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玉

2019-11-12 20:32:57汪翔
火花 2019年3期
关键词:贾宝玉曹雪芹黛玉

汪翔

《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玉是大自然的精华,蕴含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华,山川之秀美。玉包含了国人无穷无尽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蕴含了中国人的精神。

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中华玉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红楼梦》开篇以通灵宝玉为引,之后又贯穿故事始终,故事主要人物也以玉为名。玉文化渗透在《红楼梦》字里行间,集中表现了玉的审美价值、审美标准、文化价值等。

《红楼梦》第四回出现的护官符,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权势、富贵道了出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护官符中,用珠宝金银来显示四大家族富贵之至,尤其是贾王两家曾经是皇亲国戚,接过驾,唯有用玉来形容,才能突出其尊贵富有。

《红楼梦》里满是玉饰品。贾府中生活用玉器皿有琥珀杯、玛瑙碗、玉杯、缠丝白玛瑙碟子和翡翠盆等。

浪荡公子贾琏用来与花容月貌的尤二姐传情的,就是一块汉玉九龙佩。史湘云给袭人、鸳鸯、金钏、平儿的见面礼是一人一枚绛纹石戒指。宝玉给探春送荔枝,结果探春没大注意水果,却极喜欢那个盛荔枝的缠丝白玛瑙碟子。北静王水溶初会宝玉,褪下手上的一串鹡鸰香珠串赠送宝玉。元春省亲时赏赐荣宁二府诸人的礼物都只有金银没有玉石,只有贾母规格最高——一柄玉如意和一串伽楠念珠。到了端午节时候,元春命夏太监赏赐给诸人的礼物中,贾母又多了两样——一柄香如意和一个玛瑙枕。可见,这位老太太爱玉的嗜好和贾府中对玉的尊崇,都是不言而喻的。

贾府中不仅盛行赠玉,还流行佩玉。薛宝钗左腕上戴了元妃赐的红麝串,顿时在宝玉眼中显得酥臂雪白,风流妩媚。凤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黛玉初见之下,也觉得她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小旦芳官在宝玉生日宴上的打扮也离不开玉,右耳戴着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结果愈发显得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可见佩玉石确实可以起到修饰容貌、提升气质的作用。

栊翠庵里,妙玉请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喝梅花雪茶,给宝钗用的是成型小葫芦做的杯,给黛玉用的是明黄犀牛角做的杏犀乔,都是极罕见的珍玩古董。而给宝玉的则是她自已惯常用的绿玉斗,足可看出宝玉在她心中的地位。林黛玉虽然忌讳“金玉良缘”的说法,但她心里也很喜欢玉。她咏白海棠的诗句就有“碾冰为土玉为盆”。事实上,她的闺房暖阁中唯一的植物一盆单瓣水仙,就是盛在玉石条盆里。

曹雪芹《自题画石诗》道:“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结合书中的意蕴,可以看出曹雪芹更侧重于对玉天生丽质的认同和欣赏,而反对刻意雕琢和纹饰。他所赞赏的玉美是那种“挺自有之天资,抱未来之纯素,不假修饰,自成奇珍”的璞玉。书中大量运用以玉组成的词语来描写和比喻各种美好的事物,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颂扬了玉的高洁、质朴、风骨与精神,充分展示了玉的各种美德,如宝玉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探春的“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悉多焉得玉无痕”等。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顾名思义,是譬石头所记之事。据说,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由家门口的一块大元宝巨石生发想象,塑造出贾宝玉这一人物。一块美玉贯穿全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第一百二十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展示了经石——玉——人(玉)——石的全部发展过程。一块顽石,吸纳了天地之精、日月之华而成为一块美玉,并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簇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了一遭,以玉为主线,演绎尽了人间荣辱兴衰、悲欢离合。最终贾宝玉了却尘缘,出家为僧,跟一僧一道出走,而通灵宝玉在游历完人间之后,回到了青埂峰变回了女娲补天遗留的那块大石头。

通灵宝玉白如羊脂,大如雀卵,灿如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疗实疾,三知祸福”。就是这块神奇的玉石,丫鬟袭人夜里用自已的手帕裹着放在枕头下,宝钗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欣赏。别人都将其视为珍宝,而宝玉却丝毫不在乎,当听说神仙似的林妹妹没有这样的通灵宝玉时,竟将它狠命摔在地上,并骂作“劳什子”,可见在这个痴痴呆呆的混世魔王眼里,除了林黛玉算得上“美玉无瑕”外,什么珍贵的玉石也不值得牵挂了。当玉丢失时,合家惊慌,乱作一团,立即悬赏一万两白银以求找回宝玉。而通灵宝玉的确和贾宝玉人玉一体,丢玉之后,神智模糊,后来一僧一道帮他找回,终于恢复正常,可见玉的灵性以及对主人的庇佑。

曹雪芹借玉石来塑造了宝玉和众多冰清玉洁的女儿形象。红楼梦里与玉有关的人名有贾宝玉,林黛玉,妙玉,蒋玉菡,甄宝玉,林红玉,玉钏儿,玉柱儿,玉官等。

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宝黛初见,作者借宝玉之口交代了黛玉之名的出处:“《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黛玉即黑绿色之玉,作者以黛色之玉喻黛玉“玉带林中挂”那高贵、忧郁、悲情而薄命的一生。

贾宝玉曾经自号“绛洞花主”,宝玉是花主,其余的女子都是花。两位女主角,宝钗黛玉,各占了他名字一半。一个拥有宝玉“木石前盟”的爱情,一个占了“金玉良缘”的婚姻。两人才情不分伯仲,丽质天生。一有咏絮之才,一有停机之德,一个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一个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而曹雪芹把“玉”字给了“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的林妹妹,可见对黛玉的钟爱。清末红学家西园主人点评黛玉:“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却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丽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唯有“玉”字,方能喻其至真至诚,至纯至洁,至贞至痴。唯有“玉”者,才能彰显宝玉黛玉二人的灵魂契合,思想对等,矢志不渝。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唯一的不是贾府出身的人,在薄命司的画册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她的判词是“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她心性高洁,才华馥雅,居于栊翠庵,远离红尘之外,如空谷幽兰一般优雅、芬芳。她孤高自傲,极度爱洁,尽管“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其心之纯,其性之直,又如何当不起“玉”之一字?奈何这块美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结局凄凉,“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最终被世道玷污,惜哉!痛哉!

蒋玉菡是戏子,最终与袭人同舟。甄宝玉是贾宝玉的真实幻影,互为影射。林红玉是贾宝玉的丫鬟,后改名小红,她勇于追求,为自己的归属而努力。玉钏儿是王夫人的丫鬟,姐姐金钏因宝玉而死,她隐忍,为自己的地位而偷生。玉柱儿是红楼梦里十二儿之一,无法抗争,为了生活而生活。玉官是红楼十二官之一,贾府梨香院女伶,她性情温顺,一味服从,只为了主人取乐而活。可见,社会才是大的雕刻家,同样叫玉的,被社会雕刻成了各种身份。同样是玉,命运各不相同。

猜你喜欢
贾宝玉曹雪芹黛玉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5:50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黛玉讲诗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46
黛玉为什么爱哭?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40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红楼梦学刊(2018年5期)2018-11-23 06:27:52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3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4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
小说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