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9-11-08 08:11雷海科李小升刘海霞龙波罗敏王璐璐赵玉兰周宏张维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血管比例肿瘤

雷海科,李小升,刘海霞,龙波,罗敏,王璐璐,赵玉兰,周宏,张维

400030 重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肿瘤医院 肿瘤防治办公室(雷海科),医务部(李小升、刘海霞、龙波、罗敏、王璐璐),发展部(赵玉兰),院长办公室(周宏、张维)

恶性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类疾病,死因调查显示这两类疾病基本排在前两位[1-3]。研究显示,这两类疾病拥有一些共同危险因素,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4-5]。抗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虽然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但治疗副作用发生率的增高致使患者死亡率上升,心血管疾病是抗肿瘤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6]。在恶性肿瘤治疗期间,近半数的肿瘤病人死于非肿瘤原因,心血管疾病是主要死因之一[7]。一方面,治疗手段及治疗方式本身伴随着潜在的心血管毒性,导致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早期筛查诊断技术的改进以及治疗手段及方式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延长,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龄人群罹患肿瘤已为常见现象,两类疾病在治疗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干扰也成为潜在的医疗问题[8]。心血管和恶性肿瘤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前两名的“杀手”,但两个学科的交叉与合作在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9]。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医院信息系统中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探讨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为恶性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设计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确诊恶性肿瘤的新发患者;②无特殊重大疾病史;③患者病历资料齐全;④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非恶性肿瘤患者;②入院前在其他医院已经确诊并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③未确定诊断离院患者;④重复住院入组的患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研究数据库已删除患者个人隐私信息。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通过医院医疗大数据信息平台系统提取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等),在院治疗(确诊时间、恶性肿瘤种类、住院治疗方式等)等相关信息。

1.2.2 资料整理 通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分类原则第十版进行分类。将患者出院诊断中主要诊断的ICD-10编码范围为C00-C97以及D00-D89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按照ICD-10编码的I码归类:即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包并发症、周围血管性疾病及卒中、血栓性疾病等9大类心血管疾病。

1.2.3 资料质控 所有病历的审核均由病案室编码员完成,编码员上岗需要持有病案编码资格证,每年定期参加继续教育。院内定期组织资格专家随机抽取编码员的部分病历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停止编码工作,保证编码数据的正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分布情况

5年一共收集新发恶性肿瘤患者11 620例,平均年龄(61.17±12.52)岁。每年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在逐渐上升,每年的恶性肿瘤疾病顺位基本一致,其中前5位恶性肿瘤分布情况:肺癌3 084例(26.54%),乳腺癌1 177例(10.13%),结直肠癌795例(6.84%),恶性淋巴瘤712例(6.13%),肝癌患者631例(5.43%),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份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分布[例数(%)]Table 1.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New Malignant Tumors in Different Years[N(%)]

2.2 不同组别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结果

本次研究数据中有4 897例患者诊断合并了本次研究的9大类心血管疾病,占42.14%,平均年龄(65.82±10.85)岁。经统计学检验,不同年份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36.691,P<0.001),其中2018年共有1 322例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占28.59%;不同年龄段患者合并心血管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18.635,P<0.001),其中大于等于66岁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最多,共计2 571例(占58.13%);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19,P<0.001),其中单纯放、化疗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相对较高;不同TNM分期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71,P<0.001),其中分期越晚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越大;不同性别、民族、婚姻状况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合并心血管疾病分布Table 2. Distribu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Different Groups

VariableWithoutcardiovasculardiseases(n=6,723)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s(n=4,897)N%N%χ2P 20183,30271.411,32228.59Age(year)1,118.635<0.001 ≤451,00185.4117114.59 46-551,99173.9970026.01 56-651,87956.361,45543.64 ≥661,85241.872,57158.13Gender3.4410.064 Male3,56857.072,68442.93 Female3,15558.772,21341.23Ethnicgroup0.0380.846 HanChinese6,45657.844,70642.16 Others26758.3019141.70Maritalstatus0.0730.788 Married6,27857.824,57942.18 Others44558.3231841.68Treatment237.519<0.001 Operation1,81764.391,00535.61 Radiotherapy22547.0725352.93 Chemotherapy76352.2669747.74 Operation+radiotherapy10859.027540.98 Operation+chemotherapy49163.4428336.56 Radiotherapy+chemotherapy1,37760.2690839.74 Operation+radiotherapy+chemotherapy76665.9239634.08 Others1,17647.881,28052.12TNMStage94.271<0.001 I88666.3744933.63 II1,32961.7082538.30 III89059.5360540.47 IV1,89452.641,70447.36

2.3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结果

本次研究数据库中前10位新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最大,占49.06%;其次是肺癌患者,有48.44%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再次是食管癌患者,有48.00%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详见表3。

表3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分布[例数(%)]Table 3.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alignanci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N(%)]

2.4 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分布结果

本次研究心血管疾病按照ICD-10编码的I码归类,主要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心包并发症、周围血管性疾病及卒中、血栓性疾病等9大类心血管疾病。数据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共有4 095例,占35.24%,比例最大,其次是合并血栓性疾病的患者,有385例,占3.31%,详见表4。

表4 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分布[例数(%)]Table 4. Distribution of Patient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N(%)]

3 讨 论

本次研究显示医院收治的新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其中收治的新发肺癌患者数量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乳腺癌、结直肠癌以及恶性淋巴瘤。这与重庆市新发恶性肿瘤登记结果基本一致[10]。不同年份结果显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绝对数量在不断上升,但是2017年以后总体率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这可能与医院在2017年开设了肿瘤心脏病学门诊,成立肿瘤心脏病学暨肿瘤心脏病多学科联合会诊,规范肿瘤心脏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及诊治,解决疑难重症肿瘤心脏病患者的临床问题,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实施精准预防和治疗等相关。

本研究显示大于等于66岁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最高。有研究数据显示老年肿瘤并发症中心血管疾病占到60%以上[11]。王薇等[12]研究发现,老年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比例大约占到67%。不同性别、民族、婚姻状况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这3类变量不是影响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化疗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高。随着肿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精准诊疗的发展,肿瘤生存期明显延长,很多恶性肿瘤患者开始以一种慢性病的模式长期生存。据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生存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大大高于恶性肿瘤疾病[13]。这可能与抗肿瘤治疗过程中会损伤器官功能,特别是心脏有关[14]。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他综合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趋势,这些治疗可增加心脏损伤的风险[15-16]。抗肿瘤治疗会引起心脏毒性,其中较为常见的表现为心力衰竭,严重时可以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特别是既往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年长患者。已有研究证明肿瘤化疗会引起冠状动脉疾病,导致患者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17]。不同分期的患者合并心血管的比例不同,分期越晚的患者,年龄可能越大,需要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所以合并心血管的比例也会越高。

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的比例不同,表3中显示结直肠癌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最大,占49.06%;其次是肺癌患者,有48.44%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癌患者合并比例最低。这主要可能与多个因素相关。首先不同恶性肿瘤患病的高发年龄不一样,治疗方式差异也较大,治疗引起心脏毒性的平均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比如甲状腺癌,常用手术和放疗治疗,而放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反应属于晚期并发症,一般在放疗10~20年后出现[18]。

数据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患者有4 095例合并了研究的9大类心血管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共有4 095例,占35.24%,比例最大,与毛国萍等[19]的研究基本一致。其原因除了与肿瘤患者本身治疗因素有关外,还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数据显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左右,本身为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同时患者本身患有恶性肿瘤疾病,心理因素也会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的热门,但也是治疗的难点所在。无论是临床预防还是治疗,两大类疾病都在很大程度上有交织和融合[20]。因此,临床上如何合理选择诊治方案,防止药物治疗引起心血管毒性均是以后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新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出院诊断中含有ICD-10编码中的疾病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本研究收集的是历史数据,尚不能证实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疾病发病时间的先后顺序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希望能在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声明:本文全部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并承诺论文中涉及的原始图片、数据资料等已按照有关规定保存,可接受核查。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文章版权:本文出版前已与全体作者签署了论文授权书等协议。

猜你喜欢
心血管比例肿瘤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人体比例知多少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北京肿瘤防治联盟(BJCA)
滚蛋吧!肿瘤君
组成比例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