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爱莲,李兰,何玉娟,李春林,陈建新
(东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原发性肝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该疾病发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时机[1]。目前介入化疗是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主要治疗手段,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生命,但多数患者因对疾病存在错误认知,加之院外护理水平低,存在治疗依从性差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2]。知信行理论(KAP)是较成熟的一种促使患者改变不良健康行为的干预模式,其将行为改变分成增强认知、产生信念、形成健康行为等3个连续的过程;持续性护理干预是院内护理服务的延伸,能确保患者在院外仍可接受连续性、专业的护理服务[3]。本研究旨在观察联合KAP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我院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67例,按入院时间分实验组(n=34)、参照组(n=33)。实验组男25例,女9例,年龄38~59岁,平均(48.51±4.89)岁,最高学历: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9例;参照组男24例,女9例,年龄39~59岁,平均(49.02±4.90)岁,最高学历: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4];均接受介入化疗;肝癌中晚期;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无基本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者;精神异常者;濒死状态者。
1.3.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及出院前由责任护士予以疾病知识宣教、出院时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并记录电话号码、加微信好友,出院后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了解疾病情况,督促复诊。
1.3.2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联合KAP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干预,(1)根据不同患者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职业等情况了解可能影响遵医性的因素;评估对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评估结果实施持续性护理干预。(2)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认知水平:邀请患者加入“阳光生活”微信群,由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微信群主,定期在微信群推送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病因、治疗、预后、护理要点、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并“@所有人”注意查看学习,不断强化提升对疾病认知。(3)促使树立战胜疾病信念:邀请遵医性强、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在微信群录制小视频,与群友分享治疗感受,形成榜样效应,促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相信疾病是可以控制的;定期邀请群友参与“群视频”活动,病友间分享当前生活状态、提出存在的疑虑,并由群主积极予以解答,指导,嘱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院复诊;介绍目前国内外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新方法及成果,提高治疗信心,促使以平常心态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态度,同时邀请家属参与群活动,鼓励家属营造温馨的亲情氛围。(4)协助养成健康生活行为:在服药时间点通过微信群“@所有人”注意服药;推送日常饮食计划,如: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等;推送吸烟、饮酒对治疗的不良影响,督促患者务必戒烟戒酒;指导合理作息,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1)以自制“原发性肝癌”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评估遵医性,包括规律作息、戒烟戒酒、遵医治疗、定期复诊、控制情绪等5个方面,全部做到为遵医、做到其中4项为基本遵医,否则为不遵医。遵医率=(遵医+基本遵医)/总例数×100%。(2)以自制疾病相关认知水平调查问卷评估对疾病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知识(40分)、护理要点(30分)、生活自理(30分)等3个方面,评分越高提示认知水平越高。(3)两组干预前后以卡氏评分系统(KPS)评估生活质量,共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以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GWB)评估幸福感,包括情感行为、生活满足、健康担心等方面,共100分,评分越高幸福感越强。(4)以自制干预满意度问卷评估对干预认可情况,共100分,按评分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70~80分)、不满意(<70分)。干预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实验组遵医率94.12%较参照组72.73%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性比较[例(%)]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护理要点、生活自理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知识、护理要点、生活自理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见表2。
干预前两组KPS、GWB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KPS、GWB评分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实验组不满意3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18例,参照组不满意10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10例;两组干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1.18%(31/34)较参照组69.70%(23/33)高(χ2=4.941,P=0.026)。
表2 两组疾病相关认知水平对比分)
表3 两组KPS、GWB评分对比分)
据统计,原发性肝癌5年生存率仅14%~15%[5]。有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后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进一步延长生存期限,改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
持续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将护理服务自医院延伸至社区、家庭的干预模式,能确保患者在院外也能接受专业、连续的护理服务。学者俞文晶[7]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予以持续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体力状况。此外,KAP理论认为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的基础是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信念,已有多数报道显示,只有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后才会积极主动的形成健康行为,以遵医治护[8-9]。本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将持续性护理干预联合KAP理论首次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治疗中,结果发现,实验组遵医率94.12%、干预后疾病知识、护理要点、生活自理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提示该干预模式能显著提升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性。常规干预多流于形式,患者对疾病、治疗认知模糊,内心难以形成的坚定的治疗信念,而联合KAP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弥补了常规干预的不足,将干预分成增强认知、产生信念、形成健康行为3个步骤逐次实施,更具针对性及目的性,易于患者接受干预内容[10]。另外,本研究在干预中还充分利用微信群优势,通过推送音频、视频、文字等内容可声情并茂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等内容,能增强患者感观认识,且群视频功能具有趣味性及时效性,群成员能自由发言讲述自身治疗感受及存在问题的,能形成“榜样效应”,促使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在院外自觉遵守治疗及健康生活,利于确保介入化疗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干预满意度91.18%及干预后KPS、GWB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持续性护理干预联合KAP理论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幸福感及对护理服务认可程度,这可能与对疾病认知水平得到提升,能遵医治疗,预后状态良好有关。
综上可知,持续性护理干预联合KAP理论能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幸福感及对护理干预认可程度,可能与疾病认知水平提升,遵医治疗,病情控制良好有关。但需注意的是联合KAP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象是内心承受能力强的患者,针对内心过于脆弱者要避免其在短期内无法承受打击而出现过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