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的艺术理论课程,是传递艺术专业理论的重要媒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很多艺术概论的课程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及时地进行分析并完善。本文主要探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艺术概述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关注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总结出合理有效的创新策略,以推动艺术概论课程的进步与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艺术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概述
艺术概论这一课程有着较为全面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并且从多个角度对艺术进行解读,将美学、艺术学以及其他多个学科结合在一起去分析思考,总结出不同艺术之间的特点和差别,了解不同的审美角度和鉴赏方法。艺术概论还介绍了艺术和相关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课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操,并且从中获取良好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二、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艺术院校有不同的专业,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艺术概论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专项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有针对性的传递艺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收获和成长。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促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个性化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述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所以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也能具备正确审美观念,能够真正的做到用艺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用按照教材逐点来进行,明确教材的重点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进行讨论和思考,将艺术问题与作品以及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不断地提升良好的综合素养,获得丰富的艺术观点和体验。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艺术概述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式和角度来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艺术概论教学要依据现代化教学理论,建立起科学的教学关系。首先应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应该丰富教学模式,以生动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声像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再者教师还可以借鉴互联网等平台,丰富教学的模式,利用网络教学来提供一定的辅助,达到一定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实践,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实践中去,在不断的实践和锻炼中牢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艺术概论这一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步伐。因此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得到及时的更新与丰富,根据网络信息以及专业的发展,来为艺术概论提供新的素材和观点,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内容,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将现代化的观点和艺术情操体现到艺术概论课程中去,使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五)建立良好的考评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评方式非常单一且偏向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关注较少,所以艺术概论这一课程的考评方式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在当前社会,对艺术概论进行考评的方式有较多的选择,教师在制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有关美学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思维、技能也能得到一定的体现,展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制定考评方式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考核和测评来展现学生不同方面和角度的能力以及学习情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概论课程对艺术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要想学生获取到更多有效的知识,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根据现代化的变化和发展不断丰富艺术概论课程的内容,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从多个方面出发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柏宏.艺术概论教学中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分析[J].黄河之声,2019(08):137.
[2]于鑫平.关于艺术概论课优质教学开发与利用[J].才智,2018(30):50.
作者简介:郑文婷(1999.7-),女,汉族,陜西沣东新城人,大专,学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概论,西安翻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