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王翠 华北理工大学
“忠实原文”和“忠实”作者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忠实”原则更偏向于对原作内容及形式上的忠实,但缺少了对作者思想和意图的精准传递。并且由于源语和目标语背景文化上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仅仅忠实于原文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无法完整传播作者的背后思想及文章意义;相反,对作者的“忠实”更偏向于在翻译的基础上表达出原作者意图、思想及意向;它强调了译者作为原作者“合伙人”而存在,肩负着更深层次的思想传播的重任。德国教授克里斯蒂安·诺德曾在其著作《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中将译者对原作者的此类“忠实”描述为“忠诚”。他在此书的相关访谈中提到:“忠诚和忠实是一对非常不一样的概念···忠诚讲的是译者与人之间的关系···忠实关注文本之间的关系···有时为了忠诚于原作者,译者可能需要不忠实于原文”。(克里斯蒂安·诺德,2018) 。这种不强求于照搬原文的翻译模式,更像是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说”。相较于“忠实”原文,对作者的“忠实”更能满足钱钟书先生所强调“无痕”、“存味”,达到化一切形式为无形,但“精神姿致依旧故我”的状态。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顺畅、风格相近、意义完整的译文。
因此,真正的“忠实”应该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忠实原文”,还应“忠实”于原作者,在翻译基础上揣摩原作意图,帮助作者表达原作思想。
由于源语和目标语所在社会的文化背景、表达方式、风俗习惯、人情世故等的不同,读者只能借助于译者去了解另一个语言环境中的事物。这也就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读者负责。译者首先是个读者,译者对源语及其社会、文化相对了解,能够在阅读源语作品时获取原作者想带给源语读者的相同感受。问题是译者在将原作翻译给不懂源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目标语受众时,是否也能让目标语受众在阅读译文时获得源语读者同样的感受?还有传统的“忠实”能否做到这一点?举个例子,《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在我国受众广泛,小说的鲜明特色在于作者幽默简洁的表达方式。其开篇句就是作者写作风格的很好体现,原作写到“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Jane Austen,1813)作者前半句用“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此类较为正式的词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后半句又通过给出与人们预料相反的结论来呈现一种嘲弄的诙谐感。但我国大部分的译文在翻译时都根据“主谓宾”结构,将“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放到句首,例如“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孙致礼,2017)这样翻译虽字面上“忠实”了原文,但并没有“忠实”于作者和读者;因为它并没有揣摩并传达作者通过原句想表达的意向,也没有让译文读者获得源语读者相同的感受。因此,“忠实”于读者其实是一个更高层级的要求,它要求译者在完整表达原文、清楚理解作者的基础上,还能把相同的读者感受带给译文读者。
因此,真正的“忠实”,还应“忠实”于读者,让译作读者获得原作读者相同的感受,贡献给读者更好的译文。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活动。正如谭载喜教授所说:“翻译···在自外向内及自内向外的交流过程中,必然涉及将外族、外域文化带入本族、本土···作为文化特殊表现形式的翻译,在本土文化与民族建构及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谭载喜,2018)因此,翻译并不是个人性质的活动,而是事关国家,事关文化,事关民族发展的社会性活动。译者在翻译时要“忠实”社会,顺应时代,符合现实;译社会所需,扬本国所美,为源语和目标语社会的健康文化交流贡献一份力量。
“信、达、雅”是我国流传最广的翻译标准,“忠实”又是我国应用最多的础理论。但传统的“忠实”在对象方面偏于单一,单纯的体现了原文译文之间的一一对应。所以本文从译者所需“忠实”的不同对象出发,引入了原作者和读者视角,并从民族社会的宏观层面对翻译活动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的“忠实”原则进行了扩展。
本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作者、读者及社会的忠实。结合诺德教授、谭载喜教授等多位名家之言,从多维度、多层次丰富了“忠实”原则;并且强调了对读者读书感受的重视及对原文隐藏意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