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芝
这学期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客人,它们是文文周末郊游时带回来的7只小蝌蚪。这7只黑头黑脑的小家伙立马成了全班孩子的宝贝,他们把小蝌蚪们放在小鱼缸里,大家轮流定时为它们换水、喂食。一些平日里调皮好动的孩子也常常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有的还会和蝌蚪“聊天”呢。小蝌蚪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了。“小蝌蚪什么时候会长出脚呢?”“什么时候会变成青蛙呢?”我们共同期待着。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刚刚走进教室的我就被一阵争吵声吸引住了,几个孩子围着帆帆并不断地指责他什么,而帆帆则一边哭一边大声争辩着。“怎么回事?”我赶紧走过去问。看到我出现了,孩子们立刻大哭起来:“老师,我们的小蝌蚪被帆帆弄死了!”我朝鱼缸里一看,呀!怎么7只小蝌蚪只剩5只了呢?这群小家伙和我们在一起两周了,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怪不得孩子们如此愤怒和伤心。我安慰了大家两句后,就问怎么回事。原来孩子们说早上来看到帆帆拿着小棍在草地上玩,后来去看小蝌蚪就发现有两只不见了,于是孩子们认定是淘气的帆帆干的。可是帆帆说他一直在草地上,根本没有进来看小蝌蚪。看着帆帆认真的表情,我相信他。帆帆平日里虽然经常“搞破坏”,可是他对小蝌蚪是宠爱有加的啊,小蝌蚪住的鱼缸就是他从家里带来的。
跟小朋友们澄清之后,大家再次陷入了迷茫,那到底谁是杀害小蝌蚪的“凶手”呢?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关于怎样养蝌蚪和蝌蚪死亡的资料,他们激烈地争论着蝌蚪死亡的原因。
“我妈妈说小蝌蚪肯定是饿死了。”
“不对,一定是因为星期天沒有人给它换水。”
“电脑上说有可能是被猫给吃了。”
春天到了,最近的确常常看到幼儿园的花园里有野猫出入,于是大家一致把野猫视为了“犯罪嫌疑对象”。那该怎么保护小蝌蚪的安全呢? “我们给小蝌蚪做一个家吧。”孩子们提议。说着孩子们就去建构区里找来了一个大纸箱,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鱼缸放在箱子里,月月还把自己放书包的格子让了出来存放纸箱。看到小蝌蚪有箱子和书包格子的双重保护,孩子们都放心地出去玩了。
这段日子里,孩子们更加细致地照顾着蝌蚪,而这5只蝌蚪似乎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关爱,个头长大了一些,有一只还长出了两只后腿,孩子们都乐坏了。这下,它们的安全就更成了孩子们心里的头等大事。
一天早上,被大家重点保护的的蝌蚪又莫名其妙地不见了3只,看到自己悉心照顾和保护的朋友又失踪了,孩子们的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看来不是野猫“杀害”了蝌蚪,那这个“凶手”到底会是谁呢?
这个谜底终于在接下来的星期一早晨揭开了。当我和孩子们走到鱼缸前准备为仅剩的两只蝌蚪换水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只有一只蝌蚪漂浮在水面,而且一动也不动了。这只蝌蚪的嘴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那只大蝌蚪吞食了自己的同伴,还剩下一截尾巴露在嘴巴外面。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来蝌蚪在饥饿时会互相吞食,恰巧周末两天没有人给它们喂食,怪不得“惨案”总是在星期一被发现!
晨间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小朋友进行了一次集体活动。我将盛有小蝌蚪“尸体”的鱼缸放在了展示台上,准备以“蝌蚪互相吞食”为引子给大家开展一次科学活动。突然,从教室的一角传来了低低的抽泣声,紧接着,哭泣的声音越来越大,环顾一周,我发现很多孩子的脸上都挂着泪珠儿。
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憾了,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突然明白孩子现在最需要什么,最想做什么,于是赶紧中止了这一次科学活动。
午饭后,我利用睡前时间跟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在书架上存放已久的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这本图画书在一个充满温馨的氛围中讲诉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在给孩子们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数次感到喉头哽咽,我看见孩子们的眼中也有泪光在闪烁。阅读完后,我们对“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此刻,孩子们似乎读懂了书里的故事,也知道了需要珍惜时间、生命和身边的人。慢慢地,孩子们的心情平复了。
这场“小蝌蚪失踪之谜”的风波平息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不是一次教育活动,却胜似一次教育活动。在这个事件中,孩子们是主角,而我是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疑惑、伤心的同伴。我观察着孩子们的行为、语言、情绪,分享着他们的体验。没有老师的指令,孩子们每天坚持照顾着这群小生命;没有老师的要求,他们主动回家去收集蝌蚪死亡原因的资料;没有老师的讲解教导,他们从小蝌蚪的经历和绘本故事中理解了“死亡”。这是一次没有预设目标的生活教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智慧探索在学习着、体会着、成长着。
反思以往的教育活动,我们大部分总是从教师或知识的角度出发,刻意、生硬地给孩子灌输着,对他们的情绪反应与情感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通过小蝌蚪失踪事件,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是真实而丰富多彩的,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只有以幼儿的兴趣、情感为前提来组织活动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而老师需要做的是蹲下身用眼睛去仔细观察、用心灵去认真体会,再给予幼儿智慧的引导。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差一点就犯了错,当发现蝌蚪死亡的原因后,我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点,可以以“蝌蚪互食”为引子生成一次科学活动,但我失败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孩子当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心灵与情感上的慰藉,而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什么“奥秘”。
的确,就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生活即是教育”,而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放开视野,全面关注幼儿的情绪与认知表现,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