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打哈欠发声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19-11-13 13:03陈永海
鸭绿江 2019年24期
关键词:腔体声带演唱者

陈永海

人处于安静状态声带进行发声、说话的时候,腔体出现共鸣的部位,特别是人体的喉腔部位,是较为自然、放松的。人体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无法满足演唱对声音、气息等多方要求。演唱者日常生活中,无法自然养成良好的喉形习惯,所以演唱者首先需要熟练掌握自身腔体和气息的完美结合,保证二者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共鸣。想要精准的掌握并控制共鸣,也需要参考、借助部分医学知识,比如,生理学以及解剖学的常识。人体器官上基本都是喉腔部位,喉腔会厌部分存在着两条声带,而声带的上方则是假声带,继续上行的话则是人体咽腔部位。因此,腔体出现共鸣时,则是由人体喉腔、鼻咽腔以及咽腔构成。

一、巧妙地将气音结合进行声乐教学

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气字音巧妙的结合到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将气字音贯彻到声乐练习当中。教师每开设一节新的音乐课程时,需要学生严格针对每句歌词进行练习,学生每句均应用打哈气的状态进行练习。学生先从歌曲的单字进行练习,每个字词能够拿捏准确之后,将字串联起来连成一整句歌词,直到学生能够唱完一整首歌曲。打哈欠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人体呼吸机群的运动,尤其是吸气肌肉群通过演唱者的想象感到扩张的感觉,与人体中吸气肌肉群产生一种对抗性,从而保证呼吸的平衡并放松喉部,延缓声音满足歌唱者的需求。因此,打哈欠对于呼吸相关的肌肉群能够产生锻炼的作用,促进学生音乐水平不断提高。

二、重视模仿的作用

对于模仿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引导学生在发声时融合进半打哈欠的方式,同时强调模仿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教师要求学生除了进行表情的模仿,还需要进行表演方面的模仿以及对音乐旋律的处理、转换、衔接等部分进行模仿。让学生体会在歌唱时的感受,仔细观察他人进行演唱时的技术操作并进行总结和模仿。这些都经验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半打哈欠的指导,学生能够准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发声状态。

三、结合“半打哈欠”,感受共鸣的感受

学生能够结合半打哈欠,充分感受到腔体出现共鸣。打哈欠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发声部位在实际发声时机体的感觉是相通的。演唱者在演出时会出现放松脑干的感觉以及横膈膜出现扩张的感觉。对于腔体产生的共鸣来讲,他们在这几部分是存在共通的特点:第一,发声会对人体的上门齿和面部会出现震动的感觉。第二,发声的鼻腔比较通畅,鼻梁骨以及眉心会出现振动的感觉。最后,则是发声的头腔会出现空洞的感觉,额头以及前脑壳出现振动的感觉。学生进行发声的时候,能够通过各个部位的震动,判断自己的发声是否正确。一个哈欠从开始直到结束,大约需要5-8 秒的时间,利用这几秒的生理状态不断对自身进行锻炼,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

四、强调以情带声、以声持字

声乐的发展规律是根据声乐的表情进行发展的,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这样一句话:情动于衷而行与色,多种表情技术以及技巧都是进行表情的手段,而不是成为表演的一种负担或者累赘。演唱者进行演唱时的表情,并不是通过思想所决定的,而是由于长时间的训练、模仿及发声部位的不同而决定的。好比像是文学者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并不是由作者对神经进行掌握的一个过程,创作者将心中所想或是触景生情二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演唱者在表演时,是众多细小、复杂的神经进行协调,保证一致性的同时又各司其职,最终起到字正腔圆的演唱效果。

结语

简而言之,演唱者处于打哈气状态的时候,能够稳定气息保证控制人体内的器官部分,实现演唱中的高声部分。并且保持打哈欠演唱状态会产生科学的共鸣,保证整个腔体处于共鸣歌唱的环节,演唱者从中获取更多的演唱技巧。打哈欠对演唱者给予了更多深层的空间去变现自己,演唱者能够不断探寻演唱中的艺术,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演出方法,带来更加完美的演唱表演。

猜你喜欢
腔体声带演唱者
声带也会长“茧”?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高铁复杂腔体铸造数值仿真及控制技术研究
高铁制动系统复杂腔体铸造成形数值模拟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橡胶挤出装置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