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我们与怒江在一起

2019-11-13 22:48王蓉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新生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独龙族独龙江怒江州

王蓉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在贡山县城北的独龙江公路起点,耸立着一座指路牌:“通向全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独龙族聚居区的公路—独龙江公路。”这条全长96公里,穿越高黎贡山的公路,是专门为生活在独龙江流域的4000多独龙族同胞修建的,仅按山岭重丘区简易公路设计和建设投资计算,受益人口人均高达3万元。就是这条五彩路,一头连接着祖国内地,一头连接着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独龙族。

独龙江和独龙族的变迁,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几十年巨变的一个缩影,据《怒江文史资料选辑》“怒江边隘详情”记载,丽江府分驻阿顿子弹压委员兼办理怒江事宜夏瑚,光绪三十四年巡视怒江“以七月初往,冬月底还,往返五月,事始告竣”。这是怒江当时封闭落后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怒江州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关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经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同意,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云南省全力推进迪庆州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对包括怒江州在内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怒江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用脱贫攻坚来统揽全州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2016年以来,怒江州抓脱贫攻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抓脱贫攻坚的氛围更加浓厚,抓脱贫攻坚的共识、合力已经形成。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显著成果

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怒江州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31.29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6.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71.1%下降到2017年底的38.14%。虽然横向比较,怒江州贫困发生率在全国范围内仍然是最高的,但纵向比较,怒江州贫困发生率下降了33个百分点。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州人民现在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就医就学条件和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产业培育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特色产业正在形成。怒江州山高坡陡,生存条件差,但是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比较好。靠山吃山,怒江州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林下经济。目前,怒江州草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超过了200万亩,漆树种植面积超过了30万亩,以独龙牛、高黎贡山猪、乌骨绵羊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此外,以独龙江、丙中洛、老姆登等景点为代表的旅游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全州272个村委会、社区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大多数自然村通了村组公路,索改桥工程已经完成,人背马驮、过溜索渡江已经成为历史,老百姓出行条件极大改善。

民生事业实现了极大发展。在教育方面,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怒江州格外关心,在怒江州推行14年免费教育,除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外,还包括两年学前教育、三年高中教育,这些经费都由云南省拨付。在医疗卫生方面,老百姓100%参加“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90%的医药费可以报销,州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条件正在逐步改善,最大限度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就医就学等方方面面可以看出,怒江州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特别是全方位实施交通方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特别关注,1990年,交通部、云南省交通厅把怒江确定为扶贫联系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以交通为龙头的全方位扶贫工作。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州委、州政府及时制定“举全州之力,建致富之路”的战略,使公路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的建设时期。

六片公路是六库通往片马口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怒江州扶贫公路“大十字架”框架规划中的重点工程之一,1995年11月开工,1998年完工。随着六库至片马公路的改造完成,片马——这个本地人口只有1700多人的边境口岸,对泸水县乃至怒江州的边贸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公路沿线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年片马口岸财政收入占泸水县的51%,达3000多万元,口岸群众人均收入由1990年的200多元增至1250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目标。

独龙江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交通部、云南省交通厅带着党和国家对独龙族人民的关心和厚爱,决心修建全长96公里的独龙江公路这条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独龙族人民的致富之路。1995年国庆节,独龙族世世代代盼望的独龙江公路正式开工,居住在独龙江畔的4100多名独龙族同胞,每家派出一个代表从分散在独龙江流域的村村寨寨,自发汇集到乡政府所在地巴坡,通过无线电话传来的话音,了解山外正在举行的典礼盛况。1999年9月9日,独龙江公路提前一个月全线贯通。独龙江公路的全贯通使独龙族人民获得了第二次解放,加快了独龙江流域和独龙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帮助,怒江峡谷天堑变通途,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路可行和有路难行的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上级党委的带领下,怒江州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围绕脱贫攻坚抓实基层党建,抓好基层党建助推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工作和政策落实的重要基础,是打赢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刚闭幕,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组建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边寨民族干部宣讲团暨文艺轻骑兵”,开展“党的声音传边疆,总书记的话记心上”为主题的送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边寨活动。靠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文字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怒江州“民族干部宣讲团暨文艺轻骑兵”将到独龙族、傈僳族、普米族、怒族、白族等民族边寨进行集中宣讲。

二、脱贫攻坚的怒江经验

怒江州既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要把生态保护好,可以说是要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易地扶贫搬迁既是保护生态的最好办法,又能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怒江州贫困人口有16.4万人,要易地扶贫搬迁10万人,搬迁率达全州总人口的1/5。让贫困群众从山上搬下来,就是对生态最大的保护。现在,约有8000多名搬迁后的贫困人口成为护林造林员。一位护林造林员一年工资约8400元,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护林造林员,就能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而且还能依靠他们把森林管护好。今年底,怒江州的护林造林员将超过1万人。未来,全州将有3万名护林造林员。

怒江州在生态扶贫过程中,培育了几大“员”:一是护林造林员,二是护边员,这是依据国家相关要求设立的;三是护河员,怒江有792条河流,因此设立了河道管理员;四是城乡环境保洁员;五是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员,因为怒江有1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需要加强群测群防工作。这几大“员”的设立,是落实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保护环境、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生态扶贫,怒江州更多的还是依靠发展与生态有关的产业,比如林业经济。怒江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草果种植基地,草果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草果经济已经成为怒江经济的一大品牌。目前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种植20万亩草果,使草果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此外还有核桃、漆树、花椒等,也是怒江州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代表。

在产业发展当中,怒江州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怒江花谷生态建设。2016年,怒江州人代会提出结合生态保护、生态脱贫、发展旅游,开展怒江花谷生态建设。怒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5.3%,量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靓的问题还没解决。如何让怒江靓起来?根据怒江花谷生态建设规划,将在全长300多公里的怒江公路两岸,广植花卉,培育壮观的花谷景观。研究推广种植荞麦等杂粮,这样既能在冬季绿化美化峡谷,又能增加蜜源,助民增收。

把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是怒江州重点推动的工作。怒江州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下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案

当前,怒江州面临的困难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有山缺地,有江缺水,有人缺才,有物缺钱。

怒江州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两山夹一江,52%的土地都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几乎没有有效耕地;怒江州有大大小小792条河流,最具代表性的有怒江、澜沧江、独龙江等,但是却长期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坡耕地没有水库、沟渠、管道;怒江州有54.3万人,但是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6年,还有40%的人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怒江州自然资源禀赋很好,但是没转化为经济优势。

当然,怒江州发展最大的瓶颈仍在于交通。目前,怒江州境内的高等级公路不足100公里,全州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没有航运,还有621个自然村没通公路。落后的交通条件,是怒江州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人的方面,老百姓的综合素质相对比较低,内生动力不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和“靠”的问题。干部思想观念较为保守,抓扶贫的能力相对不足,懂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规划设计、金融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些都是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短板。

怒江州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全州各项工作,要求各级干部用100%的精力来抓脱贫攻坚。重点是抓力量下沉,要求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问题必须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落实。

近两年来,为了实现力量下沉,怒江州重点做了几项工作:

一是在原来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基础上,补充组织工作队,充实基层力量。2017年11月,怒江州组建了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实战队,每年从州县(市)两级机关抽1/3的干部进村、驻村。计划用3年时间,抽调1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抓脱贫攻坚。这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抓一把手工作力量下沉。由一把手带头,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农户。建立领导干部下沉驻村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五个一”(联系一个党支部、上好一堂党课、走访一批群众、抓实一个产业项目、助推一批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州级领导、州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县(市)四班子成员、县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个月必须在村里、农户家里住两天以上,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落实。

三是把脱贫攻坚的基础工作做扎实。我们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基层,深入开展“户户清、村村实”专项行动。“户户清”就是围绕贫困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等六个“清”来开展工作。“村村实”,是指党建实、作风实、责任实、项目实、措施实和成效实。只有把基础工作做好,所有工作在基层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才有保障。

四是充分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为了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提高老百姓的素质,怒江州广泛开展“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各族群众的爱党爱国之情;创新实施“千名乡村能人”培养工程,培育有技术、留得下的能人;组织开展“万名脱贫能手”竞赛活动,表扬激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的人、已经脱贫摘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各级干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普通话、技能培训,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对全州各族群众进行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

怒江州脱贫攻坚工作将聚焦3个重点:一是产业扶贫。无论是易地扶贫搬迁,还是在原居住地发展,如果没有产业,就很难巩固脱贫成果,也很难实现乡村振兴。怒江州产业发展的重点在种植业和养殖业,要提升产业化组织程度,延伸产业链;在旅游业方面,要保护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民族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户外运动旅游。

二是就业扶贫。未来3年,怒江州将对全州25万名劳动力实现培训全覆盖,至少转移15万人。劳动力转移方式包括组织年轻劳动力到省外务工,通过设立护林造林员、护河员、护边员等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组建专业的合作社、扶贫车间等招收产业工人等。

三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确保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我们的信心,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来自社会各界对怒江州从项目、资金到人才、感情方方面面的支持。

我们的信心,来自这几年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近年来,怒江州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抓落实的面貌大大改变,精气神不一样了。怒江州职教中心一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州直幼儿园半年多建成,这是前所未有的“怒江速度”。

我们的信心,来自怒江州各族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行动越来越积极。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怒江州每天都在变化,这就是我们的信心。

猜你喜欢
独龙族独龙江怒江州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少数民族音乐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
独龙族的服饰艺术
独龙江
我的独龙江记忆
天路造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