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忠来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文广中心 广东东莞 523616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发展全面融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还是群众文化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都呈现出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各自规划、各造品牌、各自为阵的发展态势.长此以往,极易陷入文化品牌雷同、文化资源浪费的窘境.如何早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一体化、打造人文湾区,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自为阵.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大湾区部分城市早已深度融合.生活在东莞凤岗的深圳人口常年超过10万人.上演广深双城记的人口更是不下百万.然而,如果你不办理一张东莞借书证的话,这些深圳户籍人口是无法在凤岗借走任何一本图书的.受行政区划限制,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由地方财政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市为单位各自为阵,图书馆借阅系统囿于当地,不能实现全省通借通还,行政壁垒和区域分割极为明显.
(二)群众文化品牌、非遗项目大同小异就如同南北少林一样,受同根同源广府文化影响,各市群文品牌、非遗项目大同小异.深圳疍家与沙田疍家、坪山麒麟舞与樟木头麒麟舞、石岩客家山歌与清溪客家山歌、松岗龙舟赛与中堂赛龙舟、龙岗舞龙与江门纱龙、南山醒狮与佛山醒狮,大湾区九市早已走入非遗品牌雷同、重复建设的境地.为争取有限的文化资源或国家荣誉,极易陷入同品牌冲突性竞争、恶性竞争的窘境.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一体化,包括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非遗、文化体育品牌统筹发展等多个方面.促进大湾区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不仅能够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有的放矢的加大优质公共产品供给,而且能使大湾区居民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统筹群文品牌、非遗项目协调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同品牌重复建设,而且能够取长补短,促进非遗文化跨区域与旅游、休闲、美食、创意、生态农业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拆壁垒、除藩篱,形成大湾区文化发展合力.大湾区九市同气连枝,却依然各建场馆、各办各节、自娱自乐,行政壁垒亟待突破.早在10年前,广东省就已经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然而10年过去了,大湾区九市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至今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就要求省市有关部门能够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利益藩篱,本着高效节约和方便快捷的原则,着眼于现有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消除行政壁垒和区域分割,突破管理体制、流通体制等体制性障碍,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力度,逐步形成大湾区九市"文化发展一体化".
(二)打造全省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全省借阅系统通借通还.在如今岭南通已经实现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广东省内实现图书借阅系统"一卡通"早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然而目前各市图书借阅系统仍然囿于当地.不仅中断了图书的自由流动,影响了共建共享,而且造成文化资源重复配置,给广大读者徒添麻烦.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珠三角九市乃至全省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数字图书馆联盟"平台,打造全省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全省图书借阅系统通借通还.
(三)寻找文化共通点,整合非遗品牌,打造一批区域性、国际性文体赛事.受同根同源广府文化影响,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文化共通点极多,只要各市能够加强筹划,整合品牌,一定能够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喜人局面.整合樟木头麒麟舞邀请赛、清溪麒麟文化节、南沙黄阁麒麟赛、深圳"麒麟王"争霸赛等各项赛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麒麟舞区域性品牌赛事;整合南沙疍家、沙田疍家、盐田疍家文化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疍家文化品牌;整合中堂龙舟赛、麻涌龙舟赛、龙岗龙舟赛、广州龙舟赛、香港青衣小龙公开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龙舟国际性品牌赛事.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支持以粤剧、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在全国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四)开发非遗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文化+旅游"战略,促进大湾区九市文化一体化.依托珠三角九市共同拥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如虎门炮台、茶山南社、中山故居、开平碉楼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岭南优秀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共同开展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展示、交流工作.精心设计旅游路线,推出多条文化遗产精品旅游线路,并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广大市民参与,促进大湾区九市文广旅游体育部门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