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意默
北京时间9月11日凌晨,苹果召开秋季发布会,这场“科技界春晚”让很多熬夜收看的人略感失望,原因之一就是5G的缺席。
库克并非没有听到群众的呼声,他在接受媒体采访采访时提道:“我认为目前来说,5G还是有一点超前。”苹果在调研后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基础架构、芯片等配件还不够成熟,无法支撑一款高质量的5G手机。相比抢首发,苹果更愿意等待,然后成为最好。
不过,苹果大概也不会等太久—此前它在3G、4G来临时都跟进迅速,而它与联发科、三星洽谈无果后买下英特尔5G基带芯片业务的10亿美元肯定也不会白花。
与苹果相比,Android阵营的华为和三星就显得积极很多。
今年华为在5G手机上的进展堪称神速:2月发布首款5G手机华为Mate X;7月26日发布首款双模5G手机Mate20 X(5G),同时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9月6日发布首款旗舰5G芯片麒麟990;9月19日又发布首款麒麟990新机 Mate 30系列。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今年6月表示,华为拥有2 570项5G专利,占整个行业的20%,十年间投入40亿美元,占比全球第一,领先苹果和三星。此外,在提供推动5G网络建设的方案并加以建设验证方面,华为也力压其他厂商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运营商。
而华为5G技术锋芒初现要追溯到2017年。德国电信联合华为推出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推出完整5G网络技术的政府和企业。
过往的技术积累成为华为如今的底气,在最近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任正非表示,华为愿意将5G相关的全部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卖给西方公司,并且是一次性买断。
三星的动作也不慢。今年上半年,三星发布折叠手机GalaxyFold 5G版,但后来因为技术原因召回媒体机;8月,发布年度旗舰Galaxy Note 10系列,其中Galaxy Note 10+ 5G是三星在中國市场推出的首款5G手机;9月4日,发布全新集成5G基带的芯片SoC Exynos 980。
华为与三星在前,Android阵营里的很多厂商也不敢怠慢。
往日光辉难现的中兴在今年7月发售了5G手机,不过售价较高,市场反馈一般;努比亚在今年的MWC上秀出了首批5G手机;vivo则继续选择了性价比之路,推出了颇具性价比的5G手机IQOO Pro和旗舰5G手机NEX 3,其中,5G版IQOO Pro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去年底vivo发布的NEX双屏版。
今年营收和销量都不错的一加手机在5月发布了一加7 Pro 5G版,尽管目前只在英国和美国等少数国外市场开售,但这显然只是开始—今年第四季度,一加手机计划面向全球范围推出第二款5G手机。
今年年初的小米发布会上,当一直“好脾气”的雷军在身后PPT上赫然放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八个大字,大家发现这次的小米有点不一样了。而这也拉开了2019年手机大战的序幕。
火药味变浓的背后是蔓延在手机市场的焦虑。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从去年年末延续至今的整体销量下滑趋势仍在继续,根据Gartner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手机销量已从去年第一季度的3.835亿部缩水至3.73亿部。
国内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19年6月国内智能手机共出货3 431万部,同比下降6.3%。而2019年1月~6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1.86亿部,同比下降5.1%。
现阶段,投入5G显然是手机厂商们布局未来的举动。不过,从出货量来看,5G手机尚不具备改变整体格局的能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所数据显示,今年8月,国内市场4G手机出货量为2947.8部,5G手机为21.9万部—不足前者的1%。
等待5G的前夜里,焦虑的手机厂商们没有停止制造新的亮点,在存量市场里争抢用户。比如一加7 Pro的高屏幕刷新率,尽管国外厂商如雷蛇在早些时候已经给用户提供高刷新率的手机,但在国内,在一块高素质的屏幕上实现全局90Hz刷新率却尚属首次。一加花费1亿元定制的屏幕,显然吸引了不少用户,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一加7 Pro开售当天,销售额突破亿元。
努比亚也在屏幕方面持续发力,从努比亚X到Z20,双屏模式玩得越发娴熟,而今年2月推出的腕机,也是对智能设备形态的有益尝试。
游戏手机的出现被认为是手机厂商在存量市场里寻求突破的另一个可行方案。
黑鲨手机一代在2018年刚发售时,市场还在讨论它的存在意义,主流意见并不看好,但一年过去,红魔、黑鲨和ROG都在持续更新版本。而黑鲨市场调研显示,大部分用户购买游戏手机是用作主力机而非专门的游戏手机,这说明游戏手机未来仍然大有可为。
从做“水桶机”的思路到逐渐放开做“偏科生”,游戏手机越来越有自己的态度。但类似的好光景并没有出现在大多数小众手机身上—受制于体量和成本,多数小厂商已经默默离场,即使还在存活的品牌,比如小辣椒和糖果等,也都是毫无创新的组合:“水滴屏+大下巴+塑料背板”。毫无疑问,当5G到来,它们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包括iPhone在内,手机市场已经很久没有令人惊喜的产品出现了。
评估一款手机好坏的标准变得越发无趣:数字,且只有数字。在这片存量主义的市场里,这些面容类似的玩家们乐此不疲地玩着数字游戏:你官宣100W快充,我就官宣120W快充,你出20W无线充,我就出30W无线充,你用4800万像素相机,我就用6400W像素相机,不够还有1亿像素的。
当手机市场的竞争变成一场数字游戏,这也正如马尔库塞所预言的那样,“功能化的、省略的、统一的语言是单向度思想的语言……通过重复和强加,切断了意义的发展。”
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数字主义竞争会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和新的需求增长点,但科技的发展并非数字增长这么简单,正如那道经典的选择题“电车难题”:轨道有5个无辜的人,你是否会拉下拉杆,让失控的电车冲向右边轨道?那里只有1个人。
数字不是万能的,追求数字的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有人会停下来,去寻找新的突破点。正如段永平所说的,“没有靠营销起来并能持久的公司,能够让公司长久的唯一办法就是能够不断有好产品。”这也像是针对如今手机市场的一句谒语。不管在哪个时代,能够占领市场的企业,一定是能够抓住用户痛点引领未来的。
回到那个让人感觉已经很遥远的3G时代,当手机不只可以打电话时,其他厂商只是在通话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功能,如拍照和游戏等,但是苹果却开始做起iPhone。
到2013年4G牌照发放后,用户对手机硬件的要求更高,于是,供应链管理成为考量一家手机厂商能力的重要指标,心比天高的罗永浩就倒在了这里。
如今,5G牌照刚刚发放,红海的气息已经若隐若现。有人保守,有人激进,遍布未知的5G赛道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胜利不会属于平庸者。
关于5G时代的手机格局,不妨重温一下李楠(前魅族科技CMO)去年做出的预言:未来手机行业是“大集团+副牌”战争,细分市场独立品牌机会不大。尽管还谈不上寡头时代,但5G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些难关,显然是小厂商们难以逾越的。
对于5G前夜的各家手机厂商,有一点是共通的:起风了,要努力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