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 虹
(接上期)
第二部分(第18小节)开始,以低声部与高声部的八度对答开始,主动机从左手低声部强奏(f)领衔,随后高声部弱奏(p)应答,很快高低声部又互换位置,音乐充满追逐与对比。第26~34小节以二重对位方式把第9~18小节进行了声部交换,由高声部对主动机进行模进发展,音乐跌宕起伏,最后主动机在高声部坚定地重归主调(第35小节)再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巴洛克时代的一个颤音,不论它出现在音乐的任何地方,都应该从骨干音的上方邻音始奏。如第17小节、第34小节的颤音应从骨干音f1的上方g1和♭b1上方的c1开始,在音乐中,由不和谐音向和谐音解决的效果是最富表现力的声音,这种颤音效果是当时表现内在激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2)巴赫时代经济富足、文化繁荣,人们生气勃勃,处处夸张情感,事事讲究气派,当时的附点节奏弹法就是个例子。演奏者不仅有添加装饰音的自由,还有变换节奏的一定自由。为了创造出流畅的风格而缩短附点节奏,或是为了制造清脆的节奏感而延长附点节奏音符。如第17小节、第34小节都属于后者,需要延长附点音符f1和♭b1。J.J.匡茨在《论巴洛克长笛的演奏方法》一文中提到这种附点音符的阐释,他认为:“附点音符增加了音乐的宏伟感,演奏附点音符的时候务必要有力。附点延长,而紧随其后的那个音演奏得要快”。如第17小节、第34小节的e1和a1都可弹奏地快些,表现出乐曲夺目、瑰丽、辉煌的情感。
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巴赫将这种以一个优美旋律为主,加以各种处理的乐曲运用于前奏曲中。上卷第4、8、10、16、22首属于此类,以第8首为例。
这首♭e小调咏叹调式的前奏曲以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第1~4小节)的右手高声部其旋律特征是富于歌唱性的。连奏是演奏歌唱性旋律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钢琴演奏方法中最难的一种。运用连奏弹法,第一乐句高声部的旋律线条弹出的声音就会自然、连贯、圆润、丰满。巴赫用三组带有附点音型的断续动机组织了该旋律线条,从第1小节♭b1至第3小节♭a1用了三个向下的大跳,进入第4小节♭g1后又是一个激烈的八度上行大跳,这条脉络可以看到巴赫是怎样饱含深情去装饰这条旋律的。演奏中,三组动机音型的力度要随着大跳的进行有分寸的起伏,不是无动于衷的,整个乐句的音调发展是渐强的趋势,带有满腔的幽思之情。这断续的动机乐句以倒影的样式在第4小节第二拍的后半拍由左手低声部陈述,音色深沉而温暖。伴衬的带有琶音符号的和弦充满着慰籍的感情。此处琶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旋律音与琶音和弦的组合,如第4小节左手的第三拍♭g1与右手的主6和弦琶音的组合,演奏时左手的♭G与右手的和弦三音♭g1在第三拍同时下键,琶音自下而上依次快速清晰弹奏并赋予上方音符♭g2丰富的歌唱性;另一种是左右手的琶音和弦是上下连起来的,演奏时是自下而上非常快速、均匀地依次奏出。低音略深,强调和弦的根音,高音略为突出,形成一个旋律。弹琶音时整个手臂、肘部、手腕都要放松,一起协调动作,帮助手指顺利移位,手指又要独立地弹奏,将每个音都弹清楚。
乐曲的发展到第25小节由抒情突转戏剧性,通过一串渐强的♭e旋律小调音阶的过渡,音乐在第26小节♭f2大三和弦上强忍凝住,随后以宣叙调式的高涨热情与浓重的琶音和弦构成强烈的戏剧性对比,最出人意外地在第29小节、第37小节上又运用两次阻碍终止,音乐充满着犹豫不决的思想斗争。
巴洛克时代,欧洲音乐文化大融合,民俗文化的发展影响到宫廷,在巴赫的前奏曲中,有来自民间舞曲的音乐形式,如小步舞曲、波兰舞曲等。民间因素的引入使巴赫的音乐既充满宗教的虔诚与哲学式的思辨意味,又充满生机活力,使教堂音乐呈现出时代生活的气息。上卷第12首前奏曲的优雅使人想起阿列曼德舞曲。
阿列曼德是一种四拍的舞蹈,原意是“德国舞曲”,速度中庸,情趣端庄。第12首右手高声部的主旋律是带有四分音符持续音型的十六分音符组合,音乐充满着忧伤的色彩。这种把旋律进行中的某些和弦音的时值予以延长,起和声衬托伴奏的作用,实际是一个旋律。在钢琴演奏技巧上,称为“手指踏板”音,在阿列曼德中被广泛运用。
第1小节头三拍的十六分音符是旋律主干,用连奏弹法指肚触键,声音清亮、歌唱;大指弹奏的四分音符“手指踏板”音下键要讲究,手指慢触键,运用手臂的重量把大指音推送进键底,发出圆润、丰满的琴音,使旋律线充满共鸣;随后第四拍的f2四分音符和第2小节第一拍的♭d2四分音符是旋律主干的后部,应给于突出,而下方的十六分音符填充音调应当轻一些,使旋律线条流动、有层次。
左手由低声部弹奏f小调主持续音f与中声部的四分音符组合开始,音乐充满着宁静,为高声部的忧郁、伤感旋律缓缓地铺垫着。左手弱指小指弹奏主持续音,其他手指用柔和的断奏弹奏四分音符,这是对左手手指独立性的技术训练。小指要有表情地深触键,声音要深厚并保持六拍,其他手指断开触键,下键柔和。
乐曲发展到第二部分(第13~22小节)再现主题首部,这里可以像回忆似的弱入,一直到第16小节又出现完整的忧伤主题音调时,它从阻碍进入,左手在属和声C上构成了一个气息悠长的扩充结尾句。中声部从第16小节的四分音符单音发展为第19小节的双音烘托,音乐更为浓烈深情。双音的弹奏要打开手掌,手指有准备的下键,声音才能整齐;为了突出中声部双音上方的支声旋律音,下键时指尖的力量要向上方音倾斜,声音才会有力度上的区别,从而突出上方的主要音调,同时要使双音的上方音与第17~18小节四分音符单音连成一句,不可切断中声部这条支声音调的延续,它犹如长者的慰籍,意味深长。
这类前奏曲本身就是赋格曲,它是盛行于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又称“遁走曲”,意为追逐、遁走。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单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到最后主题再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赋格曲的弹奏,对于训练钢琴学生的复调音乐思维很有裨益。
第19首是三个主题同时呈示的三重赋格曲。右手高声部出现的第一主题优美雅致,均值的十六分音符触键以连奏为宜,同时乐句中两个半拍的重复音♯f2和倚音音调的重音♯f2要运用同音换指的方法弹奏,使每音清晰,声音通透。同一手指弹奏易造成手臂紧张,下键的指尖僵硬,音色生硬;三次使用同一个♯f2,音乐的语气、腔调就需要弹出变化,有小渐强的倾向,情感的表达要一点点加深,把恳切的语气弹出来。左手的低声部第二主题是平稳的四分音符半音下行,随后转上四度下五度的进行,以断奏弹法深沉、有力地支持着第一主题。左手的中声部第三主题以一个切分动机三次模进构成,在织体中起着节奏对比的作用,它给音乐增添了活力。左手弹奏中、低两声部,要注意分句的语气,可以在模进的切分动机的连线结尾处抬腕呼吸,切分音的重量感应给以强调。
24个小节的乐曲非常整齐对称地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前11小节是呈示部,作为一个三重赋格的呈示,三个主题在第1、第4、第8小节的每个声部引领出现一次,每个声部都要弹奏的非常流畅,情绪上应有递增的趋势。而第6~8小节加了一段轻巧的小尾声,音色要柔和下来,弱处理。低音自由声部采用第一主题首部发展成的旋律华彩作为安静的背景,右手的音型来自第三主题,三音一组平行三度的进行,可用先跳头音后连两音的句法模进渐强,引出第8小节第三次主题的陈述。
第二部分三个主题从第12小节转入平行小调♯f小调,高声部第一主题可延续先前第八小节低声部第一主题的发展用强(f)的力度陈述,之后是一个间插段(第14~17小节),先弱(p)下来,自由声部的均值十六分音符旋律换成了下行音阶音型以三次模进与第三主题的活跃音型一同流畅地由弱渐强,不断推进,为再现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第17小节第三拍第一主题再次回到A大调,从左手低声部流淌出来,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激增,右手高声部在强(f)力度下原样再现重复第一主题,与乐曲的开始相同,把全曲推向了高潮,只是下方两个主题互换了位置。
这首乐曲在素材运用上高度集中,三个主题要在小快板的速度中清楚流畅地弹奏,同时在统一中又富于多变,要把自由声部的华美优雅与灵动活泼的切分音型弹出变化与对比来。
有些前奏曲本身就是一个套曲式的结构,上卷第7首由小前奏-利车卡-双重赋格组成。
小前奏曲(第1~9小节)由持续音上的左右手动机模仿构成,这种“自我和声持续化”的旋律型实际是一个旋律。这种“手指踏板”音由左右手的1指、5指弹奏,起和声衬托的伴奏作用,为旋律增加了共鸣、连贯感。左右手十六分音符的模仿发展,推动音乐达到第8小节的华彩高潮,左手在八度♭E大调属持续音♭B的延续下,右手以八个三十二分音符一组的音阶式旋律华彩音流极快地奔走进入下一个段落利车卡乐段。在钢琴弹奏中,三十二分音符的华彩乐句都会要求有颗粒性的音色。这种弹法依靠手掌关节发力,运用手指爆发力,快触键、快离键,指尖集中,手臂放松,弹奏出的声音明亮、丰满。指尖要迅速的做出下键的预备动作,抬指的动作要随着速度的加快而缩小。其动作要领如同田径赛跑时的起跑动作,是钢琴演奏中特有的一种技巧,是发展学生演奏钢琴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指训练方法。
接着是利车卡(第10~24小节),这是严格复调时期一种以各种模仿手段写成的速度缓慢的合唱。它的主要乐思通常短小简单,由五六个音构成,以精巧的对位变化取胜。鉴于该乐段利车卡的声乐性质,音色柔美,要求极连奏触键。这十四小节的圣咏共有九次主题进入,(第10~13小节)是仅隔二拍的四声部主题密集进入,演奏时要抓住每次主题的句头,突出它的开端。因此四声部先后进入力度可由弱(p)递增至中强(mf),保持一种肃穆的气氛,也增强了纵向声部的层次感。从第13小节高声部续奏第五次主题,才显示出主题横向的悠扬气息。随后的四次主题因间距拉开,不仅可以表现出主题在不同声部上的音色特点,还可以在演奏中强调低声部第18小节第四拍引出的第九次主题,这标示了这个乐段的高潮所在,而与主题同时进行的其他声部线条要清楚,力度应弱于主题.
赋格(25~70)把前奏的十六分音符主动机与利车卡的五音结合构成了二重赋格(一首赋格中有两个主要乐思,谓之双重赋格)。两者从一开始(第25小节)就对置着从♭E大调登场,音乐纯净、简朴。利车卡的五音乐思在低音区深沉地弹出,用连奏表现音乐的典雅,空灵的声音;十六分音符的前奏主动机可用颗粒的弹法寻求声音的晶莹剔透。两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从第35小节转入g小调,进入展开部(第35~61小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35~41)是两主题首部在四个声部两对模仿同时进行,右手中、高声部模仿利车卡主题,左手高、低声部模仿前奏主动机,不仅与初呈时位置互换,声部更为丰富,也增加了弹奏难度。为了使聆听者能区分不同的声部,模仿的两声部在使用一样的弹奏法的同时,可以在第二声部进入时增加力度来加大反差,如右手两声部的利车卡主题,中声部先用中强(mf)力度使音色温暖,随后二拍进入的高声部模仿就可用稍强于中强(piumf)的力度使高声部声音明净,左手反之亦然。第二层次(41~52)前奏主动机在右手高声部完整呈现,利车卡主题在左手高声部与之相衬。在第43小节两声部出现了交叉,首先要注意突出这两声部的旋律线条连贯、清晰,右手中声部、左手低声部要放轻,弱奏,加大对比。第三层次(53~61)从左手高声部起直线向上连续四次(其中右手中声部两次)利车卡主题衔尾式的紧接模仿,推动全曲达到第59小节的最高音c3,之后右手中声部又做了一次进入。这一部分为61小节的再现进入作了充分的准备,十六分音符的前奏主动机与同音反复的小尾部穿梭在各声部,增加复调音乐的灵动和对比。
再现部分(61~70)由低音部率先回到♭E大调原样重复利车卡主题,前奏主动机在右手高声部紧接着高潮的余热继续不断推进,四个声部两主题都有出现,最后在十六分音符主动机的伴衬下,左手高声部安祥地奏出利车卡主题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除未涉及到的管风琴前奏曲类型外,我们大致可以按照上述的这八种类别去归类巴赫《平均律》上卷前奏曲,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去解读包含在其中的各类风格,进行充分详尽的再创造,指导日常的钢琴演奏与教学实践,让学生用他们灵巧的手指在钢琴键盘上揭示巴赫音乐中包含的欢乐与痛苦、平和与焦虑、光明与阴暗、清新与晦涩等人类情感的不同方面,以今天的视野去理解和接纳巴赫这部键盘音乐宝典,使这部复调音乐的不朽杰作远远流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