

1 韵母文白异读的基本特点

在今会昌方言里,梗摄字的文白异读是最为丰富的韵摄,与其他摄比较,梗摄字的文白异读字数较多,形式多样,也更有规律性。该研究在讨论文白异读时,将语言中的别义异读和因连读产生的词内异读的例子排除在外。会昌话梗摄字没有单纯的声母文白异读情况,声调异读也较少,所以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讨论韵母异读情况。

在会昌话里,古今语音的对应规律也比较清楚。声母、韵母、声调的异读都存在,但韵母的异读占多数。梗摄开口的字,在数量上比合口字多,我们先讨论开口字的韵母异读。梗摄开口二、三、四等开口字的文白异读的基本规律,可用表1说明。

表1 韵母文白读的基本特点

会昌话梗摄开口字的舒声字韵母,二等字文读以[ε]/[e]为主要元音,白读以[a]为主要元音,舌位较文读音明显降低,开口度变大,并且普遍带上了后鼻音;三四等字文读以[i]为主要元音,白读以[a]为主要元音,也由前自音读成后鼻音。入声字韵母也是由[ε]变成[a],或由[i]变成[iε],入声字文读白读均收[-Ɂ]尾。 但是,客家语的文白读并不是非常整齐,会昌话也是这样,有的只有文读,有的只有白读,有的既有文读又有白读。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2 有文读无白读的情况

由于受普通话及其他强势方言的影响,会昌话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只有文读音,没有白读音,梗摄字虽然是白读音保留较多的韵摄,但同样有许多字只有文读。 例如:

衡[heŋ]平衡 棚[p‘eŋ]搭棚

责[tsεŋ]负责、责怪 耕[keŋ]耕地、耕田

幸[ɕin]幸福、不幸 樱[in]樱花

兵[pin]当兵 盟[meŋ]结盟

景[tɕin]景色、风景 京[tcin]北京

敬[tcin]敬老院 庆[tɕ‘in]庆祝

英[in]英语、英国 并[pin]并且、合并

令[lin]命令、司令 程[ts‘en]姓程

整[tsen]完整、工整 正[tsen]正确

成[tsen]成绩、完成 踢[tiɁ]踢一脚

停[t‘in]停止 盛[sen]旺盛

历[liɁ]历史 绩[jiɁ]成绩

星[ɕin]星星、明星 析[ɕiɁ]分析

经[tɕin]经过、神经病 形[ɕin]形容一下

剧[tɕyɁ]电视剧 逆[niɁ]逆行

僻[p‘iɁ]偏僻

从上面的例字可见,在会昌话文读音中主要元音与普通话一样,等呼也不变,但庚韵字在文读中丢失了后鼻音尾,普通话的[iŋ]对应读成[in],但少数字仍然还读后鼻音,如“衡”“棚”“耕”等。保留了入声,入声收[Ɂ]尾。

3 有白读无文读的情况

有些挭摄字,在特定的语词中只有白读,因其口语性很强,沿习浸淫日久,没有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羹[kaŋ]饭羹 腥[ɕiaŋ]腥味、蛮腥

梗[kaŋ]菜梗 册[tsa]手册、册子

甥[saŋ]外甥 隔[ka]隔壁

坑[haŋ]禾坑 硬[ŋan]硬气

吓[haɁ]吓人 脉[maɁ]把脉

摘[tsa]摘草莓 麦[maɁ]麦子

病[p‘iaŋ]有病 饼[piaŋ]饼干

井[tɕiaŋ]水井 晴[t‘ɕiaŋ]天晴

净[tɕiaŋ]干净 姓[ɕiaŋ]姓李、姓名

郑[ts‘aŋ]姓郑 尺[ts‘aɁ]一尺、尺子

射[saɁ]发射、射箭 声[saŋ]声音、话一声

石[saɁ]石头、石子 颈[tɕiaŋ]颈椎病

益[iεɁ]利益 壁[piaɁ]壁头(墙壁)

钉[tiaŋ]钉子 的[kε]我嘅(我的)

滴[tiεɁ]一滴水 听[t‘iaŋ]听到、听话

零[liaŋ]零钱 另[liaŋ]另外

铃[lan]打铃 青[tɕ‘iaŋ]青菜、青山

岭[tiaŋ]岭上

会昌话梗摄字中只有白读的字还比较多,这些白读音突出的特点是韵母比较古旧,与普通话的差异很明显。梗摄庚韵二等见溪二母的字,有读如宕开一等的例子,如“羹[kaŋ]饭羹、梗[kaŋ]菜梗”。 梗摄精见组清韵开口三等字多数读如宕开三等,如“井[tɕiaŋ]、净[tɕiaŋ]、颈[tɕiaŋ]颈椎病”,少数四等字改读三等,如听[t‘iaŋ]、钉[tiaŋ]、定[t‘iaŋ]等。 个别读如宕开来母二等,如“铃[lan]”。

4 文白两读的情况

单纯在韵母方面存在文白两读情况的字并不多。文读的明显来自书面语,与普通话相比较,是将后鼻音读成前鼻音;白读的是本地原有的口语音(说话音),是较古老的层次,其特点是韵母文读音为[eŋ],那么对应的白读音是[aŋ]; 文读音是[iŋ],白读音则读成[iaŋ]。 入声字文读音为[ε]白读音为[a],详见表 2。

5 声、韵、调异读并存的情况

梗摄开口字在韵母的文白异读外,还有声韵异读、韵调异读和声韵调都异读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字数都比较少,下面用表3、表4分别列举出来。

表2 韵母文白两读对照

表3 声韵异读的情况

表4 韵调异读的情况

声调异读的字,在会昌话里很少,在梗摄中也只是个别现象,如“名”在“有名”这个词里,是文读[min42],在“名字”“名次”里为白读音[miaŋ13]。

梗摄合口字数量少,会昌话口语中常用到的合口字就更少,且较少有文白两读共存的现象。“矿”读[k‘aŋ],白读时合口字读为开口呼,符合客家方言中一般的古今音对应规律。“横”在“一横”“横的”等词中都读[vaŋ],属于声母、韵母都较古旧,与普通话差异很大。“划”字有文白两读的情况,在“划一条线”“划分”这些词语中读文言音[huaɁ42],在“划掉”“划一下”等词语中读白话音[vaɁ3],文读与白读在声韵调上都有区别。

相对于相邻的赣方言与闽粤方言,赣南客家方言的文白异读在数量上比较少。作为客家方言的一部分,会昌话的文白异读也主要存在于梗摄字,而且韵母异读的情况占主要,其特点是白读音以[a]为主要元音,大致可以判断是宋元时代的语音保留。

猜你喜欢
会昌鼻音元音
上了一年级的蚊子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到底谁是老师啊?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雪夜
醉菊
普通话与前后鼻音的发音方法
Playing with “ar”
会 昌 米 粉
快乐溜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