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文献杂志》编委换届会上的讲话(节选)
近三年《中医文献杂志》“文献研究”、“名医经验”、“文献综述”三个栏目共发文257篇(占67.1%),完全符合“探究中医药古今文献,弘扬中医药临证精粹”的办刊宗旨。如何进一步把杂志办好?《中医文献杂志》要进一步抓好真、实、准3个字。
真。给读者提供真文真义。校勘讹误的文字,训释深奥的语词,阐发隐微的义理,梳理版本的源流,辑复散佚的古籍,辨析文献的真伪,考辨人物的行状,整理名医的成就,剖析流派的传承。例如名医的传承,要讲“心路历程”,经验、体悟是由名医的心血凝结而成,要深入挖掘。
实。中国传统学术强调“经世济用”。用在中医文献上,就是要指导临床、服务临床。我看很多文献研究的文章都是“某某病证的文献研究”。清末余听鸿说:“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领悟变通之用。二者并传不朽。”梳理某个病证文献,再结合医家的医案,或遵守规矩,或领悟变通,可能效果更好。习主席善于用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具有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的文献研究也要鲜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于临床。
准。质量是杂志的生命。每期有一二篇、二三篇让人赏心悦目、开发心智的重头文章,对于提高杂志的整体水平是很重要的。要加强组稿力度,建议设置栏目兼职编辑。从编委当中选择有兴趣、有水平、负责任的中青年编委,通栏设计,组织撰写,变主要是自发来稿为主要是目标来稿。兼职编辑每年写出策划书,从哪些方面、由哪位专家写这些文章。这样每期杂志的相关栏目,从组织来稿中择选几篇文章,杂志质量也能提升。
我希望我们杂志能成为全国医史文献工作者研究的平台,甚至组织者的角色,每年组织一两次类似的学术会议,了解文献课题组的进展、成果,引导他们在《中医文献杂志》发文章。
作为中医界独一无二的杂志,在主编、主任的领导下,在专家的扶持下,我相信我们的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