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颜.河北大学
(1)国家政策支持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下,各高校、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例如,从税收优惠、创业免费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现利息支持等六个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自营职业的行政性收费和收费进行免除。
(2)大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具有学科专业优势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学习到很多的专业理论知识,理科生更是有机会进入到实验室操作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社会上其他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
(1)高校创业教育的欠缺
一方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千篇一律,欠缺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缺少创业动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其抗压能力弱,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放弃,作为独生子女大多从小都顺风顺水经不起挫折打击,更趋向于父母安排或更加稳定有保障的生活状态,缺乏敢闯敢拼的勇气,有想法但却不敢付诸行动,不敢尝试,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抗压能力弱,容易失去创业动机。许多大学生缺乏创业的基本知识。比如有关多层次团队的建立与经营预算等,缺乏持续不断学习的能力。对创业政策缺乏了解,面对政府部门繁杂的程序耐心不够,遇到问题时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创业能力一般。
(2)大学生缺乏创业资金
缺乏资金支持是当前大学创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没有收入来源,他们大多数都来自普通家庭很难提供支持自己创业的大量资金,向银行贷款也没有可以拿来抵押的资产,另一方面缺乏比如对于资金的筹措方式以及投资的理财知识,以及准确的市场判断力。
(3)大学生创业缺乏必要的社会能力
从人际交往能力看,大学生创业不少是团队合作,共同创业,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方面,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活力,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没有广泛的关系网,缺乏妥善处理与公众或媒体的关系,无法快速找到可靠的生意伙伴,消费群体不够稳定,市场较小;从协商与合作能力的角度看,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精神分析能力和人文素质。虽然在学校学习了有关企业管理及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际的经营经验,对市场不够了解,在实际的创业中与其想象中的创业有所差异,多是纸上谈兵,在面对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财务问题、营销问题、谈判技巧等问题时难免做出有失偏颇的决定。从表达能力来看,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难免因为沟通不当而导致团队意见不一致,引发内部矛盾,合作能力薄弱。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优点,扬长避短,提高创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充满信心积极创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自我价值。
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其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老师多为教授在授课中更为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在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个别案例教学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兰达尔于1870创立的。传统课堂上学生并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课堂主人的意识,使得被动学习成为常态,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迸发思维的创新精神;在大学里,学校更加放松了对学生的管制,由此这种问题在课堂上日益突出。此外,大多数教师往往以成绩中等水平的学生作为参照对象进行备课讲授,以求能够照顾到班级的大多数学生,但这往往容易导致好学生对上课内容缺乏兴趣而差生则因为跟不上进度而自暴自弃,忽视了对这部分学生的关注。
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班,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改变传统的讲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或是创业活动将专业与创业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另一方面,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比在大学里教学的教师更知道如何去建立多层次的团队、做预算以及商业谈判技巧等;并且专业的培训师则更加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
从课程内容来看,开展交叉学科,使得学生对各领域都有所了解,增强创业知识,完善课程体系;从教学方式来看,在校老师应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培训班,并且可以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担任创业教育课程兼职老师,提高大学生在实际创业期间所必须的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判断力、风险评估能力、政治敏锐度以及谈判技巧沟通技巧等更为实用的能力,转变教学方式。从实践的角度看,校企合作,为教学提供实训平台,有利于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的开展,为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提供创业活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