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你》:青春剧的新解法

2019-11-11 12:27储钰琦
综艺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刘同大志反省

储钰琦

青春是懵懂、是热情、是进取、是冒险、是叛逆……,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青春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人生的某一阶段,更代表着一种心境。近年来,青春题材剧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因其话题的情感共生性更易引发观众共鸣,从而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近日在爱奇艺播出的电视剧《我在未来等你》主打青春主题,通过“穿越”的方式开启“我和我的青春对话”,以中年人的视角回望青春,给出了青春剧的新解法。

該剧根据刘同同名小说改编,讲述37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原名刘大志),在父母催婚的压力下举办了一场假婚礼,婚礼上来自同学的嘲讽和错失初恋的遗憾,让他对自己人生积压已久的不满骤然爆发,萌生了想回到17岁的想法,并在一台游戏机上实现了“穿越”梦,回到了自己17岁的年代。不过他并未成为17岁的自己,而是误打误撞地成为17岁自己(刘大志)的高中班主任,引发了一系列有喜有悲的故事。

人到中年的郝回归,遇见正处于青春迷茫期的17岁的自己,形成了一对颇具戏剧性的角色组合。中年的自己带着成年人的眼光、经验和阅历重新审视自己的青春,以旁观者、陪伴者的身份见证自己的青春故事,这本身就是一段很奇妙的旅程,必然有笑、有泪,有共鸣、有反思。剧集以1998年为年代背景,熟悉的音乐旋律、服饰物件、家庭状态、校园生活等,重现了大家对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

《我在未来等你》采用“双视角”叙事模式,原著作者刘同表示这一灵感来自《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日记,他发现每篇日记末尾都是30岁的自己写给曾经的自己的话,由此产生了“如果我真的遇到了以前的我” 的假想,于是便有了37岁的郝回归遇到17岁的刘大志。17岁的“正经历”与37岁的“回首望”构成两个不同视角,强烈的代入感会让观众从不同视角和立场看到事件背后的多面性,以及未曾发觉的动情点。剧集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旨在阐述青春的迷茫和烦恼,成长的危机与遗憾,传递珍惜当下,与自己和解的正能量价值观。

该剧创作还有一个比较新颖的点,即每集设计一个主题,如“遇到17岁的自己”“有些再见就是永别”“想留在98年的梦里”“逃回98年竟要相亲”等。全集围绕主题展开情节,集与集之间的关系串联出全剧的情节线索。通过这些情节线索,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真实的青春遗憾和切实的人生反省。如何面对遗憾,如何感悟反省,人生本就不可能完美,即使给我们一次重来的机会,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该剧通过一场穿越时空的青春对话,告诉观众遗憾未尝不是美好的,当遗憾变成反思,你会发现一切都还来得及。

该剧基调虽充满感怀与怀旧,但整体风格偏轻喜剧,演员台词、镜头语言、肢体语言等,都以轻松、愉悦的节奏呈现,多处情节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这种反差式处理也让观众获得更深刻、更到位的情感共鸣。青春一去不复返,怀念青春最好的方式就是反思过去,审视人生,重塑自我。随着情节深入,相信观众将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我在未来等你”的深意。

猜你喜欢
刘同大志反省
凭什么老让我打杂
写作窍门
有情况
妻子的网
记事簿
见贤思齐
刘同:年轻的时候,豁出去
刘同逆袭记
刘同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依然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