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对光造成了反射,而眼睛对反射光进行了接收。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产生认知,可以看清各个物体的具体样式以及颜色。在画家们的创作手法以及创作目的中,通过对光影元素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从整体上升华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气息。关于光影元素的绘画技巧,在西方国家的绘画领域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对此,本论文将以国画光影元素的应用作为主旨,对其展开深入解析。
关键词:国画;光影元素;传统与现代
一、国画光影元素历史回顾
通过光,我们可以对这个世界进行明确。光是人们看清物体颜色以及样式的前提。呈现在人们眼中的一切存在,无非都是光与影的组合。除此以外,光影元素在绘画领域中具有着特殊的代表性意义。国画起源于汉代时期,发展至今,已经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对其发展历程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绘画作品以能体现出二维平面特点的点线面等绘画要素作为基础,而关于可为人们带来新视觉感受以及立体效果的光影元素,则很少应用于绘画创作之中。
二、国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一)气韵生动
气韵,是指文学或具有艺术氛围作品所体现出的特殊风格。将画家自身的精神融于作品之中,使观者体会到作者情感是国内大部门绘画创作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作品需要具有“气韵生动”的绘画标准是指画家需要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为具有精、气、神的生命体,且只有这种作品才可以踏入上乘之作的艺术领域之中。
(二)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出的作品需要与相对应的形象神似。形与神之间具有着一定联系。其中,形是依靠知觉而在人脑中所形成的感性形象,而神是突显出事物存在的感觉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对于需要刻画出对象的形态外观以及所在内涵的画家而言,除了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需要与日常生活相融。并描绘出其中存在的联系,借此达到应物象形的绘画标准。
(三)光影位置
绘画领域中的光影位置是指,构图以及构思两种精神层面。构思,即画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绘画主体进行思考以外,还需对刻画对象的形神表现手法进行考虑,使其与构图之间产生联系。除此以外,通过何种表现形式将主体思想进行表达也是绘画过程中具有难点的一个环节。
三、光影元素在国画作品中的应用
(一)光影在现实主义国画的造型规律
在国画领域中,对现代生活以及自然等要素进行明确的绘画作品大部分以还原描绘对象精神面貌作为主要目的。将与描绘对象具有一定联系的基本知觉元素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利用不具有烦琐性质的几何形体进行表示,使得几何形体的多种要素,即自身样式、光影以及颜色等突显出来。光影元素在现实主义国画的造型规律就是在二维平面的基础上,加入新的要素使其具有三维的立体效果。
(二)光影的色彩表现力
将光影元素通过自然光进行表达是现实主义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光影元素所具有的变化性质无法被更改。对此,通过原稿素描就可以明确画家对光影元素自然变化的理解程度。除此以外,要想达到描绘对象的应物象形标准,就需参考自然光的变化规律,通过光影元素的明暗度对其进行表示。
(三)光影引领国画新生机
在1900-1920年间,我国遭受了西方帝国主义强国的侵略。虽然蒙受了巨大损失,但也打破了我国故步自封的发展局势,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产生了文化层面的交流。此时,西洋画风涌入我国,西方国家对色彩和光线的见解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观点,基于这种情况,中国画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西方绘画中描绘出的光影景象,开阔了中国画家的视野,于是他们便开始吸收西方“光”的精华,使之与自己的创作有机融合。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用全新的视角探索中国画的笔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速国画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型。除此之外,把“光影元素”当作是国画呈现出的一种视觉效果,既能够继承传统,又能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利用“光影元素”填补传统与现代空缺的同时,搭建起便于两者有机融合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岩,金月仙.浅析中国国画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国画家,2018(03):69-70.
[2]徐欢,张泓妍.光影元素在中国画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8(07):37-38.
[3]刘瑞国.浅析油画光影与国画留白在作品中的形式美[J].大众文艺,2015(07):129.
[4]姜希伦.水墨光影里的中国故事——论电影《影》的艺术表现力[J].语文学刊,2018,38(06):79-82.
[5]张燕菊.中国电影摄影的国画传统与影像实践[J].当代电影,2019(06):126-131.
作者簡介:王倩(1997年10月13日),女,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