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与“少即是繁”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对立统一

2019-11-11 03:51杨慕琛
工业设计 2019年10期

杨慕琛

关键词:少即是多;少即是繁;功能与形式

1“少即是多”的概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1.1“少即是多”的概念

“少即是多”这句话最早是在罗伯特·勃朗宁(RobertBrowning)的一首写于1855年小诗中出现。但真正让“少即是多”的理念尽人皆知的是现代建筑四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这句话首先应用在建筑上,提倡新世纪的建筑应该用简洁来代替十九世纪盛行的哥特式、洛可可式以及复古主义中装饰繁琐的建筑风格。

从产品设计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建筑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要探究在产品设计中“少即是多”的理念,就要追根溯源,回归到建筑设计中去探寻。

看其表面,“少即是多”似乎指的是建筑装饰的繁与简,但究其本源:对于物而言,实则是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在二十世纪的进程中越来越占据地位的体现;对于人而言,实则是提倡民主主义,反对精英主义思想的体现。“少即是多”理念便代表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兴起。

1.2“少即是多”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如果用当时的产品代表“少即是多”的理念,找密斯本人的作品——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再合适不过了(这里需解释一点:巴塞罗那椅可代表“少即是多”理念,但并不能完全代表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设计,为大众而设计。但巴塞罗那椅是专门为迎接参观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国王而设计的、纯手工打造且造价昂贵的家具),如图1。

巴塞罗那椅的“少”,除了体现在它毫无装饰的特点之外,还体现在外形与材质上:在外形上,它仿佛如流水般一气呵成,仅有坐垫、靠背与支架腿,这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少。而那些看不见的,譬如用细长的不锈钢支架腿来支撑厚重的坐垫、靠背,使得支架腿在视觉上做了一个削弱,人们的视觉重点会集中于一处;在材质上,它干练简洁,坐垫与靠背均采用皮质材料,支架腿采用不锈钢材料,皮质材料的色彩是黑色哑光,而不锈钢材质反光的加入则会减少带给人们的沉重感,增加了一丝轻盈感,让人心理上产生少的感觉。巴塞罗那椅的“多”,则是体现在了刚与柔完美地结合、简单少量普通的材质却给人典雅高贵丰富的心理感受。它流畅的曲线完美地交汇于一处,在“少”中又“多”,带给人韵律的动感。

2“少即是繁”的概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2.1“少即是繁”的概念

正如上文所说,建筑设计离不开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中期,西方社会已经进入丰裕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拥有功能的事物,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现代主义带给人纯理性与冷酷的感受开始让人们思考建筑的新可能。“少即是多”理念的现代主义建筑在不断兴起与“吞噬”着整个欧美世界,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玻璃盒子式建筑遍地都是,整个环境被冷漠、严酷、理性包围。此时,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带着“少即是繁”的思想站出来反对了,并由此拉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帷幕。“少即是繁”是文丘里对密斯的“少即是多”理念开的一个文字玩笑。虽说是玩笑,但这句话的影响力却是轰动的。

“少即是繁”是对现代主义纯粹性、功能性和无装饰性的一种反抗,对装饰主义的一种复兴。它带动了社会文化领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也带动了以历史的折衷主义,戏谑性的符号主义和大众化的装饰风格为主要特征的建筑思潮。“少即是繁”追求通过装饰来给人视觉上的多样化,丰富人们的心理感受,修正国际建筑的刻板印象,使得建筑或产品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通常具有复杂性、折衷性、隐喻性等特点。

2.2“少即是繁”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1985年,意大利家居用品制造商阿莱西公司(Alessi)邀请美国建筑9币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设计的自鸣式水壶则是对后现代主义较为经典的诠释。这个水壶最大的特点在于出水口的壶嘴上设计了一只小乌,每当壶水烧开时,小乌就会清脆的发出鸟鸣声。这样的设计在现在看来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当时的时代,这个设计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没有谁会想到,原来水壶还可以这样设计,它突破了人们对于水壶的传统认知,打开了人们对于产品设计的新看法,如图2。

在这其中,该自鸣式水壶便主要体现了隐喻性、历史性与趣味性。这个产品的可爱造型完全背弃了现代主义的冰冷感,取而代之地是直接拉近了产品与人之间的距离,直击消费者的内心。隐喻性表现为声音的隐喻,即热水壶水开后通过小鸟产生的声音就好比真正的鸟儿在清晨鸣叫,叫醒了正在醒神的人们;历史性表现在形态上,该作品采取了锥形状,本着复兴历史風格的浪潮,它或多或少都会有哥特式风格的微缩影子:趣味性依然是通过小鸟来体现,鸟儿啼叫,无论从叫声还是这个设计想法都增加了生活的趣味性与幸福感,如图3。

因此,与“少”相对的多就逐渐在这个作品中被体现出来了,我们反观之前现代主义的水壶,无一不是单调、刻板的。这个作品正是“多”在了鸟儿的装饰上,通过鸟儿传达出对单调刻板的反感、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装饰主义的复兴。所以,在这个作品上,“多”即是有趣,“少”即是乏味,简言之“少即是繁”。

3“少即是多”与“少即是繁”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关系分析

3.1两者对立,相互排斥

“少即是多”是在设计风格杂乱而装饰繁琐的背景下,依附于科技发展、新材料出现而形成的提倡功能主义的理念。而“少即是繁”是在人们温饱解决且富足进入丰裕时代后,因对现代主义的干篇一律,毫无感情,过度强调功能表示反感,因而进行的设计改革理念。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造成的设计理念形成了两极化。抛开时代背景,横向比较这两种理念,实则是在探究功能与形式何者占据首要地位的问题了。功能与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在设计界支持何者第一性也是不断在斗争中的,这正是两者对立的体现。

3.2两者统一,相互依存

“少即是多”是“少即是繁”理念的基础,“少即是繁”依附于“少即是多”才会被发展出来。两者之间拥有被依存的关系,正是有了“少即是多”的产生,才会改变二十世纪欧洲的设计风格,从而衍生出了其对立面——“少即是繁”。所以,两者是具有同一性的。

3.3两者對立统一关系在产品中的体现

“少即是多”代表了功能主义,主要侧重功能而反对装饰;“少即是繁”代表了形式主义,主要侧重装饰而反感纯功能。如果功能与形式在一件产品上完美结合,也就成为两种理念完美结合地体现,更是两种理念之间关系的体现。

凯瑞姆·瑞席(Karlm Rashid)在2008年设计了—款爱之椅(Veuve Clicquot Love Seat),很好地诠释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怎么在一个产品中体现地淋漓尽致的。在功能方面,这个椅子主要是为情侣设计的,它的S形状的座椅可以让情侣之间更好地形成互动与交流。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把椅子就应该由一个人来坐,很少有座椅会直接设计两个座位。但是瑞席打破了这个传统观念,他把这两个座位合二为一,在功能上也给人一种必须邀请对方来坐在对面,一起享用与互动来达到完整性的心理暗示。在形式上,这个产品由圆润的曲线构成,它设置了S形状的两个相对的座椅,中间由一个带有经典黄色冰桶的底座连接在一起,当你和爱人一起坐在这个椅子上,像是被两片玫瑰花瓣所包围,正中的黄色香槟桶就像是花呆的蕊,给人安逸与无限的遐想,如图4。

它乍一看是“少”的,因为在视觉上,它柔和的造型,淡雅的颜色,给人视觉上带来一种和谐之感;在功能上,它是纯粹的,除去座椅与茶几,其他并没有任何的增添。但它真的“少”吗?它不“少”,它给人以丰富的心理感受,它带来的效果是丰富的。但它也真的“繁”与“乏味”吗?它不“乏味”,它有趣的造型与设计思想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4结语

“少即是多”与“少即是繁”代表了不同背景下对设计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对当时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产生了革命性地影响。两种观点在含义上是对立的,但同时它们又具有同一性。在产品设计中,“少即是多”与“少即是繁”分别代表了功能至上与形式至上,与其争论何者为先,不如把功能与形式结合起来,满足于功能的同时又具有形式美,两者完美契合地存在于一件产品之中,不要为了功能而杜绝形式,更不要为了形式而丧失功能,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