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有瑢 贵港市中里乡中心小学 广西贵港 537113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日常课堂管理活动中,要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按照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调整课堂管理措施.伴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逐渐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开始被更多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为此,教学工作者在课堂管理工作中也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有效的推动了课堂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小学课堂管理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教师过分迷恋于自身的权力,对学生管理过于严苛,认为只有安静的课堂才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长久以来,教师都处在课堂管理的核心位置,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师生之间互动沟通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机械化的沟通形式造就了压抑的课堂氛围.此外,师生互动的缺失使得教师无法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管理目标模糊,针对性较差,对学生学习效果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有效的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尽管新课改一再要求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可是在实践工作中,很多教师对于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依然存在模糊感,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还停留在表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造成了实际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流于形式,小学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接受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假如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低将会直接导致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出现问题.比如,部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实践经验,随意的制定各种教学目标,不关注学生主体性,课堂中充满了随意化的语言,教学形式过分单一,使得学生逐渐的丧失了对于教师所教授内容的浓厚兴趣.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师生之间只有保持信任、平等和尊重的关系才能够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传统课堂管理模式采用了师生之间的直线式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会因为学生数量过多,造成师生之间出现沟通不畅的问题,从而为师生关系带来不和谐的影响.因此,课堂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与学生要经常互动、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将自身的想法传达给学生,认可并且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彼此认同感.在学生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以后,也更加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
课堂氛围需要依靠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是感染力以及影响力的有机融合.环境对于个体的发展以及成长有一定的影响,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反,压抑的课堂氛围将会导致学生长期处在消极的状态下."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以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更加有意义,教师在帮助学生营造宽松氛围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其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比如,在课堂铃声响起以后,当教师走进课堂以后,会发现教室非常的混乱,有的学生在打斗疯闹,有的学生在嬉戏追逐,还有的沉浸在趣谈当中.具备这些心态的学生,如果突然将注意力完全聚焦到课堂上,会使其产生一种反激浪花,此时教师不能够立刻讲课,也不能大声的呵斥.由于上节课程刚刚结束,学生要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开始上课,学生的就会安静下来,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教师应该使用以静制动的形式,站在讲台上,用平静的目光环视学生,产生吸引力,将散乱的心完全引入到课堂上来,或者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得学生能够安静,教师再停顿三五秒的时间,再用比平时低的音调授课.
教师始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并且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决策,通过讨论提升学生责任感与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秩序以及积极的氛围,这样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在班级工作中的成就感,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该阶段,教师已经不再是主要的管理主体,学生也具备了自主决策的权利,部分责任心相对较强的学生还可以积极的帮助教师参与到课堂管理活动中,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减轻教师身上的重担.该阶段能够充分体现出对于学生人格的尊重,不仅确保了学生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使其能够放心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课堂教学是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积极探索,长期坚持,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为了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完善,创建出属于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