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1例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9-11-12 08:34滕之钦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护理

【摘 要】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飙升至2013年的10.4%。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血糖监测已经从只能在医院检测即刻血糖,发展到持续葡萄糖监测;从医院的床边微量法血糖监测到可由患者离院后自行操作的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FGM(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为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初发1型糖尿病;护理

在2017版糖尿病治疗指南提出:1型糖尿病患者是FGM的适应症之一。2018年8月,本科室收治了1例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在院期间使用了:“辅理善瞬感”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仪 (以下简称“瞬感”)。 护士在“瞬感”监测血糖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糖尿病个体化教育,帮助患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预见低血糖时间的发生及处理;帮助患者了解生活方式干预对控制理想血糖的重要性。经过一周时间,患者好转出院。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8 岁,在校大学生,博士学历 因“口干、乏力、多尿半月余”于2018年8月9日入院。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全身乏力,半月余内体重减轻8kg,未重视。患者当日在门诊就诊,查尿常规示尿酮体4+,血气示:血液酸碱度7.301↓、全血碱剩余-12.8mmol/L↓、二氧化碳分压24.40mmHg↓、查血糖35mmol/L,考虑诊断“糖尿病酮症”收住入院。患者入院时查体:体温:36.4℃,脉搏:110次/分 呼吸:18次/分血压:115/91mmHg 即刻微量法血糖30.2mmmol/L。医嘱予立即静脉补液补钾、生理鹽水40ml+生物合成人胰岛素20个单位(6ml/h)静脉泵维持降糖治疗,q2h监测血糖,根据血糖调节静脉泵的走速。8月12日 患者血糖控制较前平稳,查尿常规示尿酮体2+,医嘱停胰岛素静脉泵,改三餐前优泌乐(赖脯胰岛素)+睡前来得时(甘精胰岛素)四次/日皮下注射降血糖治疗,监测血糖频率改为7次(三餐前后+睡前)/日。8月13日患者购买“辅理善瞬感血糖仪”(以下简称“瞬感”),医嘱予“瞬感”监测血糖+微量法血糖监测,责任护士在“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的同时对患者进行1对1个体化教育,包括饮食、运动、自我监测三方面。患者通过学习后,能独自在“瞬感血糖仪”的监测下根据血糖水平自我调整生活方式。8月14复日查尿常规示尿酮体阴性,于8月16日出院。

2 护理

2.1 酮症的护理

2.1.1 纠正脱水,控制血糖

该患者为28岁年轻人,既往体健,尿酮体4+,血糖高,血液酸碱度轻度下降,有轻度脱水症状,遵医嘱于建立两条外周静脉通路,一条静脉用于补液补钾治疗,第二条静脉通路用于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即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胰岛素,遵医嘱予氯化钠40ml+生物合成人胰岛素20个单位静脉维持推注。每2h监测微量法血糖。根据血糖波动情况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5天后医嘱予优泌乐特充早6U、中4U、晚4U,甘精胰岛素14U睡前皮下注射。医嘱予微量法检测血糖(三餐前后+睡前)7次/日。

2.1.2 实验室指标的监测

患者入院后2h监测微量法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5天后医嘱予微量法检测血糖(三餐前后+睡前)7次/日。患者每日进行尿常规的检测,定时检测血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正确采集标本并送检,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该患者8.14日查尿常规尿酮体(-)。血气分析、血电解质正常。患者住院期间查C肽释放试验,提示:胰岛功能曲线低平,无峰值,负荷1型糖尿病特点。

2.2 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2.2.1 正确佩带传感器

传感器需牢固敷贴在上臂背侧,选择日常活动中平坦、光滑且无伤痕的皮肤区域,需按说明书连贯操作。初始佩戴时,探头需要与组织液充分浸润以达到葡萄糖平衡,所以在佩戴之后按住传感器进行顺时针轻轻按摩,传感器可佩带14天。整个佩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日常的生活运动:如社交、聚会、居家、游泳、球类运动以及淋浴等。护士在每班交接时关注传感器是否移位、脱落、询问患者注射局部是否有疼痛感等。若由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

2.2.2 正确使用仪器

在安装好传感器后,打开并激活扫描监测仪。按照说明书设置各项参数。组织间液(ISF)是存在于人体细胞组织间隙中的体液,葡萄糖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在组织间隙间扩散, 通过连续葡萄糖监测(经由ISF测量葡萄糖)来对糖尿病进行更好的管理。“瞬感”可持续检测葡萄糖,每分钟更新数据 8小时内每15分钟自动存储一次葡萄糖值。因此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走趋势走向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共识中提出:建议患者学习并适应,患者为博士学历,接受新新事物能力强。在护士的指导下很快的掌握了操作方法。

2.2.3 健康教育-运动

患者为年轻的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在我们的指南中明确提出: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根据指南中,患者血糖的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mmol/L  非空腹血糖<10.0mmol/L.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开始,护士就明确的告诉患者,让他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值,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对照与调整。餐后1小时血糖将会到达高峰,因此运动的时机选择也很重要,指导患者每周至少150min(如每周运动 5d,每次 30min)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如无特殊情况,每周最好进行 2~3 次抗阻运动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记录运动日记,有于提升运动依从性。运动前后要使用“瞬感血糖仪”实时进行血糖监测并记录,有助于帮助患者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8月14日及15日两天患者都按住上述指导意见进行餐后运动:在医院的公园内快步走40分钟,同时使用“瞬感”监测运动前后血糖,患者对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都能很好的耐受,血糖下降明显,表示满意。患者出院后继续回校学习,因此护士在宣教时建议患者完全可以根据学习安排灵活支配运动时间。要求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2.2.4 健康教育-饮食结构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调整饮食总能 量、饮食结构及餐次分配比例,有利于血糖控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并预防营养不良发生,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治疗、自我管理以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脂肪:脂肪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20%~30%,适当增加富含n-3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50%~ 65%,碳水化合物的数量、质量是血糖控制的关键环节。低GI指数(升糖指数)食物有利于血糖控制。

(3)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应占总能量的25%-30%。

建议患者摄入优质高蛋白,如:鱼肉蛋等食物,并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指标情况。提倡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戒烟限酒。同时指导患者记录饮食日记,在进餐前后使用“瞬感”血糖仪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护士对患者讲解餐盘法、比例法、手势法的食物热量计算法则。并在8月14日和15日两天参照此模式进食食物热量的分配。患者学历高,医从性强,日常生活节奏有序,能很好的按照饮食标准进食,并在“瞬感血糖仪的监测下调整食物摄入的量及种类。患者在2018年8月16日出院。患者出院后護士对其进行为期一周的电话指导与随访,患者主诉“瞬感”血糖仪使用感良好,对日常生活影响小,血糖控制良好。

3 小结

在我国,FGM方兴未艾,医护人员需掌握好监测的适应症及时机,充分利用其优势,最大的发挥其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管理带来获益。初发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起病急,年纪轻,且以糖尿病酮症为首发症状不在少数。根据疾病特点,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几乎丧失,因此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治疗。同时,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糖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长期坚持对于年轻患者也是一个考验。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可以为患者提供实时数据,并形成血糖波动趋势,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又避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瞬感”动态血糖仪的传感器部分小而隐蔽,对患者的日常学习、社交带来的影响较小,接受度更高。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5-7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高血糖危象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8):449-461.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

[4]陈莉明.中国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3.

作者简介

滕之钦,大学本科学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内分泌科护师。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