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静星,钟鹏程
(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来安 239200)
为了更好地在来安县推广优质小麦新品种,并从中筛选出几个适宜来安县栽培的优良组合,再进一步摸索鉴定其稳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选择22个优质小麦品种在来安县境内选定的试验田进行了对比试验。
22个参试品种由来安县各经销种子的种业公司提供,均为国审或省审品种,分别为扬麦24、镇麦9号、苏麦10号、宁麦15、苏麦188、镇麦10号、镇麦 12、扬麦 15、国红 6号、镇麦 168、扬麦 22、宁麦26、亿麦9号、华麦5号、扬辐麦101、罗麦10号(紫芒)、宁麦13、苏麦9号、龙麦169、扬辐麦6号、皖麦606和扬麦16,以当地推广品种扬麦22作对照。
试验地前茬为水稻,土质为黄马肝,肥力中上等且均匀一致,排灌条件较好。因是品种对比展示试验未设重复,各品种随机编号安排,每品种种植面积为133.33 m2,播种量为300 kg/hm2,播种方式为当地常规种植方式撒播。
根据试验地的土壤条件和小麦种植的需肥水平,施用红四方牌54%小麦专用肥450 kg/hm2。于2018年10月26日抢晴天机旋耕后直接撒播麦种并人工整地整平;播后天气先以晴天为主后又连续阴雨,土壤耕作水平一般,出苗迟但后期比较整齐。2018年12月中旬到2019年1月上旬以阴雨天气为主且气温开始下降,1月下旬到3月下旬又是连续阴雨雪天气,小麦生长一般,带蘖苗较少,中间人工清沟沥水2次。4月开始长时间干旱至成熟。3月6日结合雨天,用贵州开磷牌45%高效复合肥150 kg/hm2+尿素75 kg/hm2追拔节肥1次;另结合晴天于3月12日用7.5%啶磺草胺(优先)水分散粒剂300 mL/hm2加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450g/hm2化除单双子叶杂草1次。4月18日为了促进小麦籽粒饱满和防治赤霉病及小麦蚜虫,抓好“一喷三防”,用25%氰烯菌酯(劲护)悬浮剂1500 mL/hm2+芸乐收450mL/hm2+苦参碱450mL/hm2+吡蚜酮300g/hm2+卡剌300 mL/hm2对水450 kg均匀喷雾1次。小麦普遍于5月15日左右成熟,5月22日统一用收割机收获。
22个供试品种中,扬麦15生育期最长,为205 d,其次是亿麦9号和罗麦10号,两品种生育期分别为203、202 d;其余品种生育期相近,在 199~201 d(表 1)。
由表2可知,扬麦16株高最高,为90.3 cm,其次是国红6号,株高为89.2 cm;株高最低的是宁麦13,为72.1 cm;其余品种株高均在72.6~84.7 cm。参试品种穗长均在6.71~8.24 cm,最长的是龙麦169,为8.24 cm,最短的为镇麦10号,为6.71 cm。每穗实粒数最多的是宁麦15,为39.1粒,其次是苏麦10号,为37.5粒,最少的是镇麦168,为27.5粒,其余品种每穗实粒数均在30.7~37.0粒。千粒重,扬辐麦101最高,为43.65 g,其次是扬麦 24,为41.96 g,苏麦10号最低,为36.91 g,其余品种千粒重在 37.47~41.87 g。
在参试品种中,宁麦26产量最高,为6614.70kg/hm2,比对照增产9.9%;镇麦12产量居第2,为6503.25kg/hm2,比对照增产8.0%;扬麦24和苏麦188两品种并列第3,产量为6311.25 kg/hm2,比对照增产4.8%;龙麦169产量居第4,为6255.75 kg/hm2,比对照增产3.9%;其余品种产量都在6000 kg/hm2左右,产量最低的是镇麦 168,为 5324.55 kg/hm2,比对照产量低(表 3)。
2.4.1 抗寒性。由于2018年冬季雨水较多,早春的低温阴雨时间短,4—5月又长时间干旱,故小麦总体受冻害影响较轻。
2.4.2 抗病性。4—5月小麦正处在扬花孕穗期,长时间干旱使赤霉病的病原菌感染较轻,田间观察发现除扬麦15和镇麦10轻感外,其余品种无。
表1 小麦生育期田间观察记载
表2 小麦室内考种
表3小麦分蘖动态及产量统计
2.4.3 抗倒性。除苏麦10号、国红6号和镇麦10号3个品种抗倒性中等外,其余都抗倒。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宁麦26、镇麦12、扬麦24、苏麦188、龙麦169、扬辐麦6号、罗麦10号、镇麦9号和亿麦9号等9个品种可以作为来安县的主导品种进行推广,它们不但高产、优质,而且抗逆性好;苏麦10号和国红6号抗倒伏中等但产量较高,镇麦168、皖麦 606、华麦 5号、宁麦13、宁麦 15、苏麦9号、扬辐麦101和扬麦16等8个品种产量和对照相近且综合经济性状好,可以在来安县搭配种植推广;镇麦168为来安县多年种植的一个稳产强筋小麦品种,可作为订单农业推广;镇麦10号抗倒能力中等且轻感赤霉病,扬麦15不抗赤霉病,以上2个品种也是来安县多年种植推广的老品种,建议在做好抗倒伏和赤霉病防治的综合田间管理情况下再进行种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