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绿色”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探析

2019-11-13 20:29彭星艳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明绿色

彭星艳

(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工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信号不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如何化解人与自然的二重性,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整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平衡,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高层次人才之地,无论是科技研发、文化导向还是服务社会,都不可否认的起着示范性作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青年学生从意识形态层面意识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认识维度与实践维度,同时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积淀。

1 践行“绿色”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前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十分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中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并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十三五”规划,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带动者,也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当其冲的领跑人,将来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占据着重要甚至关键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高校在国家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作为子系统,占据着独有的地位。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行过程中,高校是国家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校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进展缓慢。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认知度并没有达到相应高度。归根结底是因为在生态文明教育当中仅仅关注到环境保护表面问题,学生并没有对事关全局性的生态问题进行长远考虑。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还停留在人保护自然的浅层次生态思想层面。“绿色”教育作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阿莉阿德尼线”,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述清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从意识形态领域让大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内涵,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路径。同时,高校本身作为把控人才思维品格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将“绿色”教育思想践行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使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念。摒弃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传统生态自然思想,充分认识自然,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以点带面”的生态文明空间,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理念的创新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绿色”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逻辑前提,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只有让大学生真正地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用国家发展“五个理念”中的“绿色理念”统领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2 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认识论维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使学生对环境的理解绝不仅仅限于纯粹的生态自然。在实践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知识技能,但究其根本是要让学生产生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改变。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教育,蕴含的是自然的“神性”与人的“人性”之间的共生关系。在高校践行“绿色”教育,传播弘扬生态建设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观,培养大学生生态科技思想。不仅要教会大学生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从意识形态领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教育,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强调的“自然”决不是生态自然里的“自然”,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必须从不同的“视野”和“立场”来考察自然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古老的生态自然观进行严格的区分,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正确性的理论保证,也是践行高校“绿色”教育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自然的理解是从人的视角和人的方式出发,把自然看成是属人的。而生态自然则只是从客观性立场出发,把自然看成是纯粹的物质世界,是人之外的、不涉及人的情感色彩的价值取向。当然,马克思主义认为: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不仅是要“认识世界”,而是“改变世界”。原生态的自然只有通过人对它的认识才能获得它的现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植物和动物作为例证: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自然的产物,实际上他们不仅可能是上年度劳动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劳动不断发生变化的产物。环境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人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通过劳动作用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自然界的斗争不断在进行着。通过劳动将草莽之地改变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通过对劳动过程的总结将野生植物训化为可供人类日常食用的作物。高校“绿色”教育必须教导学生在认识论上改观,真正的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教导学生学会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满足的前提下,有意识、有计划的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必要环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环境”不仅仅是生态自然环境,它还涉及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这些环境之间的结合与叠加,才能正真地、全面地、科学地处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才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中说道: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发展绿色科技,实行循环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关系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间的实践活动,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度。就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描述的,当阿尔卑斯山下的意大利人砍下山上的枞树林,并为之带来的经济利益而高兴时,他们没有想到破坏了山区畜牧业的根基,也没有想到山泉会在一年内枯竭,更没有想到雨季的山坡没有了树木植被,给当地带来了更加凶猛的洪水。人类不加以科学思考和理性控制的生产只能带来灾难,所以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生产活动有意识的加以“控制”。个人对自然的控制,只能是间接的被控制他的社会所控制,没有社会和谐,就不会有人的和谐,更不会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学会更加正确的认识自然规律,认识在自然规律中的人,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预测自然规律的结果。认识到人自身与自然界的统一性,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高校“绿色”教育的缺失,很可能会带来严重不后果。例如:生物技术犯罪。一般来说,懂得生物科技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必定是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正是由于对生态危机的简单化理解,没有从深层次的角度反思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的生态效应,才会导致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影响。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的滥用和无节制的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人对自然的态度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人只有通过从社会制度深刻反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今天,消费被当成了获取幸福的一种手段,大学生消费追求“前卫”,崇尚时尚、个性,随着消费方式的快捷以及消费节奏的加快,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买买买”获得生活的快感。自然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及自然资源都具有有限性,扭曲的消费观背后是源源不断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极度的消费需求这必然使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更加稀缺。由此可见,只有高校践行良好的“绿色”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导,才能促进学生积极的生态道德观的形成。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有科学的认识自然,才能改造自然,从而在改造自然与保护环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的“绿色”教育,教会大学生学会理性控制自身,反观自身的行为,避免虚假的意识限制自己的思考与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 摒弃浅层次生态智慧的实践需要

自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是每一个生物都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恩格斯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当前社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忽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单纯的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入手,并不能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与矛盾。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谈论回到原始的生态自然,把目光放在人与自然的单一关系上,忽略人类活动的社会性,无疑只是一种“无反思的”朴素实在论表现。自然界一旦被孤立的理解并且与人类社会相分离,那么自然界本身对人类来说也将成为“无”。协调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倡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改变人们的态度和思想行为,只有意识形态层面的“绿色”教育得当,学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自觉的保护自然与自然和平共生。

“绿色”教育,绝不仅仅是把对自然的“爱”高高举起,幻想能够回到原始的自然。人类不可能抛开社会生产,去荒野中与所谓原始的自然共生。希望仅以人的“爱自然”的力量和人的自我反省,去撼动坚实的现实世界中人与自然的二重性总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天马行空的诗人,才会同情山野里被牛羊啃食的百合花,泛爱的说教,只是片面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需要浪漫主义的温情,但人终究要回到现实世界,抛弃浅层次的生态观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诉求。“绿色”教育不是要教会学生做生态乌托邦,只会幻想人对自然的控制加控制,而是要让学生学会从人类本身反思: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二重性更加需要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控制。

4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的福祉、民族的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只有将“绿色的种子”撒播在热烈的高校校园,改变青年一代人的思想,当如春风般的时代号角吹响,生态文明建设将如雨后春笋在各个领域茁壮成长起来。只有将“绿色的种子”撒播在中国大地,才能将中国建设成和谐、美丽的世界强国。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文明绿色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