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笛 河南大学 开封 475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一步步增强。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型、对社会就业的带动力和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也愈发明显。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之一。而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在2020年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我国旅游经济平稳运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旅游经济将延续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消费需求保持旺盛,并进一步朝着休闲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旅游投资稳定增长,设计资本加速进入,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旅游产业运行相对景气,市场表现更加协调。旅游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相对乐观预期,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将带动洛阳嵩县旅游产业的提升。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北麓的熊耳山、外方山之间。县城距古都洛阳80公里,东与汝阳、鲁山接攘,西与栾川、洛宁毗邻,南与西峡、内乡、南召相依,北与伊川、宜阳相连,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62公里,全县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
嵩县地貌特点是:山岭连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多样,境内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系,呈西南、东北及东南、西北走向,海拔1 000-1 600米的山峰有700余座。在全县总面积中,山区占95%,丘陵占4.5%,平川占0.5%,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
旅游通道是一个区域内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骨架,是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脉络。旅游通道不仅需要承担旅游交通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廊道作用,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获得旅游体验的基础条件。旅游通道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直接影响区域的旅游经济发展。
旅游通道可分为外部连接通道和内部连接通道两种,外部连接通道是游客进入旅游区域的空间移动载体,内部连接通道是区域内旅游资源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联系通道。由于嵩县内部交通网络也依赖于嵩县对外交通的两条主干线,割裂分析外部连接通道和内部连接通道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本文中将两者放在一起分析。
旅游中心地是在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指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物,可以成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而且可以为周围的旅游景区提供客源,也可以成为旅游客源地的中心城镇。旅游中心地也是游客往来其他各级别旅游目的地的出入口和旅游集散地,因为旅游中心地要求不仅需要拥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交通设施,而且必须拥有能为游客和其他景区提供一定强度的接待、管理、信息和旅游交通的能力。旅游中心性是指旅游中心地所能起到的中心职能的大小,是衡量旅游中心地高低的重要指标。旅游中心地依据中心性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旅游中心地的中心职能也不同。高等级的旅游中心地不仅可以为更大区域内的游客和旅游景区提供旅游服务职能,而且可以为低等级的旅游中心地提供旅游服务职能,这样就形成了旅游中心地的等级网络体系。
一般来讲,旅游中心地可以提供五种类别的服务职能,分别是:旅游接待服务职能、旅游管理服务职能、旅游信息服务职能、旅游交通服务职能和旅游集散职能。旅游中心地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嵩县县域范围内,尚未形成一个绝对意义上的高等级旅游中心地,可以为景区和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嵩县县城虽然在行政层面上占据绝对优势,且紧邻洛栾快速通道,在交通层面上也占据很大优势,但是由于其本身缺乏旅游吸引物,缺乏旅游产品,无法对游客形成旅游吸引力。而且,由于经济条件和人均收入水平的限制,嵩县县城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旅游中心性并不强,无法良好的提供旅游中心地在接待、管理、信息、交通和集散方面应该具有的五种服务职能。嵩县县城不能在县域范围内形成旅游集聚作用,尚不具备辐射和带动整个嵩县旅游资源发展的能力。
在嵩县11个旅游资源中,白云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最高的,对其投入的开发力度也是最大的。但是,通过前一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白云山在洛阳嵩县旅游资源空间网络中的通达度指数为38.82,排在倒数第三名。而另一个知名度和影响力远高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天池山,其通达度指数仅为48.91,排名倒数第一,是空间网络中通达性最差的节点。
嵩县旅游发展,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大伏牛山旅游区为依托,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以“一山、一水”为重点,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推崇自然,顺应自然。并适当增加文化内涵,求奇求异,把龙头白云山建成观山看水的名山;把九皋陆浑景区,建成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把天池山景区建成休闲养生、夏令营度假的乐园;把杨山建成猎奇攀登的佳处。立足洛阳,展望河南,放眼全国。把嵩县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体育训练、会议游乐、科研实习为一体的综合型全域旅游县。
嵩县六大资源优势产业是林果、畜牧、矿产、水产、中药材和旅游,其中旅游业是永续可利用并能带动其他产业综合开发,从而带动全县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产业。所以应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兴县战略,全县农业要围绕旅游业调整种植结构,工业应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旅游产品,商业及第三产业围绕旅游搞活繁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考虑到为旅游业服务,通过旅游业带动嵩县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回归自然是当前旅游业发展机遇,面对国内激烈竞争和挑战,嵩县旅游业发展,应利用独特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山、水、林、气、石、洞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并与洛阳市古都旅游区相联网,组合成一个在河南省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融风景名胜、文化古迹、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依托一山、一水、二圣人,将嵩县建成旅游县,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旅游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