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阅读题贵州安顺市试题

2019-11-11 13:33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1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鮮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埘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选贤与能________(2)不独子其子________

(3)屋舍俨然________(4)寻病终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乃不知有汉,无沦魏晋。

3.【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述。(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及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确定哪些内容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构想,进而分析选文写了大同社会哪几个方面的特征,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概括时注意两点:一要全面,不遗漏要点:二要简洁。

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渔人向桃花源人说了什么。根据选文对桃花源美好生活的描写,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可以推测渔人讲述的应该是现实世界中的苛捐杂税、战乱频发等,这和桃花源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桃花源人听后才“皆叹惋”。

5.【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比较阅读能力。首先要找出【甲】、【乙】两文内容上的共同之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知道“大道”是古代儒家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了解了这一点,再根据【甲】、【乙】两文形成的先后,可以判断出“桃花源”是对“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渔人桃花源
走进桃花源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再造“桃花源”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四季桃花源》独幅版
隐匿的桃花源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中“渔人”的身份探究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