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飞花,王桂英的独特“刀味”

2019-11-06 03:36
莫愁·智慧女性 2019年10期
关键词:剪刀剪纸生活

她用手中的剪刀,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女性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描绘出好一派田园风光。她就是徐州新沂市农民剪纸艺术家王桂英。 ? ? ?

拿起剪刀便着了魔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剪个老鼠生儿去打洞;能剪山,能剪水,剪个鸭子扁扁嘴;能剪鸡,能剪鹅,剪个鲤鱼跳天河……”这是王桂英自编自唱的歌谣《剪纸歌》,编得随性,唱得也质朴。在苏北农村土生土长的王桂英,从小就迷上了剪纸,一剪就是六十多年。

王桂英年幼时父母先后去世,他们没能给王桂英留下什么家产,做木匠的父亲留下了一些雕花木模,母亲则留下了几顶亲手绣制的童帽。这几件不起眼的东西成了王桂英的玩具,也成了她艺术启蒙的教材。她拿起剪刀照着木模、童帽上的花样,稚拙地剪了起来。那些花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她,使她着魔,使她无法放下手中的剪刀。15岁的王桂英嫁人后,剪窗花、鞋样售卖,支撑着小家庭的日子。

从王桂英的剪纸中,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王桂英不识字,却在艰苦的生活环境、辛勤的生产劳动中养成了淳朴、善良的品性。这样的品性反映在剪纸中,就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纯真,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生动、鲜活的田野气息。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剪进了作品中,剪纸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超现实主义剪纸艺人

现实生活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王桂英的作品基本上反映着她所熟悉的生活。比如《春耕秋种》《采桑》《养蚕》《磨豆腐》等,都是以乡间劳动生活场景为题材,风格独特。

王桂英的剪纸带有明显的北方特质,线条粗犷、造型古拙、构思奇特,不拘泥于传统,没有固定的章法,率性而为。正所谓“花无正枝,铰无定规”,她的作品巧妙独到,险中求胜。

《鸡》这幅作品里,一只鸡她剪了三个头,伸向不同的方向。大家很诧异,问她:鸡怎么有三个头?王桂英用浓重的乡音回答:“鸡吃食时不就这样么!”她将鸡不停啄食、左顾右盼的神态糅合在一起,使画面增添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难怪一些国际友人看后大为惊叹: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竟表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幅作品相继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上被介绍,深受好评和喜爱。

原本,神话故事、戏曲人物、民间传说是王桂英经常选用的题材。她往往用一组系列画面来展现故事,画面生动形象,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幽默、机智和快乐,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有一次,一位参观王桂英作品的人说:“你的剪纸能不能再现代些啊?”这句话点醒了王桂英:剪纸是传统工艺,但内容可以“现代”啊。从此,她的作品有了新的灵感源泉,剪纸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层出不穷。近年来,她创作的《翻山芋》《洗被单》《农村四季喜事多》等近百件描绘当下生活的作品在国际国内展出,频获大奖,多幅作品被北京等地美术馆及国际友人收藏。

以剪纸为媒链接世界

现在,王桂英不仅是知名的民间剪纸艺人,也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特色文化明星。

虽然王桂英的名氣越来越大了,但是她没有自我陶醉,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完了农活和家务,都要拿起剪刀剪上一会儿。剪纸对于她,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逾古稀的王桂英有了更长远的打算。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学习、继承剪纸这门艺术,甚至因这一技之长走上致富路。从上门求教的众多剪纸爱好者中,王桂英找到韩瑞红和于敏两个关门弟子,精心传授,悉心指导,她们的作品也在2016年徐州市妇女手工制作创新大赛中分别获二等奖、三等奖。

为了让青少年能喜欢和学习剪纸艺术,从2007年起,王桂英和本地的中心小学联系,当起了学校义务辅导员。每逢周末,她都来到小学,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纸,不知不觉间她教过的小学生已有四五百人。

一张剪纸,展现了乡村女性的审美观念、精神品质和生活情趣,也蕴含着乡村女性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图片由徐州市妇联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猜你喜欢
剪刀剪纸生活
大嘴蛙学剪纸
生活感悟
手工剪纸
剪纸
无厘头生活
剪纸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石头剪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