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鲲
“互联网+会计”时代的到来,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危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财务人员摆脱了传统的手工记账、核算、统计、分析等工作,信息化实现了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无缝衔接,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但是,信息技术再先进,也是以人为基础展开工作的,正如此次华为事件中任正非所说:“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整雄风,人的存在,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为此,各单位不仅要培养销售技术人才,还要与高校紧密合作,培养适应云市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同时,财务人员也应借助大数据平台、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等信息技术将企业资金、信息资源、物资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规范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向管理会计转型,力争成为符合单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要求。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最开始是从企业开始的,近而转到行政事业单位,相对来说,内控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起来是有一些难度的,特别是财政部门,因为更多的是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内控管理工作更应该重视并慎重。信息系统是以现代技术为开发手段,以信息为视角来观察管理、控制单位财务工作,内控工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手段,通过制度、监督、考核等手段达到控制的目的,没控制时没有信息显现,一旦参与内控就能看到信息。这就遇到了在信息化过程中如何重新分配信息权力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是单位一把手的重视和推动才能事半功倍的把这件事做好,满足单位内部真实管理需求,从外部来看,就是要满足监管和评价要求。
信息化环境下,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确实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便捷和创新,但信息技术和网络之间是相互作用,数据利用网络为介质为人们带来方便,同时网络也给数据带来安全问题,如木马病毒、黑客攻击等时刻威胁着单位信息数据的危险。行政事业单位多为国家基础建设单位,财政单位更是掌握着资金的来去,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这些信息遭到泄露将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更要考虑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单位必须对财务内控系统和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进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和防范财务信息数据安全风险的发生,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对内控认识有一定认识,也知道其重要性,在单位内部开展了相关控制工作,但从总体来看,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特别是信息化背景下,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开展仍需加强。有些单位领导错误的认为财务内控工作只要有就行,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好像对单位事务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进行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并不太积极,思想上的放松导致行动的缓慢,也使得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宣传力度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就会造成单位内部员工对内控工作的不了解、不积极,内部控制工作做起来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单位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财务内部控制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得到广泛应用,财务内控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的管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财务风险知识不能进行及时更新,财务风险伴随财务活动而产生,也会随着财务活动的多样性变得更复杂,更灵活,如果不能及时了解新的财务风险则会为单位资产带来损失,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控工作开展的基础,国家对行业有内控工作开展要求,单位在具体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国家政策规章制度制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内控实施办法和操作规范,而不是机械的转发、执行制度规定,使制度缺乏适应性。最后,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如果仅靠某单一部门或财务人员很难实现,只有各部门及时沟通、无间隙协作才能形成共同行动目标和监管合力,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涉及到单位各业务层面和管理层面,对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分工、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都进行控制和监督。在互联网 +背景下,虽然各财务软件和财务信息平台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缺乏与单位契合度高的财务内控软件或系统,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
信息化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会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首先是上至单位管理层,下至基层员工都必须对内部控制加大关注,管理者更是要充分认识到内控的作用,在单位内部通过会议、培训等方式广泛宣传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努力推进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以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要求。
PDCA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PDCA体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构建PDCA闭环型财务内控体系可以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部分入手。首先单位要严格资金预算工作,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通过深入了解对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并确保预算得到切实执行,维护预算管理严肃性和科学性。其次,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对项目收支资料进行归整,规范资金的审批、管理、使用和结算,如投资计划、采购计划、对外捐赠等。其次,强化部门协作,如单位要购置某固定资产,应事前由采购部、预算人员、财务部和相关业务部进行探讨论语,确定采购计划的可行性和预算的合理性后,再根据相关审批手续上报材料递交相关部门审批。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在内部开展审核痕迹化管理,从财务稽核、负责人审核、资金支付、核算处理、复审5个节点层层把关,对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上报整改,减少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出错的概率。
在信息化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就有一些内部控制管理,如财务系统、资产管理等,这些系统可以满足单位基本需求,但由于各单位的特殊性和技术环境的变化、市场的进步与发展等因素, 导致了这些系统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的信息技术框架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为此,各单位应对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和现在系统进行整合,规范化管理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 保障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内部控制的管理平台与信息服务的总线进行有效连接, 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确保单位现有的系统可以与数据进行相统一。
结束语:“互联网+”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更加便捷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工作会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如:管理环境、市场变化、内部制度等,工作虽然有阻力,但各单位应该迎难而上,根据经济发展要求,着眼长期发展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体系,做好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多部门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并监督,共同为单位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