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婧
国际举联于去年施行级别调整和奥运资格赛事体系改革,将实行20年的级别完全打乱,分成奥运级别和非奥级别两类。去年阿什哈巴德世锦赛上,中国举重队拿下20金23银10铜,其中总成绩金牌7枚,6人创造12项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被认为是着手较早和准备较为充分,适应级别改革速度更快的结果。
当时,很多运动员、教练员对级别改革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比较大,毕竟中国举重的个别优势级别几乎等于“被砍”。级别调整后想参加奥运会,男子最小级别56公斤级选手只能升级到61公斤级,因为55公斤级成了非奥级别。此前的男子85公斤级和女子69公斤级基本“废了”,要连升两个级别参加男子96公斤级和女子76公斤级比赛,夹在中间的男子89公斤级和女子71公斤级都是非奥级别。所以,当得知自己要增重11公斤才有机会参加东京奥运会时,里约奥运会男子85公斤级亚军得主田涛一度有了退役的打算。原先的女子69公斤级选手张旺丽去年世锦赛拿到71公斤级冠军,但体重迟迟没有达到76公斤级。为了拿到奥运积分,她今年只能以71公斤级的体重征战76公斤级比赛。
许多人不理解这种变化,为什么要升级别而不是降级别呢?因为世界顶级高水平举重选手常年按照固定级别的要求训练和比赛,体重控制和极限成绩起伏非常小。为了保证高水平训练能力,他们的体重平时都会比参赛级别要求的体重多3到5公斤,身体的肌肉比重太大,可供降体重的脂肪几乎没有,所以降级别非常困难,升级别更利于操作。但是,连升两个级别太难了,就像小学生去和中学生比赛,差距甚远。
东京奥运会,各队参赛名额从此前男子6个、女子4个削减成男子4个、女子4个,中国举重队最多只能选派8人参加8个级别的角逐。
级别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举重面临极大的困难。如果说去年世锦赛中国队取得好成绩是由于底蕴深厚、应对级别调整适应能力较快,那么一年过去了,发展举重项目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有所适应,水平有所提升。今年世锦赛前,中国举重队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结果却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女子拿到的5枚总成绩金牌,实力和成绩都无可指摘,这些级别成为明年东京奥运会参赛级别的首选。49公斤级,侯志慧、蒋惠花把比赛变成了两个中国选手之间的竞争。侯志慧总成绩211公斤,破世界纪录,蒋惠花更胜一筹,举出212公斤,将纪录写入自己名下。两人轻松包揽冠亚军。55公斤级,廖秋云以129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后,以227公斤拿下总成绩金牌。张宛琼紧随其后获得亚军,没给别的对手机会。64公斤级,奥运冠军邓薇再次一骑绝尘,5次刷新3项世界纪录,261公斤的总成绩将世界纪录提高了4公斤,那个“只要邓薇登场,冠军就与其他选手绝缘”的神话仍在继续。87公斤级,汪周雨以278公斤的成绩包揽三金,让朝鲜选手金恩珠输得心服口服。87公斤以上级,奥运冠军孟苏平携手新秀李雯雯大战俄罗斯名将卡什丽娜,李雯雯大放异彩,以186公斤和332公斤连破挺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夺得冠军。孟苏平获得季军。
男子同样是5枚总成绩金牌,创造了征战世锦赛的最佳战绩,比去年只拿到3个级别总成绩冠军有了明显提升。61公斤级李发彬抓举145公斤,总成绩318公斤,刷新两项世界纪录,战胜去年世锦赛冠军印尼选手伊拉万,把奥运最小级别的阵地重新夺回。67公斤级谌利军、冯吕栋包揽总成绩冠亚军,谌利军337公斤的总成绩距离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只差2公斤,含金量很高。比赛中,朝鲜黑马朴永居以188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展现了实力,需要引起中国队的重视。73公斤级奥运冠军石智勇仅用5把试举就打破两项世界紀录,挺举197公斤,总成绩363公斤,展现了绝对实力。81公斤级奥运冠军吕小军、新秀李大银再次上演巅峰对决,4破两项世界纪录,其中总成绩世界纪录被三次改写。35岁的吕小军以207公斤和378公斤将该级别挺举、总成绩世界纪录揽下,不老传奇再次续写。96公斤级田涛从级别改革前的94公斤级升到如今96公斤级。以往,中国选手从未取得过该级别总成绩金牌。这次比赛,虽然过程惊险,但田涛410公斤的总成绩含金量不低,为中国大级别实现突破。
中国队芭提雅世锦赛总共14个奥运级别中参赛13个,拿到10枚总成绩金牌,优势地位不降反升。
10枚奥运级别总成绩金牌,中国举重队再次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但是,在一些级别上落后的差距比去年更加明显,也有一些级别对手上升势头迅猛,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女子59公斤级是世锦赛中国选手受挫最严重的级别,中国台北名将郭婞淳、朝鲜黑马崔孝辛合力将三项世界纪录改写了5次,中国选手陈桂明从比赛中找到了差距。去年在阿什哈巴德,陈桂明还能与郭婞淳扳一扳手腕,今年世锦赛与对手在总成绩上的差距已经超过10公斤,而且被崔孝辛完成超越。在这个级别上中国选手已经落后,必须破釜沉舟迎头追赶。女子76公斤级情况大致类似,张旺丽去年世锦赛71公斤级夺冠,但一年时间里增重情况不甚理想,以71公斤级的体重征战76公斤级,未能战胜朝鲜名将林贞心,不过,总成绩差距只有5公斤,仍有努力追赶的希望。男子109公斤级,杨哲以197公斤打破抓举世界纪录,但随后白俄罗斯老将阿拉姆诺夫、去年世锦赛冠军亚美尼亚选手马丁罗斯扬先后打破纪录,最终杨哲获得总成绩铜牌,与马丁罗斯扬的差距仍然较大。在中国队唯一没有参赛的奥运级别男子109公斤以上级比赛中,格鲁吉亚名将拉沙·塔拉哈德兹夺冠成绩达到了惊人的484公斤,目前国内选手的成绩与之差距非常大。
即便是拿到总成绩金牌的级别,强劲的对手跃跃欲试,中国队必须居安思危。男子67公斤级打破挺举世界纪录的朝鲜选手朴永居、打破世界青年纪录的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埃尔加舍夫,进步速度都很快。男子96公斤级卡塔尔选手伊尔巴克同样进步神速,总成绩从去年世锦赛的388公斤一下子提升到了402公斤。女子87公斤以上级俄罗斯名将卡什丽娜因为伤病影响发挥,今年欧锦赛上还举起过331公斤,李雯雯这次世锦赛打破的世界纪录正是卡什丽娜保持的。俄罗斯队虽然受到国际举联处罚,东京奥运会参赛名额被限制为男女各一人,但全力保障卡什丽娜的恢复和参赛是毫无疑问的。
今年世锦赛的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中国举重队管理打基础、训练升实力、比赛出成绩、团队做保障的做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竞技体育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中国举重队取得佳绩的重要基础是科学训练。这个奥运周期,队伍将训练科学化真正落到实处。国家队训练馆几乎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训练器材和设备,助力运动员的训练、治疗和恢复。队伍在体能和康复训练的理念上也大大转变。过去很多人认为举重本身就是体能,不太重视体能训练。现在全队都改变了陈旧落后的理念,更加注重肌肉、平衡、核心力量、康复治疗等环节,科学训练成为取得成绩的重要支撑点。队伍对世锦赛、奥运会比赛规律的把握越来越清晰,赛前全队把过去在大赛中犯过的错误通过视频和数据收集逐一分析研究,集中讨论了至少7次,将开把、加重、指挥的所有细节一一落实。全队还非常重视以成功率来保证成绩的取得,改变了过去一些开把重量要得很高、“赌博式开把”导致未战先败的现象,要求队员必须保证至少4把试举成功。
但是,世锦赛无论在参赛压力、比赛难度、环境舒适度、临场突发情况等方面都与奥运会无法相提并论。世锦赛取得佳绩不等同于征战东京奥运会能轻松取胜,任何选手都不能说有绝对把握可以实现奥运夺金精准命中。中国举重队在总结会中提出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全面做好奥运备战的要求,不要在赞扬声中迷失自己。奥运常有奇兵冲出,绝不能低估对手的实力和进步速度。
东京奥运周期国际举联改革了奥运资格赛事体系,各队奥运参赛名额从此前男子6个、女子4个削减成男子4个、女子4个,中国举重队最多只能选派8人参加8个级别的角逐,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减法”是从世锦赛男、女各5个夺冠的级别中各选4个参赛,“加法”是最终入选的8人必须持续提升实力,增加奥运夺金精准命中率。
打赢东京奥运会之战,中国举重队还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