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臻卓
化隆是我难忘的故乡。2000年3月至2012年8月,我先后在化隆县的黑城(现牙什尕)、群科、阿什努、扎巴等4个乡镇从事教育工作12年半,其间当过教师、主任和校长。在化隆,有我的学生、同事和朋友。12年半的工作和生活,使我对化隆县有所了解、有点感情,因而也难以忘怀。
先秦时,化隆县为羌人牧地。西汉时,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因境内有“挖隆沟”(藏语,意为黄牛沟。今扎巴镇挖隆沟村),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石城县为化隆县。此为化隆县名之始。
现在,化隆县有回、汉、藏、撒拉等四大世居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1955年成立了回族自治县。但是,最早的土著居民应该是古羌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羌人与外来的吐蕃人、吐谷浑人相互融合、相互同化,逐渐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民族共同体———化隆藏族。最典型的是塔加乡塔加村、白家集村和尕洞村,三个古村落的藏族群众自称是一千多年前吐蕃军队的后裔。当年,先祖阿米仁青加作为吐蕃大将,带着军队,赶着500峰骆驼,绕道今新疆地区,来到塔加地区驻守,与当地的古羌人、吐谷浑人通婚,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藏族、藏语和藏文化对化隆的影响是久远、广泛和深刻的。不仅现在有东部的金源、塔加和西部的查甫、雄先等4个藏族乡,占全县乡镇的近四分之一,而且化隆汉语、撒拉语中有很多藏语词汇;汉族很多习俗中有藏族习俗的影子;有很多以汉族、回族为主的乡镇和村庄的名字仍然保留着藏语的痕迹:“昂思多”,意思是“河谷上游”;“牙什尕”,意思是“上方”;“查甫”,意思是“咸水泉脑”;“沙連堡”,意思是“潮湿的地方”;“德恒隆”,意思是“老虎沟”;“石大仓”,意思是“老虎洞”;“加合”,原为“加霍尔”,意思是“汉族、土族(杂居地)”;“初麻”,原为“曲买尔”,意思是“红色的水”;“塔加”,意思是“百马”,就是马多的地方;“拉曲滩”,藏语+汉语,意思是“(山)坡(流下来的)水(而形成的)滩”;“贡巴湾”,藏语+汉语,意思是“寺院湾”。
公元102年,汉护羌校尉侯霸在甘都镇一带开始屯田,筑邯川城。“甘都”,藏语意为“三岔河口”,地处黄河谷地,海拔低、光热条件好,在拉水(合群河)的灌溉滋润下,五谷丰登,一直都是化隆县的粮仓和果园。物阜民安,人才辈出。最著名的,当属师从顾颉刚大师的原青海民族学院教授李文实。民国初年,马步芳曾在化隆当过团长,熟知甘都的自然条件。当上青海省主席后,马步芳就在甘都修建鸳鸯蝴蝶楼,作为行宫。1952年,人民政府在马步芳行宫开办了青海省甘都初级师范学校,招收化隆、循化和同仁三县学生,后改为甘都中学,1983年更名为化隆县第二中学,21世纪初被省教育厅评为“花园式学校”。县农业局技术员曾在甘都镇试种大米成功;在黄河里网箱养鱼成功。甘都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小江南”。甘都镇大部分群众通晓汉藏或汉撒两种语言,唐寺岗村人人通晓汉、藏、撒拉三种语言,令人惊奇。
公元335年,前凉王张骏在置湟河郡,筑湟河城,今群科镇日兰古城。当年,我在化隆四中任教师时,应学生家长之邀,曾去过日兰村,看过古城遗址。藏族群众种植的小型西瓜,特别甜美,人称“日兰瓜”。每每看到日兰瓜,就会联想到1600多年前的湟河城,联想到同在黄河边的兰州“白兰瓜”。“日兰瓜”“白兰瓜”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日兰瓜属于西瓜系列,而白兰瓜却属于香瓜系列,形状、颜色和口味大不相同。
公元502年,北魏置石城县,治今群科古城。公元619年,唐朝改浇河郡为廓州,治今群科古城。“群科”,藏语意为(黄河)水回旋(处)。古城,位于黄河北岸的群科盆地,史称石城、廓州城、金刚城,曾两度作为治所,历时几百年。古城早已不存,但古城名称尚在,原来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一个商铺林立的集镇———群科镇。这里气候温暖、土地平坦,盛产粮食、瓜果、蔬菜,素有“粮仓”和“瓜果之乡”的美誉。当年,群科园艺场的苹果,供不应求,没有县长的批条,是很难买到的。群科镇人民政府和化隆县第四中学坐落在群科古城中心。2001年9月至2005年2月,我在化隆四中工作了3年半。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说藏语的回族。学生家长说,他们的祖先原是化隆卡力岗山上信仰喇嘛教的藏族;200多年前(清乾隆二十一年),因遭受先旱后涝的大灾,在来自甘肃临夏的伊斯兰教大阿訇马来迟的救济、斗法、施法和教化下,卡力岗山上阿什努、沙连堡和德恒隆三乡十八部藏族中部分僧众集体皈依了伊斯兰教;一百多年前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群众从卡力岗山头搬迁到旱涝保丰收的群科水地川。我在四中工作时,时任校长冶成祥就是本地木哈村人,也是属于说藏语的回族。冶校长说,群科是个风水宝地,我们的祖先搬下来了,连县委县政府也想搬下来。1959年9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迁往群科古城;1960年4月动工基建;因经济调整,基建工程1960年底下马,搬迁之事随之搁置,却给四中留下了四五座建筑比较特别的房子。其中,两座装着玻璃窗、铺着木地板的宽敞的砖瓦房就是准备做县委书记和县长办公室用的,现在早已变成普通教师的宿舍。虽然风光不再,但是风韵犹在。
黑城,原为黑城子,又名肤公城,原址在城车村,不知建于何年,得名可能与唐朝黑脸大将尉迟敬德有关。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青海循化、甘肃岷州、甘肃洮州等地民众以黑城子为据点与官府对抗。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十月初六夜,陕甘总督琦善带兵包围并炮轰黑城子,城破被毁。100年后(公元1950年),沿旧制设黑城乡。全乡不到2万人,绝大部分是回族群众,也有少部分的藏族群众。其实,在全国范围内,名为“黑城”的地方很多。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的西夏国古都黑城,但城池早已被流沙吞没,空有虚名。2000年3月至2001年9月,我在黑城乡中心学校工作了1年半。在吉林省白城市工作的表哥开玩笑说:“弟兄俩一黑一白,黑白分明”。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扎巴、黑城2乡,将黑城乡的北部12个村和扎巴乡合并设立扎巴镇;撤销牙什尕乡,与黑城乡的南部6个村合并设立牙什尕镇。黑城乡因此被一分为二,名称也不复存在。
“扎巴”,原为“扎什巴”,藏语意思是“(山)根”,是循化、黄南和甘肃临夏去往西宁的必经之地,也是化隆东部去往西宁的第一个驿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陕甘总督刘于义筑“扎巴城”,驻军200名。自此成为化隆西部的军事、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民国24年(1935年)设扎巴镇,民国36年(1947年)改为扎巴乡,2001年又改为扎巴镇,镇政府由上扎巴村迁至阿岱集镇。1959年8月在扎巴卫生院内,创办了扎巴中学,1983年更名为化隆县第三中学,成为化隆西部地区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县属完全中学。2002年随镇政府迁至阿岱集镇。2009年3月我调至三中工作,着手筹备“成立五十年校庆”工作。我专门为校庆创作了一副对联:三次选址两度搬迁,临平路边展雄姿;五旬历史四十辉煌,青沙山下育桃李。高度概括了化隆三中的风雨历史和教育成就。可惜,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习,错过了9月28日举行的校庆典礼。受国家教育部派遣,2010年10月我赴英国东伦敦大学培训。2012年8月,我调到中共海东地委(现海东市委)宣传部。从此,离开了离开了奋战了20多年的校园,离开了工作了十几年的化隆县,离开了在化隆县的学生、同事和朋友。
1744年,清政府置巴燕戎格抚番厅,治今巴燕镇。“巴燕”古称“拔延”,因境内有拔延山(今马阴山)而得名。“巴燕”,藏语意为“右旋莲花”。远望县城,似一巨型莲花之心,故名巴燕戎格城(意为右旋莲花城)。自此,巴燕镇成为化隆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历时270余年。巴燕镇几乎位于化隆县地理中心,是化隆六大鎮中海拔最高的。从平安到化隆一路上坡,从化隆到循化一路下坡,往往会遇到两头的平安和循化下雨,而中间的化隆(巴燕镇)下雪的现象,让外地人惊讶不已。据说,某年春季,从国家林业部来青海林业厅挂职的一个领导,去循化调研。到了循化,就给省林业厅打电话,要求派技术员到化隆调查树木枯死的原因。技术员到了化隆(巴燕镇),明白了原因:低海拔的平安和循化树木发芽早,而高海拔的化隆(巴燕镇)树木发芽晚。北京来的挂职干部,不了解情况,看到平安和循化树木发芽,而化隆(巴燕镇)的树木却光秃秃的,就认为化隆(巴燕镇)的树木枯死了。结果是虚惊一场,留下了一段“佳话”。寒冷缺氧(海拔高度2813米)、交通不便(东南通道为险峻的拉水峡)和水源匮乏(人畜饮水难以保证)极大地制约了巴燕镇的繁荣发展。
2006年在化隆县境内西南黄河北岸的群科镇滩心村启动“群科新区”建设。新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背靠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面对李家峡库区水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顺畅通达,途经群科新区的西宁至成都的铁路也正在建设之中。定位为西部生态型、休闲型的田园城镇;黄河上游经济带上的经济重镇;青海东南部地区物流与商贸中心;最佳人居的和谐城镇。按照青海省最适宜人口居住的城镇建设目标,未来5年到10年,群科新区必将成为黄河上游经济发展带上的一颗明珠,集特色地域文化和休闲品位于一体,将展现出生态型田园新城的独特魅力。
化隆有三张名片:一张是“化隆拉面”,一张是“化隆徒步”,一张是《荒原春》。
化隆县人口最多的是回族,而回族和撒拉族传统的清真食品美名远扬。特别是“化隆拉面”,遍布世界10多个国家和中国近300个大中型城市的近15000家“化隆牛肉拉面”馆,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收入60多亿元、利润近20亿元,被国家评为“最佳劳务品牌”。目前,“化隆牛肉拉面”成为化隆县最响亮的一张名片。2015年我带记者去化隆哇家滩采访一位在黄河里网箱养鱼的老板。他给我们讲述了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他家原来在卡力岗山头。因为气候变化,卡力岗山十年久旱,生存艰难,爷爷年轻时跟着村子一些年轻人,把家搬到山下黄河边的砂石滩上,开荒种地、引水灌溉,有吃有喝。后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口粮难以保障,父亲年轻时跟着年轻人偷偷造枪贩枪,最后锒铛入狱。因生活所迫,他自己年轻时,跟着年轻人到拉面馆当跑堂、当面匠,后来到内地开饭馆、当老板;有钱以后,想念家乡,想念穷亲戚、穷邻居,就回乡二次创业、反哺家乡,在黄河里搞网箱养殖、冷水鱼加工,吸纳乡亲20余人就业,在家门口挣钱,老人、孩子、牛羊和庄稼都得到了照看。听着这样的故事,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打算写成小说、改编成剧本,可惜时间不足、才能有限,未能付诸实施。我正在找小说家合作,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那位农民老板的愿望。
2016年3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询问青海拉面的由来、与兰州拉面的区别。为此,我写了一篇时事评论《青海拉面:出于“青”且胜于“兰”》刊登在《海东时报》《青海日报》和《党的生活》上。主要内容是: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拉面,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拉面。可以证明拉面“出于‘青”。真正要做到“胜于‘兰”,还需要花大气力,形成明显区别于兰州拉面的“青海味道”,打造“青海拉面”特色品牌。首先,要从味道入手,更具青海味道。其次,要提高技艺,做到色香味型俱佳。三要丰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青海喇家拉面4000余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展示青海高原传统农业文化、草原牧业文化和青海穆斯林清真饮食文化,丰富青海拉面文化内涵。四要增强品牌意识。要像化隆县政府一样,注册“化隆牛肉拉面”商标,并投入资金,开展店面形象、店员服务、经营模式、使用招牌“四统一活动”,打出“化隆拉面”品牌。但是,打出品牌不等于打响品牌。打响品牌,任重而道远。借着青海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东风,政府出资建设若干个拉面培训、职介服务、菜品研发、辅料研制、牛羊肉保鲜、冷藏和深加工配送基地,培训来自包括化隆、循化、民和、大通、门源等地的穆斯林群众,壮大“青海拉面”队伍,打响“青海拉面”品牌,扩大劳务输出,加快脱贫步伐,使青海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化隆县北部的马阴山,古称拔延山,终年积雪,别名“雪岭”,为化隆、乐都之界。北瞰乐都全境,南观化隆群山。上有湫池,雨盈旱涸;春夏之际,日丽风静,碧天如洗;山顶银光耀目,山下青草茵茵,菜花敷金,牛羊成群。隋大业五年(公元610年),隋炀帝亲帅40万大军,西征吐谷浑,五月围猎于拔延山(马阴山),炫耀武力,震慑吐谷浑、吐蕃和西域各国。
金源乡科巴村南面的小积石山上,有个叫旦斗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历藏王朗达玛的灭佛运动之后,西藏地区佛教灭亡,而以喇钦·贡巴热赛为主导的旦斗寺却兴旺发达。公元10世纪初,藏传佛教从丹斗寺开始向西藏传播,藏传佛教进入“后弘期”。旦斗寺成为藏传佛教复兴的发源地,在藏区和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尖措曾经到丹斗寺朝拜,并闭关修行。
查甫乡南部有座山,形势如大鹏展翅,起名“夏琼”,藏语意为“大鹏”。山上的藏传佛教寺院,因山得名,曰“夏琼寺”。夏琼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少年时期学习佛经的地方。夏琼寺管理严格、学习风气浓厚,不但培养出了大师宗喀巴,而且还培养出了很多经师。如七世、八世达赖,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活佛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净寺”,并敕赐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可见夏琼寺当时巨大的影响和崇高的地位。
“天下黄河青海清”。黄河在化隆县境内有168公里,流经化隆县南部的牙什尕、群科、甘都等8个乡镇,清澈如蓝,水量充沛,水流湍急,河道窄深,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已建和规划修建的水电站中,化隆县境内有7座。由于黄河在化隆的特殊地理位置,赋予了这片土地特殊的地域风情、美丽的山水画卷、神奇的民俗民风。李家峡、公伯峡等水库,高峡平湖,风光宜人;水质优良,网箱养殖已成规模。高原冷水养殖的金鳟鱼、虹鳟鱼和三文鱼远销京沪等地。李家峡北岸生态园占地面积5600余亩,造林2700亩。东临“佛教圣地夏琼寺”,南依李家峡水电站,乘船可游览风景优美的“松巴峡”和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园内还有“乌龟山平湖”“如来佛看景”“大坝风光”“昆仑仙菊基地”等诸多景点。
近年来,化隆县打造以雄先缸山、塔加林场、马阴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以夏琼寺、旦斗寺、阿河滩清真寺为代表的寺院文化旅游,以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黄河古城、马步芳公馆为代表的人类古文化旅游,以李家峡、公伯峡为代表的黄河风情旅游等五大品牌,开发10条户外精品徒步旅游线路,全力打造“山水化隆·户外仙踪”旅游名片,主动融入环中国夏都西宁旅游圈。
2015年6月13日,在塔加乡马兰花滩主办了“漫步马兰花滩·探秘百年藏庄”露营徒步大会。塔加村位于化隆县最东端,是一个自然生态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原始粗犷、纯净自然的乡镇,境内有千亩马兰花滩、百年藏庄、原始森林,自古以来他们举办原始宗教和民间六月八祭山活动,并完整保存着打酥油、编背篓、藏式锟锅、唐卡、藏族服饰、土族刺绣、藏族拉伊等传统文化产业。2015年9月22日,徒步旅游节在黄河岸边的群科新区开幕后,当日下午“驴友”们集结前往露营地———黄河岸边的美丽乡村乃亥,进行徒步露营活动。古树下、溪流旁、藏庄里,洋溢着欢乐歌声、笑声。2016年5月21日,在牙什尕镇举办了化隆2016第二届户外徒步健身旅游大赛。吸引旅游的不仅仅是清澈的黄河水,附近还有雄先森林公园、藏传佛教圣地夏琼寺、黄河古城和公伯霞丹霞地貌等旅游景點。———“山水化隆·户外仙踪”化隆新名片正在形成。通过徒步旅游,提升化隆县的旅游内涵,展示化隆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美食,促进化隆的经济增长和户外运动的品牌。
1997年10月,在文学青年李成虎的带领下,自发成立了《荒原春》文学艺术杂志,填补了化隆县文艺史上的一个“空白”。先是双月刊,2013年改为季刊,已出版了总80余期,逐渐成为化隆县对外交往的一张文化名片,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其中作家有李成安、张国民、戈强英、李伶、胥玉禄、权文珍、李玉梅、李生彪、张贵明等。主编李成虎自己也成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和化隆县文联主席。
2005年李成虎牵头成立化隆文联,并担任主席,先后成立了作家、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舞蹈家、音乐家、民间艺术家、宗喀·唐卡协会和回族刺绣等9个协会,各类会员500余人。化隆县文联围绕“山水化隆·户外仙踪”化隆新名片打造工作,在群科新区黄河边挂牌成立文艺创作基地;与省作家协会合作,在雄先乡下米乃海村挂牌,建立“青海省文学创作基地”等;与市文联合作,准备在塔加乡百年藏庄成立摄影美术创作基地。
“化隆拉面”是化隆饮食文化品牌、创业就业平台;“化隆徒步”是化隆山水文化品牌、贫困山区农民增收渠道;《荒原春》是化隆文艺品牌、群众精神食粮。三个品牌是化隆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是经济腾飞的双翼和掌握方向的尾鳍,是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和摇钱树。
虽然离开化隆已经整整四年了,但是我依然牵挂着化隆,关心化隆的人和事,关注化隆的发展和稳定。
可爱的化隆,难忘的故乡。我衷心地祝愿您富裕文明、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