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帅
摘要: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依赖社会对高校教师行为的期望和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网络环境出现,高校教师角色扮演的张力基础受到冲击。因此,高校应该重塑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使其满足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时代要求,从而提升高校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25-02
一、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时代内涵
相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平台而言,新媒体是充分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新的信息传输发布平台。新媒体的特性体现在:信息资源的海量性,信息传输的高效性,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当新媒体融入高校校园时,就迅速受到高校大学生的青睐,很快渗透到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碎片化时间当中,并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网络已成为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中的“新常态”。
教师角色,即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对教师表现做出的期望和规定。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期望,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三项使命来归纳。新媒体时代,教师角色受到新媒体网络的冲击,即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与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期望发生了冲突。新媒体网络环境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的教育内涵与教育过程,大大加快了教育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海量性和双向流动性给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带来了冲击,这不仅给高校教师角色带来了挑战,也给高校教师角色再定位带来了机遇。高校教师应牢牢把握住新媒体网络环境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重塑高校教师角色,以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
二、新媒体网络环境对高校教师角色的时代期望
(一)对高校教师“量体教学”的期望
新媒体网络的开放性,使它成为各种思潮文化的汇聚地。网络文化的多元化导致高校青年大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以及以个人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他们以网络为载体,以论坛、贴吧、微博等软件为平台,抒发内心想法和个人见解,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意向。他们大多数处于思想、行为快速变化的时期,在追求个性张扬时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个性化因素随主体差异而变化,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无法与传统高校教师“一视同仁”的教学期望相适应。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社会期望高校教师能够针对高校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不同的教学设计,实现“量体裁衣”式教学。因此,高校教师要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为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学情基础。
(二)对高校教师新媒体技能的期望
新媒体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是以文本、音频、视频集成的信息资源因其直观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且其整合出的教育信息资源能够使受众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意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创造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情境,这些都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远远不能企及的。因此,运用新媒体技术创造出的教育环境,能够吸引青年大学生对知识的注意力,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善于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整合文本、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也成为新媒体网络环境对高校教师的特殊期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提高新媒体教学技能手段。将新媒体网络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中,赋予知识传输过程生机和活力,这不仅是新时代社会对高校教师角色的期望,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三)培养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期望
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浏览相应的信息,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被动教育的客体地位开始下降。但是,由于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自媒体的高度发达,青年大学生很难从繁杂的信息中求真辨伪。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社会对于利用新媒体网络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掌握专业技能的期望,还承担着社会对于培养青年大学生在新媒体网络中的网络辨识能力以及提升媒介素养的期望,让身处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世界的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新媒体对他们的作用和危害,对于新媒体网络言论做到选择性的接受,进而学会科学地利用新媒体网络发布、传播、接受信息,最终以新媒体网络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所以高校教师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不仅扮演着思想道德的模范、专业知识的引路人的角色,还扮演着网络信息海洋中的灯塔的角色。
三、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的重塑
(一)高校教师教学理念的重塑
新媒体以其所具有的信息高速传递性和共享性使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作为信息的一部分,随着信息的增长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面对更加丰富的、共享的教育资源,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学习内容的唯一渠道,高校教师在专业知识领域的权威地位受到极大的冲击。传统教师角色下青年大学生同教师的师生关系以及依赖途径开始解构,“学生—新媒体”交往依赖模式、“学生—学生”交往依赖模式开始出现。依托新媒体网络环境,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可以成为自媒体,成为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传输中的一个节点,学生关注点开始由专业知识内容是什么向如何高效获取知识内容转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知识的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促进者和激励者转变。
(二)高校教师教学实践的重塑
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不仅要备课、备教材,还要备网络。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以及网络检索技术的成熟,使高校教师可以快捷地检索到大量的相关知识信息。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充分了解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覆盖面,根据网络反馈,调整相应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真实地了解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与学生的个性化相适应;要能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找出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和引导,实现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教育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双向交流拓展。在教学手段上,高校教师不能仅停留于幻灯片的制作以及视频文件的播放上,要不断提升教育资源信息的处理整合能力,善于将音频、视频、图片、文本等新媒体资源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将知识以更加鲜活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大学生们,成为高校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者。
(三)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重塑
现阶段,不少高校的教学评价重点仍然停留在学业评价的层面,未能满足新媒体网络对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应改变高校教师试卷评分人的角色,打破仅以测试性为主的教学评价机制,重构科学合理的新媒体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而言,要将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能力素质、教师教学媒体应用素养纳入评价体系中,作为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的指标。例如,考查高校教师能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學手段将教学内容与新媒体相整合,能否依托新媒体实现教学互动,并根据新媒体网络学生的信息反馈完善教学过程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实时关注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沿,及时地消化吸收并将其转化为教学技能的重要因素,进而在专业知识上、新媒体能力素养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最终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蒋慧娟.论互联网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8):40.
[2]钟晴伟.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113-114+117.
[3]周珈羽,王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3):106-107.
[4]白迪.新媒体下民办高职思政课教师角色透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55-57.
[5]张敬玲.“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优秀教师角色重塑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3):29-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