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巧匠 厚望江都细工
——国家级传承人方学斌访谈

2019-11-11 03:16◎陈
文化产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江都金银手艺

◎陈 倩 刘 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陈倩(以下简称陈):方师傅您好,我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一名研究生,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您是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在您的努力之下,江都金银细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您的作品斩获很多荣誉,我们想对您做一个简单的访谈。先从您的学艺经历开始,您是怎么走上金银细工这条道路的?

方学斌(以下简称方):我们家算是书香门第,我的祖父喜欢写毛笔字,父亲擅长金属篆刻,母亲是剪纸艺人,家中与文化界联系较广,且常有文化界的朋友来家中走动,所以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在艺术环境中长大。

1971年国家轻工业部部署恢复发展出口首饰生产,1972年江都仙女镇街道办负责人杨铁城对当地发展有了一些想法,并开始筹备江都金属工艺厂,1973-1974年江都金属工艺厂成立。1975年我高中毕业,当年国家实行照顾政策,长子可以留在城里不下乡插队,我作为家中长子,就进入了刚成立两年的江都金属工艺厂学习技艺。

陈:当时江都金属工艺厂规模如何?

方:当时厂里规模较大,从事金银细工的工人大概有100-200人,因当地金银细工艺人主要擅长金银首饰,对外贸工艺品开拓不足,满足不了当时出口创汇订单,所以杨厂长去了上海金属工艺厂,找到了上海帮的退休老艺人。这些老艺人都是上海金银细工方面的顶级师傅,他们有擅长做金银首饰的、擅长金银摆件的、有开模具的、有专门做珐琅的、有砑光的、有镶嵌的,其中部分人因为退休而改行。杨厂长找到他们后,以较好的福利待遇,聘请这些老艺人来江都金属工艺厂传授手艺。

当时的福利待遇标准主要分为基础工资和补助,这些老师傅的退休工资是60-70元每个月,如果他们愿意前往江都金属工艺厂传授手艺,厂里会按照他们退休前的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此外每天还有一天一元钱的补助。这样一个月工作结束,会有100多元工资,是过去工资的两倍。同时工作时间也相对宽松,一天工作七个小时,上午三个半小时,下午三个半小时。因为老师傅们年龄较大,所以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厂子里会给这些师傅们带薪放假一个月,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同样带薪放假一个月。正是这样优厚的待遇、理解和尊重,让这些老艺人愿意继续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传授金银细工手艺,将技艺不断传承下去,以这种方式聘请来的老艺人共有32名。

陈:老师傅在厂里工作了多长时间?对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方:这些老师傅在江都待到了80年代末,直到90年代中期,这批老师傅中最后几位因为身体和家庭等原因,才不得不离开江都。老师傅们在江都呆了差不多20年,将自己对手艺的余热都奉献给了江都金属工艺厂。他们在厂子里工作的时候,年轻的学徒们喜欢凑上前学习,老师傅们也愿意将自己的金银细工手艺传授给徒弟们。江都金属工艺厂最辉煌的时候也是那个时候,金属工艺厂是轻工部定点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免检的。随着黄金的限制放开,产品可以转入内销,厂里的订单数量直线上升。

陈:您当时学艺经历是怎样的过程?

方:进入厂子后,金银细工生产加工是流水线操作,每个师傅擅长和负责的技术不同,我从给师傅们打下手开始,我的师傅主要有三个人,分别是沈培坤、杜方和费灿生。沈培坤,绍兴安庆人,是上海有名的“裘千宝”银楼里的师傅,尤其擅长弹錾技艺。在沈师傅的指导下,我学到了金银细工最基本的敲榔头、錾刻、搓、剪、焊等技法,学艺的三年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杜方,广东中山人,擅长绘画和文艺创新,受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尤其对中国传统纹饰很熟悉,毕业于黄埔军校,因历史原因被下放到江都扬剧团。他退休后一个月只有19元工资,日子过得很清贫。后来杜方被邀请到江都金属工艺厂,负责设计并指导老艺人按照图纸打磨金银摆件。杜方师傅曾与我合作了一件名为《浑天仪》的金银摆件(见图1,图2),杜方师傅设计平面图,我运用金银细工技法将它呈现出来。1978年这件作品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得业界人士的好评。费灿生是负责錾刻的师傅,他退休前在上海金属工艺二厂工作,其錾刻手艺炉火纯青,錾刻出的物件栩栩如生。正是有这几位师傅的联手,还有无数工人师傅的努力,厂子才在出口创汇方面创造了如此佳绩。

图1 浑天仪设计图

陈:厂子后期发展怎么样?

方:金银市场的不景气,工厂领导的频繁更换,导致金属厂最后资产抵债,工人失业,金属厂解散。和我同批次进厂的徒工们在厂子倒闭后,几乎都转业了,依靠其他行业谋生。当时政府领导指出,金属厂虽然倒闭了,但要把江都金银细工技艺保留下来。本着对金银细工的热爱,我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今后可能会用到的老厂里的部分机械工具,先后成立了“方学斌大师工作室”和“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继续我的金属工艺创作。

陈: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规模有多大?

方:研究所固定进行金银细工制作的师傅有5名,包括助理、徒弟和特殊工种的辅助师傅,这是研究所日常工作规模。如果接到了大型作品项目,我会召集附近的金银细工制作师傅,将大家聚集起来,按照各自擅长的技法,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完成作品。

陈:与全国金银细工相比,江都金银细工的特点是什么?

图2 浑天仪作品实物

方:金银细工包括金银首饰、金银佩饰、金银器皿和金银摆件,江都金银细工以金银摆件为主,当然金银首饰等也有所涉及,技艺主要包括掐丝、珐琅、镶嵌、砑光等。值得一提的是,江都金银细工如今使用的砑光技术,还是当年上海老艺人传过来的纯手工砑光。虽然现在的金银作品可以使用抛光机进行抛光,但金银摆件本身造型复杂多变,抛光机器不能对其进行全面覆盖,有误差大和损耗大的缺点。而手工砑光技术在立体和光泽度方面很有优势,同时损耗相对较少。

砑光工具(见图3)用白钢和钨钢做成,按照不同类型其工具头部有粗、钝、扁、尖之分,先用最细的砂纸打磨金银作品,再用这件工具对其砑光。砑光是考验耐心的一个过程,师傅们往往会加上皂荚水(将皂荚树上的果实,摘下后泡制成皂荚水),用以去油和润滑。

图3 砑光工具

陈:如何看待传统传承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观念?

方: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授徒,但是漫长、单一的学艺过程,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目前我有一个徒弟叫张燕,2016年她在网上看到了我的报道,因为兴趣爱好,30岁的她从西安辞职来我这里拜师学艺。我这个徒弟是个能耐下性子学习手艺的人,我会将一些金工技法示范给她看,指导她勤加练习。除此之外,我还推荐她前往厦门大学的专业培训班进行学习,希望可以为她的手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觉得在学艺期间,只要你肯付出、肯吃苦、耐住性子、沉住气,将来一定会成为有作为的人。

师徒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缘分,希望能遇到真正热爱金银细工,愿意沉下心学习的年轻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传统手艺中的传承观念在我的研究所是不存在的,徒弟欣赏你的手艺,肯定你的才华,才拜你为师,这是我的荣幸。在传承方面没必要保守,我会尽力去栽培徒弟,毕竟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已经从事金银细工四十多年了,再干十多年可能就退休了,希望在那之前将我所擅长的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陈:有人说传统工艺就应该坚持每个步骤都纯手工制作,您是怎样看待手工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方: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传统工艺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技术和科技的发展应该保持一致性。打个比方,古人的照明工具是蜡烛,现代的照明工具是电灯,时代在不断进步,这是一个道理。就拿我自己的作品《大运之舟》(见图4)来说,这件作品的底座是不锈钢板,其表面需要钻孔,如果按照纯手工理念来钻孔,不但耗时耗力,还存在着误差。现在的激光切割、打孔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相关机器的配合使用,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也不认可完全机械化,完全机械化也不是传统工艺,要保留传统工艺的核心技艺部分,如作品中的宫灯,运用了金银细工中的镶嵌、珐琅、掐丝等,配合现代的宝石,让整幅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

图4 《大运之舟》局部图

陈:近年来金银市场出现了饱和的趋势,您对于方源金属艺术研究所之后的发展将如何定位?

方:首先,我之后的工作可能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主,将金银细工的技法用在大型锻铜壁画的制作上,可以说是金银细工技艺的衍生。目前和地铁站、博物馆、酒店等机构均有合作,比如南京南站地铁站装饰壁画《虎踞龙盘》就是我创作的。铜壁画本身来说有着经济、美观、易存放的特点,所以现在一些人在选择环境艺术装饰时,会选择锻铜壁画。目前金银市场总体发展相对缓慢,用金银细工的一些原理技法来打造锻铜壁画,不仅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让金属艺术研究所生存下去。

其次,金银细工方面也会继续创作,目前以金银摆件为主,同时小件也会继续创作。之前承接的项目是“张献忠江口沉银系列考古挖掘出土物品复制”,其中出土的一些金银文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已经被压扁毁坏了,为了之后的展览更加形象生动,文物专家找到了我,让我对其中经典的金酒盅、金盏等进行复制。我很佩服祖先们在没有现代精密工具的情况下,能做出这些美轮美奂的作品,我也有兴趣对这类作品进行复刻挑战,恢复其本身的面貌,让大家更好地欣赏手艺魅力。对于未来要承接的项目,我会选择那些能够体现出技艺价值的项目,用自己有限的精力,更好地为这个社会做贡献。

刘杰:传统工艺产品“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金银细工作品上也有类似情况,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方:从前通讯不发达,信息传递滞后,但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随着信息快速传播,“趋同化”现象是在所难免的。我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拿金银细工技艺来说,上海老艺人之前是不会花丝技术的,江都本地老艺人将花丝运用到金银细工技艺中去,随着技艺的传播,上海老艺人在学习的基础上用银丝掐出花丝,甚至做出透明的珐琅。随着现代各种文物的展出,我在观赏一些文物和古壁画的同时,也会注意图式、造型、纹饰等,将它们应用到金银细工作品上。所谓的“趋同现象”我认为是技艺之间的碰撞,只要运用得当,是可以促进技艺进步,让金银细工技艺不断发展,更好传承的。

陈: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已经公布,您认为江都金银细工振兴需要哪些方面帮助?

方:江都金银细工目前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扶持:一是厂地。目前研究所所在厂地隶属于江都区仙女镇文化站,签订的租赁合同期限到期后,能否续约还是未知情况。同时因为厂地面积的限制,一些金银细工的优秀作品、作品原始手稿、老物件等只能放入储藏室,无法进行宣传和展示。

二是带徒补贴。金银细工技艺和大多数传统工艺一样,有着学艺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这使一些爱好者望而止步。如相关部门能在学徒学艺期间给予一定补贴,结合徒工给师傅打下手所得报酬,保障徒工的生存问题,使其全身心投入技艺学习中去,将会解决目前金银细工技艺的传承问题。

陈: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传播方面,未来您有什么计划?

方:宣传方面,我收到一些院校邀请,进行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宣传讲座,将技艺介绍给更多的学生,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展示方面,与江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合作,我的一些优秀作品及手稿会在相关活动上展出。此外,扬州市会定期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组织一些现场展演。通过这些渠道,让江都金银细工技艺更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国家级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传承人,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义务。

陈:您会继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吗?

方:以2018年来说,我先后参加了深圳珠宝设计年展“非遗”主题论坛和文化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我和业界的同行之间交流密切,也让我更加专业地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明确了作为一名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技术方面,这些年我积极参与相关的金工培训班,提高自己的技法,做到精益求精。未来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为江都金银细工发展尽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江都金银手艺
扬州江都区切实做好高温期间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老手艺
燃情岁月金银潭
最贵的不是手艺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東南文化』2019년제4기주요논문제요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变式教学初探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