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
摘要:做好母猪养殖综合保健工作,对提高母猪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达到治病、防病效果,对保障母猪养殖安全,提高母猪养殖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母猪养殖综合保健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母猪;综合保健;措施
母猪养殖综合保健指的是通过做好母猪养殖综合保健工作来减少或者消除各种疾病因素,进而提高母猪机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实现有效防病、治病的效果目的[1]。做好母猪养殖综合保健工作,在母猪养殖生产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保障猪群养殖安全、提高养殖效益等均不可或缺。
1母猪养殖综合保健措施
1.1环境卫生消毒措施
做好母猪生产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特別要做好母猪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环境消毒工作。进场人员在进入猪场之前,首先要经过大门口的脚踏池进行消毒,之后再用消毒液等对手进行消毒,更衣后才可进场。前一批次母猪转走以后,要对产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留置5-7d左右的空栏期,之后才可转入下一批母猪。栏舍内每周要进行至少1次的全场消毒,碰到疫情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1]。生产期间,要实行每周至少2次的带猪消毒。选用消毒喷雾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危害小、刺激性小的消毒药物,如碘制剂、癸甲溴铵等消毒液,不同消毒药物要交替使用,以保证消毒效果。
1.2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做好不同日龄生猪的免疫接种工作。对于20日龄以下的仔猪,要及时进行猪瘟疫苗首次免疫工作,达28日龄的仔猪,要接种口蹄疫疫苗,30日龄仔猪接种副伤寒疫苗,60日龄猪只进行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苗。对于产前60d的母猪,要注射蓝耳病灭活苗,产前30d的母猪,注射猪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的母猪注射大肠杆菌多价苗。母猪生产后第20d,要为其注射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为其注射猪口蹄疫疫苗。此外,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疫情动态,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1]。
1.3做好定期驱虫工作
定期驱虫对母猪养殖健康至关重要。猪场要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和程序,一般情况下为:母猪产前2-3周内驱虫1次,公猪春秋季分别驱虫1次;断奶后的仔猪在转入保育舍时进行驱虫1次,之后间隔1周左右再驱虫1次。驱虫药物要选择广谱、低毒、高效工作。
2.3建立疫病监控系统
建立一套健全的疫病监控系统对于猪场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解决。在这一过程当中,各个地区的防疫部门应安排防疫人员做好对猪场的免疫检测工作,尤其要重点检测种猪免疫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补救。与此同时,针对有条件的猪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免疫实验室,解剖试验患病猪,进而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处理方法,这不仅能够为接下来的免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提升免疫工作水平,更好地保障猪群的健康成长。
2.4加强日粮营养
猪场在日常饲养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想提升猪群免疫力,就必须要加强喂养管理,科学合理的搭配猪群日粮,确保营养均衡,这是提升免疫能力、降低发病几率的重要举措。猪在生长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满足猪群生长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在疾病的流行期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中草药,进而提升猪群整体免疫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
3结语
综上所述,猪场认真做好防疫工作至关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针对当前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猪场要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建立完善的消毒体系、科学地进行免疫操作、建立疫病监控系统、加强日粮营养等对策,提升猪场防疫工作成效,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的驱虫药,同时要注意几种驱虫药配合使用以保证驱虫效果。
2各类母猪保健方案
2.1后备母猪
1)全价日粮供给。为保障后备母猪的繁殖能力,应保证全价日粮供给。5-6月龄时,每天饲喂2-2.5kg左右的全价日粮,同时配备干净的饮水,定期清洗舍内粪尿。
2)8月龄左右体重达120kg的母猪要适时配种,一般在母猪第三个发情期进行配种。
3)做好免疫工作,配种前要结合当地疫情动态适时进行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脑病、猪瘟等的疫苗接种工作[1]。
2.2妊娠母猪
1)妊娠期母猪的保健重点在于避免母猪发生流产,同时为母猪产仔数、仔猪重量、分娩、泌乳等做好准备。因此该时期要保持好圈舍整洁、干净,减少猪只间的争斗,地面平整防滑,舍内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20℃左右。
2)合理饲喂,避免妊娠期母猪过瘦或者过肥,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饲养。即:妊娠早期以精料饲养为主,饲喂量不能太多,但质量必须好,切忌使用霉变或者有毒饲料饲喂;妊娠中期可以青贮饲料或者青绿饲料为主,添加少量精料,保证母猪能够吃饱;妊娠后期增加精料饲喂,并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均衡、充足。
3)做好免疫和驱虫工作,结合实际考虑进行猪口蹄疫、伪狂犬病、猪肺疫、蓝耳病、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的免疫接种工作,为仔猪提供母源抗体。同时使用驱虫先锋等驱虫药,进行母猪体内外驱虫工作。
2.3分娩期、泌乳期母猪
1)做好产前保健工作,防止出现无乳综合征、子宫炎、弓形体病、链球菌病等。
2)做好生产准备工作,提前清洗分娩合并进行彻底消毒。
3)做好母猪难产处理。正常分娩的母猪一般在5-30min以内即可产下1头仔猪,整个生产过程在3h以内即可完成。但若是出现难产情况,则需要做好助产工作。如考虑变换母猪侧卧姿势,或者人工助产,用手助拉仔猪完成生产,或者使用催产素促进生产。一切措施无效后则要考虑剖腹产。
4)做好母猪产后护理,及时清洗乳头、阴道周围,同时及时清理胎衣。对产死胎、木乃伊胎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对症治疗。
2.4断奶母猪
1)若哺乳期母猪管理得当,未出现疫病情况,且膘情适中,则可在断奶后的4-7d左右进行发情配种。断奶期间,要供给2-3kg的饲料促使母猪干乳,同时适时补充一些青绿饲料。
2)观察母猪发情状况,及时进行配种。
参考文献:
[1]宋颖,万思敬,工伟平.母猪养殖技术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07(Ol)28-29.
[2]江婷.提高繁育母猪养殖效益技术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