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敏,周 杰
(1.扬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2.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进入个性多元化的时代。服装作为人类自我表达的一个载体,对于性别的表述一直有较为明显的区分,着装中性、性别模糊是20世纪之后的时尚界经常用的流行话语。“无性别服装”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二元模式,用一种性别模糊吸引着大批生活中洒脱独立有个性的消费者,其功能性和情怀越发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对于市场而言,相同款式的男女装不仅在设计上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引领了一种时尚潮流[1],因此,“无性别服装”在多元化服装市场中正逐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毛纺面料具有柔软、弹性优良、染色丰富的特性,作为服装的高档面料,本身对于表达“无性别”概念并无特别意义。本文以“无性别”设计风格的服装为切入点,结合毛纺面料的风格特征,为毛纺面料的多元化应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在经济急速发展的新时代,人们对服装的追求已不局限于保护人体免受外界伤害,还有通过服装来表达自我的一种精神追求,或者是表达一种气质、一种信仰。纵观近现代女性服装的发展历史,就是“由繁入简”的过程[2]。男女之间的地位日趋平衡,各行各业中关于性别的局限也越来越少。通过服装来表现性别差异的思想已经改变,人们对服装穿着有了新的追求、新的审美,男装女装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性别模糊的出现则是对于两性审美的一种“中和现象”,处于两性之间但又不独属于一方,更可以说是两性共同审美的结果[3]。“无性别服装”是现代服装多元化中具有极强适应性的一个门类,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济基础的群体,它是社会思想开放的产物,更是诉说着穿着者自在满足的生活状态,穿着舒适的同时享受轻松快乐、简单舒适的生活方式。
“无性别”的服装风格英文是“unisex”。“无性别”的概念是一个人并不认为自己没有性别,而是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界限模糊。“无性别化趋向服装”指女装和男装在外观上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4]。其在传统二元的男装女装上找寻廓形、色彩、结构、面料等设计的共同点,将带有传统观念的男女服装代表元素相互转化,互相通融,去除服装本身所带有的性别特征。而中性化服装是指服装带有异性服装的特质,但是保留性别区分的服装。所以“无性别服装”不同于中性化服装,可以理解为女生会选择宽松简洁的男式服装,也可以理解为男生接受彩色、夸张的刺绣等女性元素的服装,总之“无性别服装”试图打破服装划分男装女装的界限,设计出男女都适用的服装。
面料是影响“无性别服装”调性的重要支撑因素,“无性别服装”主要采用能够表现出流畅、简洁线条的面料,既能够展现简洁的廓形,又能够制造细致而丰富的肌理,满足“无性别服装”简洁大方的同时又制造时尚感。面料肌理塑造是品质和创新的表现,“无性别服装”通过面料再创造,如运用透明和镂空面料等柔化处理男性线条,通过拼接、刺绣、印花、抽丝、折叠等方法丰富服装质感,增添服装的个性。“无性别服装”中简洁硬挺面料的运用见图1,肌理面料的运用见图2。
在大众消费品中占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毛纺类产品,根据纺织加工工艺分为2大类,一类是机织呢面材质,一类是针织纱线材质,由于机织和针织不同的织造和编织工艺,产生的面料风格众多,其厚薄、外观、色泽、手感等千差万别。常用的毛纺类面料成分有羊毛、山羊绒、牦牛毛、兔毛等,受价格与消费者接受度影响,以羊毛成分居多。
呢面类产品无论是粗纺织物还是精纺织物,都具有羊毛滑糯的手感,优质的弹性,均属于高档面料。大部分毛织物不易起皱变形,裁剪过程采用熨斗做推、归、拔、烫等工艺处理,可使原来平面的裁片变成符合身体体型的造型,并结合服装结构,使得设计更具简洁与合体性,产生的造型饱满而富有功能性。目前市场上70%的毛织物都用于制作正式场合穿着的正装,如合体套装[5]。
近几年,针织毛衫类产品常见款式分为套头类、开衫类、直筒连衣裙、茧型外衣等,其中纱线参数的变化对毛衫面料的肌理影响非常大。花式纱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渐变纱线、圈圈纱、拉绒、包芯纱等为针织衫提供了创意外观的无限可能[6]。不同纱线的毛绒外观特征及绚烂的色彩赋予了各类毛衫不同的美学语言。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无性别服装”系列,如国潮品牌UMAMIISM服装产品结合当下流行的街头工装服,追求酷帅与舒适而模糊了性别,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国内成功的“无性别服装”品牌目前较少,营销模式多是在波段产品中投放一个单独“无性别”门类或系列[7],款式多为简单舒适的衬衫、短裤、卫衣等休闲类设计,迎合年轻受众群体的喜好。Zara的“无性别”门类服装见图3。这种风格特色的服装面料主要成分多为棉或聚酯纤维,羊毛产品优势并不明显,只占系列产品的5%~10%,因为棉及化纤产品易于生产制作,且投资成本不高。但是随着消费群体的广泛化,消费者愈发重视服装的文化内涵,同时中高端消费人群对于服装舒适性,个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面料选择必然会由棉质面料向中高档羊毛面料转变,使“无性别”设计的服装产品种类更丰富。
图3 Zara的“无性别”门类服装
“无性别服装”设计时忽略了男女生理结构差异,着重关注服装整体外形轮廓的设计。其廓形男女通用,采用简单、轻松的廓形,去掉夸张的肩垫和胸衬,改变传统男性刚强伟岸的宽阔雄壮形象,Münn 2018汉城秋季发布会服装见图4。该类服装简约而宽大的外轮廓线,改变了女性服装长期以来收腰修身的形象,展示女性独立、活力的神采形象。The Row 2018早秋系列服装见图5。
“无性别服装”适用于“我喜欢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的穿衣理念,因为衣服本身就是用来让自己更好看、更个性化及时尚化,如果只是防寒或者遮羞是不需要服装设计的。廓形方面多为宽松舒适的H、O形,在很多女装流行资讯中,会看到各种被称为“男朋友衬衫/大衣”“男朋友毛衣”的女款服装,宽宽大大犹如男朋友温暖怀抱的设计理念使这类服装拥有一大批时尚拥趸者,而这类廓形设计在针织产品和毛呢类产品中运用具有可操作性。近年,市场上落肩款茧型毛衣、大衣的穿着现象,以及“人在衣中晃,越晃越时尚”的流行语言就是很好的佐证。
不同毛纺面料制成的服装风格千差万别,其中消费者的视觉和心理反应主要由色彩效果、外观质量等多因素影响[8]。在“无性别服装”色彩应用中,主要选用无彩色或者无性别趋向的自然舒适的颜色,“无性别”色彩撇去传统服装中代表女性的高饱和粉红色,及代表男性的纯蓝黑色色彩认知,采用以简约的黑、白、灰、蓝、褐色等为主,能给人带来舒适自然感受的蓝色、绿色、土地色系等为辅,综合体现出含蓄、深沉、抽象、个性等男女都适用的自然舒适的色彩色系,这些色彩可以通过将纯毛纱线染色后织成面料来表观,其丰满的毛羽质感结合柔和的光泽反射效果,可使上述色系效果在男女不同性别的穿着体验中更加和谐,特别是牦牛绒本身自带中灰黑中性光泽,价格比山羊绒便宜,手感保暖度优于其他毛类,特别适合作为“无性别服装”的开发原料。此外,为了增添“无性别服装”的时尚感和个性化,也会运用各种带有光感的金属色或者当季流行色去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无性别服装”应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个性的品牌风格,以使顾客了解品牌的设计理念,喜爱和接受“无性别”传达的随性、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提高对产品的认可度,男装、女装不再是消费人群的固定划分。加拿大设计师Richard Chai在2004年成立了Rad By Rad Hourani品牌服装,他擅长用轻松随意的外轮廓改变男女衣橱,Rad By Rad Hourani 2012秋季发布会时装秀见图6,其中男装与女装在廓形、面料、色彩上不再有明显的差别,着重于整体的轮廓造型和合体的结构比例,细节上追求品质,消费主体非常稳定[9-10]。
图6 Rad by Rad Hourani 2012秋冬时装秀
2017年2月份的米兰秋冬时装周上,Gucci2017秋冬系列秀场上男模和女模同台走秀,大胆创新地打破了男装女装的界限。
以上案例表明“无性别服装”设计的对象需求越来越高端,而毛纺面料中,呢料的挺括特征非常契合“无性别”设计要素,既能体现女性的干练硬朗又能体现男装的高级感,同时毛纺面料都具备的柔软丰富的毛羽特性为制作大廓形类产品提供了舒适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羊毛面料优越的延展性非常适合与其他类型面料进行综合使用,使得服装产品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及优良的性价比,毛/棉混纺或毛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织物经常被使用,这些混纺面料兼具传统羊毛面料舒适性和特殊的光泽肌理,更适合用于装饰性肌理效果的点缀,便于制造出肌理和各种层次感效果。毛纺类服装产品不再拘泥于基础保暖及正装穿着的着装需求,当代服装审美文化背后的推动力来源于现代科技的发展[11],“无性别”风格的设计趋势为毛纺面料的运用开辟了新用途。
多元化的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由于男女在社会的分工差异不再明显, “无性别”风格的时装以其舒适随性,展现刚柔并济个性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无性别服装”使用毛纺面料,对其染整工艺,织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性色调、宽大而舒适的服装版型特征对于毛纺面料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