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心潮澎湃,因为祖国这70年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有我做出的小小贡献……
中国之所以能顺利跨进世界核大国行列,在世界上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弹一星”工程功不可没,而其中的“718工程”更是举足轻重。有幸的是,我就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中的“718工程”项目。
1979年年初,正是我忙得不可开交的一段时间。一方面,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另一方面,我的老父亲在五七干校时得了肾炎,由于干校缺医少药,已转成了尿毒症,正在医院抢救,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在身边,我每天都要到医院陪床,累得不愿多说一句话。这时,组织上找我谈话,告诉我,国家为了进行洲际导弹试验,实施了一个“718工程”,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收信台工程必须在今年之内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因此,组织上要选派思想好、技术好的同志担任收信台建筑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组织考虑我是单位中当时很少的具有大学文凭的技术人员之一,认为只有我能胜任技术负责人这项工作,希望我能克服家庭困难,挑起这副重担。
接着,他向我详细介绍了“718工程”。原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1965年年初,我国就下决心发展洲际导弹,但洲际导弹的射程远远超过我国大陆范围,一旦进行实弹试验,就必须射向远海,而洲际导弹的数据测量与飞行姿态观察,若仅靠我国陆地的无线电测量,精度明显不足,必须出动海上测量船近距离跟踪。
于是,1967年1月18日,国防科委开会并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初步意见是要发展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等一系列配套舰船。因为开会时间是在1967年1月18日,所以该工程也就被命名为“718工程”。
“718工程”的计划上报后,时值“文革”达到高潮,由于各方面的意见不一致,因此该计划就搁浅了。
1970年,潜艇的潜射导弹已经研制成功,决定直接在海上进行发射试验。这个发射试验也非要测量船不可,还要舰艇警戒、护航,以及航行补给。所以“718工程”又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1971年发生了林彪外逃的“913事件”,公安部门在林彪同党潜逃携带的公文包里查获了“718工程”图纸,导致“718工程”又被打入黑工程行列,直到后来毛主席亲自批准才重获新生。1979年,中央决定,要在1980年上半年进行“东风5号”洲际导弹试验,因此,“718工程”必须在1979年年底全部完成,而“718工程”中组织安排我去建设的那个收信台的职能就是收集所有监测到的“东风5号”洲际导弹运行数据。
了解情况后,我当即表示:一定克服家庭困难完成任务。母亲深明大义,也对我说,舍小家、顾大家、保国家,忠孝不能两全,国家的事为重、为大、为上,你放心地去执行任务。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收信台工程建设地点。
经过实地考察,我推翻了原来想利用一些现有设施的打算,决定“另起炉灶”。于是,我积极协调设计单位现场勘察。经主管单位领导同意后,我又到外地已经建好的收信台学习取经,扬长避短,很快就开始了图纸设计。
在设计图纸时,我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和建设管理体会,建议和提醒各专业设计人员要十分注意土建、水、暖、电各专项的协调配合,同时,紧密与通信专业相配合,避免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边修改、边安装边修改。各专业设计人员采纳了我的意见,互相配合,紧密作业,很快,施工图纸就下发到施工部队。
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保质量,我和施工部队的领导共同制订了收信台工程建设昼夜施工计划,我们轮流跟班检查,一保进度、二保质量、三保安全。由于计划周密,施工科学,开始施工进展十分顺利。
然而这时,困难接踵而来。先是建筑材料供不应求。由于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掀起了建设高潮,因此,建筑材料十分紧缺,施工部队已经面临停工待料的困境。各级领导十分着急,通过行政命令紧急调拨了一些建筑材料。但是,预制构件从生产到养护再到成品需要时间和周期,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的。怎么办?我们心急如焚。
随后,我和一位负责同志深入预制构件厂,一面向其领导说明情况,希望他们加大加快生产,一面给前来提货的单位做工作,希望他们将相同型号的预制构件优先提供给我们使用。厂家和提货单位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保质保量地提供了我们所需的预制构件。很快,工程封顶了,进入装修阶段。
这期间,为了工程进度,我没有去医院看望父亲,大家说,大禹治水不过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你是多次路过医院而不去看望你的父亲,我只能苦笑报之……
进入装修阶段后,又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挡在面前,比如,按照常规,工程封顶后要搁置一些时间才能进行内装修,尤其是油漆粉刷,但是工期不允许有较长时间搁置。怎么办?我们大家一块儿出主意,最后决定请有关单位的油漆彩画专家现场指导。利用油漆彩画技术和经验,我们在搁置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内装修,保证了通讯部队按时进场安装通信设施设备。
进入通信设施设备安装阶段,我们更加紧张,因为稍有不慎,不是返工,就是更改设计,耽误工期。一次,由于一根穿线管有误差,我们连夜返工,经过一晚上的奋战,建筑工程部队和通信设施设备安装部队紧密配合,终于穿线成功。
就这样,在设计单位和施工部队的紧密配合下,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收信台工程的建设任务。通过验收的那天,我参加了施工部队一年一度的射击打靶,噼噼啪啪的枪声像喜庆的鞭炮声响彻山谷……
1980年5月,“东风5号”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原本我要去发射现场,但由于父亲病重无法前往,留下了终身遗憾。第二年,我父亲与世长辞魂归八宝山革命公墓。临终前,回光返照之际,他对我参加了“718工程”表达了一个老八路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