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古论今
——寻音之旅音乐会听后感

2019-11-11 07:35马铭辉
乐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张强音乐学院悉尼

文/马铭辉

2019年5月26日是中国琵琶在澳大利亚值得被记录的一日,在这天下午举行的“弹古轮今——寻音之旅”音乐会中,来自中国的琵琶教授张强和移居澳大利亚20年的琵琶表演艺术家刘璐博士共同展现了这场音乐会,这场音乐的意义深远,而且展现了当代琵琶乐器的学术成果。我有幸参与这场音乐会,与听众们一起见证这个值得被记住的时刻。

中国琵琶音乐的演变和发展在近代已有许多学术及评论文章探讨,在此不多加叙述,各类的琵琶音乐会在中国更是不会缺少,就这场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举办的琵琶音乐会而言,不论是票房、演出内容(曲目多元)、赞助单位及演出场地条件等等,若在中国举行,就是一场大家习以为常的师生琵琶音乐会。但是,这样的演出在澳大利亚,任何一个促成此场音乐会的条件都是许多努力和善缘所累积而成的成果,其中刘璐博士的努力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推手,而其老师张强教授的出席参与,不仅对音乐会,也对琵琶艺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国乐艺术的常态化海外交流

琵琶演出在澳大利亚并不是第一次,吴蛮、章红艳和方锦龙等,这些琵琶音乐会对于澳大利亚琵琶艺术欣赏起到了极其明显的提升。这些蜻蜓点水式的名家演出,对海外的琵琶艺术提升是有限的。长期、持续地在举行高水平的琵琶音乐交流,多元化的沟通,才能带来实际的效果。刘璐博士举办这场音乐会的初衷就是希望将这种高水平的音乐会变成一种常态化的交流。刘博士自1999年移居澳大利亚后,在悉尼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正式建立。今天的这场演出就是她长期在海外深耕琵琶艺术的最好的成果。

许多来自中国优秀的演奏家和团体在澳大利亚的演出都会面临到大小不一的票房压力。除了当红的流行歌手之外,许多演出在票房的推广上都不是容易达到满座的情形,在不动员海外华人团体和送票的情形下,此场在悉尼音乐学院的音乐会在音乐会开演两周之前,所有票券均被预订一空,这对于一场非西方主流音乐文化的单项乐器演出而言,是非常难得的现象,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和现象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可以透过这个现象看到刘璐博士20年来大力宣传琵琶艺术的成绩。

悉尼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建立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事。悉尼音乐学院是澳大利亚专业音乐教育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随着民族音乐学研究在悉尼音乐学院的开展和相关研究学者的聘任,使得悉尼音乐学院在印尼甘美朗乐团之外,中国音乐乐团也成立供学生可以选修成为正式的学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一直以西方古典音乐自豪的保守派的压力,许多华人音乐家和关心中国音乐的学者的沟通努力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长期力量,在许多人善缘努力之下,一直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轴的悉尼音乐学院,2012年开始招收中国琵琶演奏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在悉尼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正式学位的建立和授与,这不但代表着这件来自中国的乐器被纳入在澳大利亚的正式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也表示这件中国乐器建立了一个和西方古典音乐沟通的重要平台。在澳大利亚建立琵琶专业,过程之艰辛是外人很难想象的,为此刘璐博士完全从琵琶艺术的发展考虑,不计得失。

琵琶在中国从民间音乐进入到高等教育音乐专业之后,在技术探索和表现能力上,通过演奏家的实践和作曲家的尝试,使得这件乐器焕发了出了时代的光彩,激发了更多的艺术可能,为琵琶和世界其它音乐文化的对话提供了条件平台。这场音乐会的内容在曲目风格上便展现了这样的情形,就如果节目册中所提到,此场音乐会除了在悉尼展现当代琵琶音乐表演的转变,也呈现了不同音乐文化观点在琵琶音乐上的美学转变。

音乐会传统曲目有《平沙落雁》《瀛洲古调》《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除了传统曲目之外,还有一首当代琵琶独奏曲目《袖剑与铜甲金戈》,在琵琶与西方音乐对话方面,安排了三首由当地悉尼音乐家所创作和表演的首演曲目,其中包含《断山之梦》(和电贝司)、《薄荷飞舞》(双琵琶节奏串联竞奏)和《隐形身份》(与电子音乐),这样的曲目安排也许在中国不足为奇,但是在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这场音乐会上却是不大不小的创新。第一,是对悉尼观众展现琵琶的适应性和独特性上;第二,中国琵琶艺术与国际音乐文化的交融性上。张强教授为当代中国琵琶音乐演奏中的佼佼者,其风格兼具传统和现代,技术全面,音色干净透亮,他精湛的演奏无疑是对这两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和诠释。

在传统独奏曲目方面,张强教授展现其对传统曲目的熟悉度,将琵琶传统音乐层次充分表现,也展现个人在传统乐曲的个人见解诠释,另一首创作独奏曲目更是充份展现其个人在技术上的全面性,和音色控制的专业完美水准,在细节上,都达到了精准的专业水准,身为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教授,亲自为悉尼的观众展现当代琵琶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令悉尼在场聆听所有的观众和各音乐家均对琵琶音乐在当代发展的传统性和适应性留下了其深的印象。三首首演的曲目各有不同的展现,每种音乐的表现都有其声响效果和审美,各有其听众及审美价值,在此场音乐会中能做如此安排,让所有听众都可以在其曲目的安排中看到和听到当代琵琶音乐的不同面向,在澳大利亚悉尼来说,是长期努力累积的成果。

最后两首的传统曲目是刘璐博士自2016年所创立的澳大利亚琵琶重奏乐团所展现,在其20年的努力下,累积了许多琵琶的爱好者和学生,此次受邀的张强教授亦是其在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在最后两首的重奏中,张强教授和刘璐博士所带领的悉尼琵琶学生不但展现了音乐文化上的传承,也体现了琵琶音乐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两地的深刻连结,这也是此场音乐要体现的一个重点,琵琶音乐在文化传承的师生关系,也是这场音乐会可以探讨的第二个议题。

在传统琵琶音乐学习上,师生关系一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在民间音乐时期,师生关系不仅是技术上的传承,也是德行的传承,当琵琶进到音乐学院体系时,师生关系势必面临转化,如何在传承的过程中保持技术和德行的传承,是当代琵琶音乐在文化传承上应思考的议题,在最后的两首重奏演出中,就展现了中国琵琶音乐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意义,除了在音乐上展现给悉尼的观众,在文化传承意义上也在过程中充分展现,一个横跨三代的音乐文化传承在澳大利亚这个非琵琶原生文化的地方展现,从当初在中央音乐学院和张强教授学习,如今在澳大利亚推广琵琶音乐20年,对刘璐博士而言,在台上不仅是重新回到当初和张强教授的时光,更是将此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给下一代的学生,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在舞台上可以看到彼此之间任何一个细微的音乐和肢体眼神交流,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逐渐消失的精神和感动。除了音乐的表现,这样文化意义上的展现是重要的,这反应出当代琵琶音乐在不断追求多元和新颖时,是否应重新反思琵琶音乐的独特性和人文精神。

琵琶这乐器自从传入中国本土以来,和中国文化一起演变,不但在技术上不断丰富其表演语汇,更承载中国文化传统,在现代这个资讯数位时代,技术的学习和音乐的传递可以透过网路,突破以往的地理限制,但是在其中的人文精神是无法传递的。张强教授和刘璐博士之间的师生之谊,在数十年前中央音乐学院时期建立,这样的善因于此时种下,当初张强教授在音乐上和人文精神上对其学生的“不住相布施”,经过了数十年,在澳洲开花结果,在现在很多都以功利为导向的社会里,更显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宝贵之处。如同此音乐会的标题所言,除了展现琵琶这件乐器从传统到当代在音乐上和技术上的丰富性之外,对于传承的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寻音”,“音”除了声音之外,也代表了支持它的深厚文化意义。

此次张强教授来到悉尼并不是仅仅进行此场音乐会的演出,这次音乐会的展演只是许多行程的一项,一个中国传统琵琶音乐要在一个非原生音乐文化体系中永续经营,并不是一个琵琶音乐会演出就可以完成。张强教授应其学生刘璐博士之邀至悉尼音乐学院进行深度的教学及演出,除了课堂演讲之外,更实际和琵琶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进行小课教学,在中国音乐乐团的排练上也提供专业意见,在这些行程中,替中央音乐学院和悉尼音乐学院在琵琶专业的教学培训中,建立了永续传承的连结。如此实质上交流巩固了双方重要的文化交流管道,为将来更多的互动建立了稳定的基础。相较于印度音乐于海外的传承,中国音乐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在这条路上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和尊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此次活动之后,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的展现,从今之后,在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可以选择中国琵琶做为演奏专业的本科和研究所硕士学位,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张强教授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指导之下,在澳大利亚就读的学生也能获得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指导,除了本身琵琶专业的提升,更替琵琶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音乐会及访问行程虽已落幕,但许多相关议题仍需关心中国琵琶海外发展的人共同思考及努力,琵琶音乐专业在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的建立虽是一个里程碑,但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往后的路还很长,面对当代快速变化的审美观,琵琶音乐如何在海外展现其适应性,又不失其音乐文化的独特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琵琶是一件乐器,但又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操作这件乐器的演奏家,如何透过这件乐器,不仅只是美好的声音和个人诠释,更是同时传递个人在音乐文化上的人文修为,在世界各音乐文化中展现其中国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和人文精神,琵琶音乐不应仅限于指法速度的竞赛,而是使用这些丰富的音乐语法和个人的人文修养与世界各音乐文化交流,展现中国音乐文化中百花齐放的人文特点。

猜你喜欢
张强音乐学院悉尼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第43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将在悉尼举行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星海音乐学院第八届“音乐家·音乐季”
去悉尼!穿件T恤来过年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王夭一先胜张强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