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新天地的POLUX餐厅是主厨Paul Pairet的全新作品。整个空间以主厨喜爱的20世纪中期暗色调且兼具时间感的风格为主,在一个面积不大且层高偏低的空间中呈现了一种特别的时间之美。由Baptiste Bohu担任的空间设计,从整体氛围到细节以及材质选用,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
餐厅的地面设计无疑是最为亮眼的细节之一,主用餐区的木质地板取材于英伦的再生木,并分别以复古时髦的直拼和人字拼形式呈现。吧台区的地面则采用了水泥花砖的图案,年代感十足却依然经典时髦,甚至有些诺曼底法国人家的历史感和温暖质地。这些平日里并不容易被看到的地面细节低调却效果十足地烘托出整个空间气氛:那一种经由时间流转而产生的特别质感。布艺装饰是另一个特别的细节亮点,18世纪常见的深蓝色调壁纸,细看之下,是旧时贵族狩猎画面,另一种壁纸更选择了经典传统纹饰,外加入口处的红色丝绒窗帘,整个空间既古典又现代。此外,设计师延续了多材质混搭的形式,采用灰色和白色的瓷砖、实木木饰面板、水泥花砖、复古墙砖、壁纸、大理石、马赛克、金属和水泥,所有这些元素统一在整个餐厅空间之中,形成了一种家庭式的美感,烘托出整个餐厅舒适休闲的氛围,更提升了用餐的良好体验。由于餐厅的空间不大,所以设计师为餐厅设计了一个“主角”:空间中央,以线条简洁明了的木饰面板以及复古质感的定制锌板台面构成的吧台,就如同巴黎酒吧一般原汁原味。
有趣的是,这一场法式旅行并非凭空而来,新天地建筑的灰色经典砖墙被设计师巧妙地运用在室内的墙体之上,在地细节的融合贯通连通了日常与非日常。
中国人的味蕾、中国古法烹饪学、海派历史建筑……各个细节巧妙融合,行成一种时髦经典却不失轻松自然的五感体验。
“巴黎红”在圆明园路上的西餐厅可能是众多上海年轻人的法餐启蒙地,曾经在热门电视剧《好先生》中频频亮相的威灵顿牛排更是让大家对这家餐厅印象深刻。今年7月,餐厅在原址上焕然一新,成为创始人刘高辰一直希望开设的“心水中餐厅”——红馆,一个融合法式餐饮的理性克制和中国传统餐饮的感性哲学的中餐厅。
餐厅空间以中式审美的方正大气为基调,空间中原有的隔断全部被拆除,空间由此被打通,甚至连层高都被调节到最高的状态。在原始建筑中冻方韵味十足甚至有些“故宫”意味的顶梁被清晰地暴露出来,修复为原状之后,让人不禁感叹旧日上海滩的繁华多元。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顶之外,餐厅的地面也十分有看头,以这栋老建筑中仅存的老式水磨石地面的颜色和纹理为范本,红、黄、绿三色水磨石地面采用特别的做旧处理,前后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制作打磨。温润而质感十足的地面自然地烘托出整个空间的氛围,令人有一种熟悉而惊喜的感觉。而红色无疑是整个餐厅空间的主色调,也是延续巴黎红与红馆的线索,无论天顶、地面、墙纸、窗帘还是丝绒座椅,各种深浅与质感的红色在整个空间中自然蔓延,有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展现,但又颇为克制,并不会过度喧闹。除了大厅以外,包房中的传统中式葫芦纹样体现在窗根、灯具等各个细节之处,即使在当下的摩登上海,它们依然时髦有趣。而整个空间最为特别的体验也许就是站在大厅之中反望入口的瞬间,半圆形的餐厅入口如同剧院的舞台一般,重重叠叠的红色丝绒帷幔微微摆动,让人不禁期待下一个“登台”的主角。
法式冰激凌面包坊Luneurs的第二家店铺开设在复兴路华山路交界之处的旧法租界,和幸福路上使用了大量金色的店铺空间不同,这一全新空间以银色作为线索色彩,巧妙地应对了品牌的Logo——圆形和半月形的图案组合。
Luneurs由4位法国人创立,虽然有着各种工作背景,但大家对于家乡食物的热爱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内心温暖彼此呼应。他们选择了最为简单,却最难达到高标准的面包甜品作为产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希望将儿时熟悉的味道以及记忆带到上海。对于新店铺空间的设计,主理人决定以传统法国面包店“前店后作坊”的形式來布局,材质选择以及最终的视觉呈现现代感十足。细细看来,仅仅是从厨房到前台橱柜中贯彻始终的相同金属架就令其中意味分明。除了空间布局之外,主理人自选拼制的水磨石地板、褐色瓦楞砖墙面……各种细节都流露出经典的法国韵味,时髦有趣。由于整个空间内的建筑原貌并不十分方正,于是在设计餐饮区域时,利用了这个特点,在空间深处创造出一个特别的“秘密空间”。在这个圆形的小空间之中,墙面和天顶都使用了高效的吸音板材料,确保空间的声音反射令人舒适。在这个小空间中,墙上的圆形凸面镜绝对是视觉亮点,除了装饰以及反射光源的效果之外,人们从中看到自己有些变形的模样时总会哈哈一笑。
提到9月的当令食物,Luneurs向我们推荐了奶酪酥皮面包,这是9月开学时法国家长会让孩子带去学校的甜品,往往会迎来班级的满堂彩。“Luneurs”的名字由来也颇为有趣,直译为“来自月亮的人”,对应了法国俚语中关于想象力丰富、思绪万千的人的形容。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4位品牌创始人对于向往的生活方式的理解:舒适自然、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