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雁 马乙平 林建涛 萧妙芳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意义越来越凸显。然而,由于一系列的客观存在因素,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相差悬殊等问题。爱心支教事业也应运而生,许多高校学子积极投入其中,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自03年国家倡导以来,爱心支教形成了长期支教和短期支教两种形式,其皆为都是前往落后地区实地教学,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制约。在互联网事业发展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教育”这个新名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将在2020年实现宽带网络基本覆盖中国所有农村,响应相关要求截止目前很多山区都已通网,“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将成为新的对边远山区教育援助的新的方式。
一般来说,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都是一些偏远落的山区。这些地区大都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事故造成大学生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因支教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可能也无法完全保障支教人员基本的生活条件。交通不顺畅、医疗设施不全等变是支教地区生活艰苦的展现。
短期支教时间一般是一周到一个月的时间,支教团队为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理念、和新的学习模式,但当团队离开后,随着时间关系支教地区的教育关系还是会重归于旧,短期支教无法形成长效机制,对学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另外,支教队伍对当地学生的知识程度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支教模式要求支教人员到达实地支教,对教师团队的时间、空间要求较高,从一定程度上筛选掉了一部分因工作或学习等原因的爱心人士。
其一,国家政府对于互联网普及的政策及政策的执行到位,使得许多贫困山区已经通网,让互联网教学在支教地区成为可能。
其二,“互联网+教育”式的学习模式在这几年得到了良好发展,继而应运而生出一系列网络应用平台,如蓝魔云班课、无忧课堂、学习通等。网上教育平台拥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审核机构。
其三,新支教模式下,打破了以往支教人员与支教地区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让参与支教的志愿者可以更为自由地选择时间来参与支教公益事业,支教地区的小朋友也可以更为自由的选择时间来接受,甚至是结合当地教育形成系统教学。
首先,网上支教这种更为舒适的支教模式必然冲击到传统支教模式。线上支教固然可以地展示教学的内容,但却无法实时地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关方面的扩充,这也是线上教学的弊端。因此,支教必须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取长补短。其次,支教是无偿性公益事业,网上支教也必然影响到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益,甚至会遭受他们的打击,因此需要团队人员团结一心、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