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与智慧的一体化发展何以可能

2019-11-06 06:41李新生
人民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二中道德智慧

李新生

一个好习惯、一个好品质会生成智慧,继而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

好教育、好学校从哪里来?归根结底来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对于中学生来说,一个好习惯、一个好品质会生成智慧,继而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近20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历城二中”)从中学生行为习惯、道德人格教育入手,在坚守教育规律中创新教育范式,办学质量迅速提升,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过程观、质量观、发展观逐步建立并得到实践验证。

一、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逻辑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这一论断,其实揭示了一个人的行为与结果的一体化塑造过程:一个人现在在做什么样的事,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表现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勤学有志的学生,他就是在用勤学有志表现自己的生命,他的将来就会因勤学有志而“开花结果”。如此看来,道德与智慧不是一个二分法的教育逻辑,而是相互促进的教育过程,而道德作为学校教育从行为到本质的关注核心,具有教育发生的先导性价值。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传统里,强调的是“道德为先”,同时也隐含着丰富的“从道德到智慧”的规律探寻。

《中庸》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是一种倒推的逻辑:“修身”一事,是从天道、人道、孝道化解而来,没有更高远的境界,单纯的行动是没有好的结果的。一个人的学习、修身、成长,何尝不是建立在道德情怀的前提之下。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年轻人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面敬爱兄长,做人言行谨慎又讲信用,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还有余力,就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立德为先”,这何尝不是孔子作为一名教师的为教根基呢?

“从道德到智慧”的学习,做幸福的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学习本身的快乐,这是历城二中的教育逻辑,也是学生的成长之道。

二、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实践

在历城二中,“能看得到”的是学生行为习惯好、学业质量高“,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学生道德品质好、综合素质高。学生成长是从好习惯开始的,然后生成好品质,进而打开人生成长的一扇扇大门。于是,“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逻辑一直坚持下来,好品质是教育的第一标准。放弃道德品质的管理抓成绩、

抓特色,那是舍本逐末,最终结果是一无所得。近20年的坚守,历城二中塑造了“人生在勤,志达天下”的学校文化,师生的良好行为表现成为一种常态。“勤志文化”始于学生的道德塑造。

一是转化为学生入校的必修课。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并不急于安排上课学习,而是把重点放在抓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上,其中的“勤文化”教育更是必修课。一方面,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与每个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帮助他们制定学习发展规划。这种发展性谈话还将在以后的每个月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军训和各种活动消除学生身上的娇气,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日常行为反反复复强化和提醒,让学生进入学校便逐渐自律起来。

二是转化为学生自觉的约定。学生每天都要坚持跑步3000米,以此培养持久、稳定、顽强的意志品质;仪容仪表做到整洁、规范并统一穿校服,旨在借此消除学生的攀比心理,使学生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格作息时间,中午必须午休一个小时;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任何学生无一例外;学习过程聚精会神,今天的任务不拖到明天……

我们认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管的是行为和习惯,而不是要限制学生的思想,目的在于通过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并不矛盾。

三是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学校校园、教学楼已经老旧,并且地处郊区,周围环境并不好,但是一走进校门就会发现,校园地面一尘不染,像刚刚打扫过一样,偶尔的废纸、落叶也会很快被路过的人随手捡起放进垃圾箱……从校长到师生,无一例外;学生着装大方得体,举止文明有礼,路上偶遇,一声声自然而又亲切的“老师好”,传递着孩子们的善意与自信;学生宿舍干净整洁,一个个“豆腐块儿”让人恍如步入军营;晨间和午间,学生从起床到整理完毕赶往教学楼,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且其间整个宿舍楼除了脚步声,几乎听不到一点嘈杂声;餐厅內,几千名学生同时就餐,安静有序,餐后桌面、地面依然整洁……

四是转化为学生群体的“正向偏好”。道德成长带来的是学生群体的积极主动、整体自觉。学生爱上学习之后,学习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内在的需求。集体生活是有着“集体偏好”的:“正向偏好”会让人自正“,错误偏好”会让人走向道德的对立面。历城二中形成了“勤奋好学”“志向高远”的整体校风、班风、学风,勤奋学习、追求进步成为一种常态。学生研究学习,教师研究教学,学习在学校每一个角落发生,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将家长期望、学校教育、社会诉求转化为个体的自适应力。

五是让学生在懂得感恩中获得成长的归属感。

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和道德体验,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团队中找到心理归属感,能够从中获得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学校的“成人礼”仪式上,学生“话感恩,忆成长;向未来,勇担当”,成为最有仪式感的活动。在冠礼环节,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加冠,寄予期望,赋予力量,孩子拥抱父母,鞠躬拜谢,感恩父母养育。教师和家长会向孩子们赠送《宪法》、佩戴纪念章,这是一份深深的期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以“成人礼”等为代表的学校教育活动,为学生道德归属提供了成长空间。

还有更多的坚持,是对规律的敬畏,历城二中一直坚持“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坚守教育的底线,按教育教学规律办学”,不会因为外界不理解或质疑而动摇或放弃;学校坚守“为每一位师生搭建发展阶梯”的办学理念,走出了高质量、有特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自己教育园地里生长出的“勤志教育”是20年坚守与创新发展的自然结晶,也是“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过程结晶。

三、从道德到智慧的教育策略

不仅仅是中国教育文化,西方学者马斯洛也说人的创造性充其量是自我实现者人格的“副产品”。那么,怎样塑造学生的品质和人格呢?历城二中坚持了“三步走”策略。

第一,学校道德风范是校长示范出来的,是校长在坚守与信任中带领出来的。好校长是给自己立标准,然后自己做到,教师和员工就能做到,学生就能做到,这也是一个教育管理中的道德逻辑。从弯腰捡起一片纸屑,到一天到晚的整体工作,校长事事、时时作出示范,每一件事走在前面、忙在前面。学校里的前勤、后勤事务,校长熟悉每一个人的才能个性,熟悉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熟悉每一个角落的教育价值。有人说我是善于挑毛病、专门挑毛病的校长,但问题意识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这本质上是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具备这种意识。

校长也是一个普通人,如果不能成为精神上的先知先觉者,就一定要成为行动上的先知先觉者。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思考、发现更多的问题、寻找更多的办法,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职责。一个领导者要有比他人更多的忧患意识,有更多的先知先觉,才能保障在发展与创新中的争取主动、行动自信。

第二,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面镜子,映射学校的核心价值,展现的是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100多位班主任,不仅是优秀教师,更是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示范者、引领者,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先做到。比如国歌响起的时候,教师先起立肃立,久而久之成为学校的道德风景。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为什么呢?关键在于人们有没有慎终如始的坚持,其实历城二中就是把自己认准的事情做了出来、坚持下来。每所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也都会有自己认可的事情,但如果只是大张旗鼓地短期做、偶尔做,无非是摆摆架子、造造势而已,教育最怕的就是“朝三暮四”“追赶时尚”。

我们把自己提出来的事情件件落实好,“说出一句话,夯实一个点,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一次接一次落实、自评、反思,再落实、再自评、再反思”。学校有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是不是坚守信念,“勤志”成为历城二中的风气,不仅仅是写在墙上、说在口头上、记在心上、做在行动上,更重要的是学校坚持不懈地将其发扬光大。学校的“言行一致”与教师的“言行一致”,最终转化成了学生的“言行一致”。

第三,从起初的无序到被动的他律再到主动的自律,乃至“浑然不觉”遵规守矩自律,构成了学生德育基本過程。学生入校之前,先去理发,先把手机放到家里,就想到把学习当作最重要的兴趣爱好;在学校里,学生能做到的就让学生去做,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朱小蔓教授认为,道德活动与其他活动,如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具有不同的外在客观尺度,它是人将自己与外部关系的合理性要求反求诸己,在内心建立的一个评价尺度。

学生的道德感形成,外力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内在体验是关键。因此,德育并不需要总是提新口号,更需要持之以恒的磨炼、日复一日的坚守,“厚德、励志、博学、成才”为学校的德育活动主题,从3月到12月,每月有一个小主题,形成常规。常规就是文化,常规就是特色,于是自主发展就变成了一种常态性的可能。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任国平

猜你喜欢
二中道德智慧
跟踪导练(五)(2)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道德
霍邱县教师书画作品选登
高中计算机学习中的数列求解办法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