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永杰 胡渭清
2019年7月4至8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实施的“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古琴制作技艺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举办,笔者有幸受聘为任课教师。授课、辅导之余,笔者斫制两张声音和槽腹结构各具特色的古琴木胎:一张是大纳音槽腹、由顾永杰斫制,另一张是编钟纳音槽腹(三纳音槽腹)、由胡渭清斫制,分别被斫友称为“顾氏大纳音槽腹”和“胡氏编钟槽腹”。两张木胎的声音得到培训班师生的广泛认可,两种槽腹也被众多学员模仿。其中大纳音槽腹木胎由著名斫琴家马维衡先生和郑德宣先生亲自试音,两位老师均给予高度评价。
槽腹结构是古琴科技含量最高的部位,历来为斫琴师的不传之秘,也成为初学者最感神秘、最无从下手之地。笔者所斫这两种槽腹结构,经过长期实践,理论基础坚实、使用效果良好。为了更好地发展古琴传统文化、传承斫琴技艺,现将这两种槽腹的结构、原理和特性,均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供广大斫友参考借鉴。
木胎(图一)。仲尼式,面板采用陈化青桐、比重约0.6g/mm³,年轮覆瓦状,面板重2.38千克,底板为三拼陈化梓木;琴体通长122.0、隐间112.0、头宽17.8、项中宽14.2、肩宽19.3、尾宽13.5厘米,面板头厚2.84、岳后厚3.5、肩厚4.0、尾厚3.4厘米;肩在三徽上1.0厘米,腰上至八徽正、下至十一徽正,足在腰中;长方形龙池、凤沼,龙池上至四五徽中、下至七徽上2.0厘米,长22.0、宽2.5厘米;凤沼上至十徽与十一徽中、下至十三徽上2.0厘米,长11.0、宽2.5厘米。
图一 大纳音槽腹仲尼式
图二 大纳音槽腹
图三 大纳音槽腹局部图
槽腹(图二)。项实宽2.5、尾实宽4.5厘米,项、腰处边墙宽1.0厘米,大弦侧边墙肩处宽1.5、至尾逐渐减至1.3厘米,小弦侧边墙肩处宽1.3、至尾逐渐减至1.1厘米;项部,自项实坡下约1.0厘米,边墙较竖直、底部呈小弧状,槽腹底部呈微凹弧形,面板中间厚至两侧渐薄,项中中部面板厚1.7厘米;大槽腹纳音(大纳音),纵向与龙池口对应,向上逐渐坡下至四徽,向下逐渐坡下至八徽,两端均呈中部突出的弧形,大纳音横向宽至弦外1.0厘米,大纳音处面板最厚3.1厘米、至四周逐渐减薄;大槽腹,自边至大纳音,槽腹底部均为渐变弧形、面板厚度均衡渐变,大弦侧面厚最薄约1.3厘米,小弦侧面厚最薄约1.1厘米,足上腰部中间面厚约1.8厘米;小槽腹纳音(小纳音),纵向与凤沼口对应,向上逐渐坡下至足下,向下逐渐坡下至十三徽,两端均呈中部突出的弧形,小纳音横向宽至弦外1.0厘米,小纳音处面板最厚2.8厘米、至四周逐渐减薄;小槽腹,自边至小纳音,槽腹底部均为渐变弧形、面板厚度均衡渐变,大弦侧面厚最薄约1.3厘米,小弦侧面厚最薄约1.2厘米,尾部面厚约1.5厘米(图三)。
图四 编钟纳音槽腹伏羲式
木胎(图四)。伏羲式,面板采用近四百年老杉木、比重约0.37g/cm³,年轮覆瓦状,底板为三拼陈化梓木;琴体通长124.0、隐间113.0、头宽20.8、项中宽15.6、肩宽20.6、腰中宽15.6、尾宽14.5厘米,面板头厚2.8、岳后厚3.6、肩厚4.2、尾厚3.2厘米;肩在距琴头31.0厘米(三徽上),腰上距琴头77.5厘米(八徽下)、腰下距琴头103.0厘米(十一徽下),足距琴头90.0厘米;扁椭圆形龙池凤沼,龙池上至四五徽中、下至七徽上2.0厘米,长22.0、宽2.5厘米;凤沼上至十徽与十一徽中、下至十三徽上2.0厘米,长11.0、宽2.5厘米。
图五 编钟纳音槽腹
槽腹(图五)。项实宽2.8、尾实宽4.5厘米,边墙约宽1.2厘米左右;项部,项实呈内凸圆弧状,自项实坡下约3.0厘米,边墙较竖直、底部呈小弧状,槽腹底部呈微凹弧形,面板中间厚至两侧渐薄,项中中部面板厚1.8厘米;大槽腹内有,位于中间的大纳音,以及位于大纳音小弦侧的小音梁(高音音梁)和大弦侧的大音梁(低音音梁);大纳音,纵向与龙池口对应,向上逐渐坡下至四徽,向下逐渐坡下至八徽,两端均呈中部突出的小弧形,大纳音横向宽分别至二弦和四弦下,大纳音处面板最厚3.3厘米、向两侧逐渐减薄;小音梁位于七弦外,上至四徽、下至八徽,面板最厚2.2厘米;大音梁位于一弦外,上至三徽、下至足,面板最厚2.4厘米;大槽腹,自边至大小音梁再至大纳音,槽腹底部均为渐变弧形、面板厚度均衡渐变,弦外面厚最薄均约1.3厘米,足上腰部中间面厚约1.7厘米;小槽腹纳音(小纳音),纵向与凤沼口对应,向上逐渐坡下至足下,向下逐渐坡下至十三徽,两端均呈中部突出的弧形,小纳音横向宽至弦外1.0厘米,小纳音处面板最厚2.8厘米、至四周逐渐减薄;小槽腹,自边至小纳音,槽腹底部均为渐变弧形、面板厚度均衡渐变,弦外面厚最薄均约1.3厘米,尾部面厚约1.6厘米(图六)。
图六 编钟纳音槽腹局部图
对于古琴的槽腹结构来说,材质硬密则发音频率高、清纯;面板留厚均匀变化,则其泛音协和或接近协和;面板四周厚、中间薄,则其发音会较空、较软,四周薄、中间厚且隆起,则其发音会较实、较硬且能增加振动响应区域的宽度;槽腹形制“圆形对低频共鸣有较大的影响,音质‘平滑’‘温暖’;反之,尖锐的设计产生更多泛音,某种特殊音色。圆滑形共鸣腔是较好的共鸣腔,它能产生更多余音——振动延长较多时间或者说一个音的衰减时间较长;相反,尖锐腔体产生较少余音——更多的冲击(泛音)”;纳音大小、厚薄,会影响面板的刚性和频率、增加面板振动能量、影响槽腹体积等;项实厚度会影响振动由岳山向琴体的传导;边墙厚度,会影响琴体的坚固性和面底间的振动能量传导。
根据材料软硬程度确定面板的厚度等。该木胎面板采用的是陈化青桐,密度较大、硬度也大,因此选定的数据都会较小一些,比如面板最厚处的厚度、项实的宽度、项实后斜坡的长度、弦外面板的厚度、项部面板的厚度、腰部面板的厚度、尾部面板的厚度等等。
底板选择与匹配。底板与面板的搭配有几种情况,这个木胎面板较硬可以搭配稍软的底板、以平衡中低频声音,也可以搭配较面板更硬实的地板、使声音更加清实,笔者搭配的是相对较松软的陈化梓木。龙池凤沼的位置和大小会影响槽腹空腔的频率和声音特点等,需要根据试音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位置变化不大。
特性。该槽腹结构:由于边墙和面板留厚较多,并且是整体大纳音,面板中部坚实厚重,因此所发声音会坚清、沉实;槽腹内部匀称平整,各部位过度基本都呈圆弧状、几乎没有较生硬的直角或锐角,面板整体厚薄过度平滑匀称、不存在忽厚忽薄的情况,面板周边相对较薄中部厚重、能量聚集明显,因此所发声音会纯净、圆润、古淡、匀称、韵长,对振动响应灵敏、声音灵透。整体来说,该槽腹的发音具有古淡、圆润、灵透、匀衡、清实等特点,其中以清实最为突出。
该槽腹结构,开挖和调音均相对简单,并且使用范围广,可根据琴材和对声音的特定要求调整面板的整体厚度以及各部位的留厚,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琴式。由于琴声清实的特点,大纳音槽腹结构尤其适合于仲尼式、连珠式等琴体较窄的琴式,以及要求琴声具有清实特点的琴。
编钟纳音槽腹的基本原理与大纳音槽腹一致,特别之处是该式大槽腹的三纳音结构,这种结构是依据先秦“合瓦式”双音编钟(图七)的特性原理来设计。双音编钟能发出两个音,一个在鼓部正中位置,称中鼓音;一个在鼓部旁侧位置,称侧鼓音。一个钟的两面共有两个中鼓音位和四个侧鼓音位,而中鼓音位音高相同,侧鼓音位音高也相同,击打中鼓音(频率低)和侧鼓音(频率高)发出大三度或小三度音高关系。同时,双音编钟具有双基频峰的特征;即:策动正鼓音时,侧鼓音因耦合而谐振;策动侧鼓音时,正鼓音亦谐振,几乎同时起振,同时衰减;二者越接近协和音程,双基频峰越明显、越稳定。
双音编钟体内表面存有用于调音需要的多道条形凹凸槽,凸者称作“塬”。塬两边经锉磨形成的凹槽,称作“隧”。塬与隧的长条形状因调音需要都不规则,也不光滑。塬下宽向上逐渐变窄并与钟体一起变薄,此结构设计利于钟体下击而向上起振,与古琴上动下静、腰部薄的结构原理完全相同。
特性。该槽腹结构,根据双音编钟的声学原理,采用三纳音设计,增大了面板振动响应区域的宽度,能够较好地改善整个琴体的声学特性。大、小音梁能够加强纵向上的声波传导,利于琴体的整体振动;横向上能够削除因槽腹挖深琴体变圆而导致的“嗡”声,利于散音、按音音色、音量的一致性表现。位于槽腹大纳音与大、小音梁之间和大、小音梁与边墙之间的长条凹槽处理是调声的关键所在,合适而正确的开挖宽度和深度,能够调剂琴体振动能量的均匀分配,并使琴体处于“双基频峰耦合谐振”状态,产生大三度或小三度音高,则更有利于整个琴体声音的“匀”度表现。因此该槽腹所发声音具有匀称、纯净、圆润,小弦温和,大弦沉壮等特点。
该槽腹结构相对传统槽腹而言,开挖和调音难度较大;但因设有大、小二音梁,槽腹厚度又特不容易挖过。经多琴试验软、硬木质琴材皆适合,而特别适于松软质轻琴材。琴式则适合伏羲式等宽大型琴体,也适合诸如蕉叶、混沌、正合、仲尼等中宽体琴式;不适合琴体较窄的琴式。
图七 双音编钟钟及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古琴的大纳音槽腹和编钟纳音槽腹,均经过笔者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得到众多斫友和知名斫琴家的实践与肯定。这两种槽腹的开挖和调音相对来说都不是太复杂,能较好地利用琴材和琴体结构的物理特性,表现出古淡、圆润、灵透、匀衡等传统琴声审美特征,适当调整数据可以使用于各种琴式。大纳音槽腹更突出了琴声的清实,更适合于窄体琴式或音清实的古琴;编钟槽腹突出了琴声的雄宏、圆润,更便于在宽体琴式或音雄宏的古琴。
注释:
[1]顾永杰,孙海明.简论古琴的槽腹制度[J].东方艺术,2017(第5期)
[2]顾永杰,裴建华.试析传统的琴声审美[J].当代音乐,2016(第36期)
[3]戴念祖.中国编钟的过去和现在的研究[J].中国科技史杂志,1984(第1期)
[4]郑荣达.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第4期)
[5]张怀,严珍珍,杨长春,石耀霖.用有限元法研究曾侯乙编钟双音激发过程[J].科学通报,2007(第3期)
[6]缪天瑞著.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01.p12~15
[7]戴念祖,白欣.中国音乐声学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p36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