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油画艺术发展到今天,有中国油画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有西方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油画艺术当前的现状主要有:油画艺术的题材上比较单一固化,油画写实逐渐转向表现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入给中国油畫带来了活力和危机。
关键词:题材;表现主义;市场经济
油画艺术自西方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改变和创新进步,在新时期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和发展,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当代中国的油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风格。改革开放后社会以市场经济为主,西方艺术的引入,也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人性上的自由。在拍卖市场上让人们欣赏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的作品。另一方面,新媒体不断地崛起,一些媒体新闻和出版社,开始大量推荐介绍西方艺术,并且对他们的画本进行翻印,对他们的艺术著作进行翻译,发表对他们作品的论述,不断地在刷新中国当代艺术的风格和思维模式。
一、油画艺术的题材上比较单一固化
在建国初期油画作品大多数题材被要求以正面歌颂为主,从现实的革命出发,作品要服务于人民和革命,反映出一些革命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压迫,把艺术描绘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与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欣赏作品时,很少看出创作者的自由表现和思想感情以及从作品中看到画家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很多作品只讲究画幅大和题材宏伟壮丽,很少能看见画幅精致小巧,但刻画却其深入的作品。其实,画面题材平凡朴素,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看到艺术家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人生变化和真情实感,而这些感情是和艺术家的人生感悟分不开的。
二、油画艺术从写实逐渐转向表现主义
七十至八十年代左右,油画多数以写实绘画为主,到了九十年代表现主义和表现性油画形成了一种趋势,强调油画创作要体现艺术家的精神内涵。与写实主义绘画相比,表现主义油画比较具有积极观念和当代意义。随着世界的变化,画家们对绘画的理解也变得自由开放,人们在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了新的形式,利用线条的流畅,自由的笔触挥洒,与色彩的搭配组合来表现,体现作品的直接、随意、活力、生动的风格,在高科技影像信息的年代,选择表现性、抽象性手法描绘风景也逐渐地盛行起来。当然,写实主义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当代的写实主义绘画已经具有了新的风格和风貌,虽然仍保留着传统写实的表现方法,但已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了,写实主义的风格也逐渐随着艺术家的理论思想认识的更新,悄悄发生着变化。
三、市场经济的引入,给中国油画带来了活力和危机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了文化的开放,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油画艺术发展,使西方油画艺术义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发展,大众传媒文化和流行艺术成为当下艺术的主流。艺术市场艺术商品也逐渐兴旺起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已经有了数千家画廊、画店和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会,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及拍卖机构,这些都象征着艺术市场的繁荣。
在带来油画市场繁荣的同时,油画创作远离“初心”向重商主义发展,市场的介入带来了正面效应,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道德的缺失、价值观的扭曲不断地出现在当代。在艺术创作中,为了迎合所谓的时尚、艺术市场的利益和画廊庸俗口味需求,出现了什么画好卖就画什么,利益的驱使了不少画家将油画创作当成了谋利谋钱的手段,这种一味只认挣钱而放弃了对艺术本质的追求,颠覆了自己的学术理想,还玷污了艺术的纯粹。当今油画创作也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重复模仿出来的“伪艺术”也在不断出现,使我们很难看到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在商业化的环境中,内心变得浮躁,“对如何创新,怎样创新”变得盲目与不知所措。我们在当代都面临着比过去的更多的挑战,我们自己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并要坚持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主张。
四、结语
第一,真正的艺术拒绝传统和历史的思想束缚。任何艺术都与传统历史存在紧密的关系,但是有人认为古老的经验可替代当下的创新,并成为一种传统、一种经典,无须任何创新而只求模仿。第二,真正的艺术应避免成为未来和进步的附庸。未来对艺术家尽管重要,但却不会成为艺术真正的价值观所在,应警惕对未来的膜拜。在科技进步、技术革新的时代,仿佛最新的艺术才是有价值的。实际上创新与崭新事物,在艺术中并非最高境界,抛弃传统一味满足社会对新奇事物的需求,有时虽能刺激艺术作品的产生,但也扼杀了真正的艺术品。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油画,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中国油画应该怎么发展,怎样在中西文化融合中和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画家在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冲击下,在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间,如何保持适度的平衡,怎样吸取外来艺术形式,建构成一种真正中国特色的当代油画,这是我们每一位创作者应该积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邹跃进.新中国美术史(1949-2000)[M].湖南美术出版,2009.
[2]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蒋李子,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