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主席70年前写下的诗句,今天读来格外令人激动和振奋。新中国70年的江苏经济发展,筚路蓝缕、柳暗花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展示了江苏人民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可以说是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走向“强起来”的一个生动印证。70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苏人民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把空前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热情转化成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强大力量,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新中国成立后最初30年的江苏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夕,江苏作为“帝官封”的总代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政治腐朽反动,战争连绵不绝,社会动荡不安,工商企业纷纷破产和倒闭,导致工人大量失业,农村土地因战争而荒芜日益严重,农业生产瘫痪,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财政赤字严重,造成物价飞涨、米珠薪桂。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诗句:“钞票本是纸印成,天文数字分秒升。印刷机器声响处,饿殍载道涕泪流。”预示着国民经济即将全面崩溃。
1.最初3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历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到6月2日,以崇明岛(现属上海)的解放为标志,江苏全境获得解放,结束了长期停滞和破败衰退的历史,步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江苏经济。从1949年下半年始,江苏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国有企业,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稳定市场和物价,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就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详见表1。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949—1987)》,1988年4月。下同。
短短三年之中,江苏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7.9%,社會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09.9%,钢产量增长了3.3倍……社会制度变革使江苏经济枯木逢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土地制度改革比较顺利地完成。经过发动群众、划定成分、分配土地等阶段,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极大地调动了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省粮食总产量,1951年比1950年增长9.6%,1952年又同比增长7.2%。第二,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废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江苏逐步形成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并存,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成为其有力助手。这种新生的所有制结构,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江苏经济。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这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江苏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化三改”运动,到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当时“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成效是:第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到农业合作社,1955年底全省84%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初级合作社(1956年后农业高级合作社发展过快),促进了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195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68.63亿元,比1952年(60.71亿元)增长了13%。第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实行互助合作、统一经营。第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开始,江苏各地有计划地推动公私合营,一批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企业先后合营。1955年11月,毛泽东主席还到无锡和苏州两地调查研究,指导对私改造工作,由此掀起了改造高潮。到1956年2月底,全省有8045家私营工厂、30644户私营商店全部实行公私合营或参加合作社。1956年9月,党的八大胜利召开。在八大精神指引下,江苏“一五计划”执行得更好,其效应到1957年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详见表2。
由表2可知,这一时期江苏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效果比较好、比例关系比较协调,说明“一化三改”总路线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必然性。党的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今后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也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并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江苏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们党就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20多年中,相继发生了“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四清”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大批所谓“唯生产力论”,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追求“穷过渡”,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使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尤其是“四人帮”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致使武斗不断、交通瘫痪、社会混乱,企业停工停产、城市停水停电……严重冲击经济建设,脱离生产力发展要求,导致经济体制倒退和经济结构扭曲,使经济发展蒙受巨大损失。但是必须看到,即使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江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排除干扰、巧妙周旋,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与“四人帮”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他们的荒谬理论用行动予以有力批驳,对他们的倒行逆施给予坚决抵制,社会主义制度依然挺立。江苏经济在风雨中艰难前行、在曲折中顽强发展,取得的成就仍然可圈可点、亮点频频——工农业总产值在这十年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递增9.6%,超过全国7.1%的平均水平,国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详见表3。
2.最初30年江苏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综上可见,新中国最初30年的江苏经济发展,既沐春风又遇严寒,是在百废待举、内忧外困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艰难而又伟大的探索,集中到一点,其最大的成就是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民经济体系是指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国民经济总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教科文卫等,要求比例协调、门类齐全方成体系,其中工业体系是核心。如前所述,我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首要目标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江苏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首先表现为坚持“以工业为主导”推动工业化进程,并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依托比较坚实的历史基础。江苏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一批规模较大、影响重要的企业先后实行公私合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尔后这些企业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有效地降低了物质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到1957年,全省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52年提高了28.4%,轻纺工业稳定发展,机器制造业产值增长了12.7倍。第二,依据中央的经济调整方针。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江苏也片面强调“以钢为纲”,建起了2221个所谓的“钢铁厂”,竖起了15581座土高炉,但产量和质量都未能达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比例关系都遭到破坏,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但党中央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主动进行调整。经过几年调整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等为重点的重工业以及轻工、纺织、电子工业都得到了发展。县以下以农机、化肥、水泥等为代表的“五小工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在调整中得到发展。第三,依靠工人阶级的团结奋斗。“十年动乱”中,江苏工交战线广大职工排除干扰,坚决贯彻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指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煤炭、冶金等基础工业有所增强,机械、化工、电子、轻纺等有所进展,支农工业比重显著增强。粉碎“四人帮”之后,江苏工业生产全面发展,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恢复和健全,到1978年,全省有7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接近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不仅新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如栖霞山化肥厂),而且初步建成了电子工业基地,标志着工业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显著改善。江苏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尤其跨江滨海、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69%和17%,因此历来重视发展农业,被称为“鱼米之乡”“水乡泽国”。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一,牢记毛泽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大兴水利。“一五”期间,江苏就从实际出发防涝治旱,包括开挖苏北灌溉总渠、在治理淮河中重点整治洪泽湖,在长达近千公里的海岸线上逐年兴修海堤海塘、建闸挡潮,在山区大搞引水蓄水工程等,因此这期间江苏粮食产量每年递增4.5%,棉田面积增长了1.5倍,棉花产量增长了3.7倍。第二,坚持“以粮为纲”不断巩固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在60年代初对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后,江苏全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形势明显好转。即使是在“十年动乱”期间,江苏人民响应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號召,继续狠抓水利建设,到1974年,全省基本建成了防洪、防涝、防旱、防潮、防溃等五套水利工程体系,使高产稳产农田占了农田总面积的80%以上。加之推广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发展支农工业等,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976年比1966年增产粮食600多万吨,增长41.2%,棉花、油料、麻类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发育和发展。江苏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农业生产的稳定,相当程度上都得益于乡镇企业发展起步早,50年代就开始萌芽,到60年代虽然受挫,但广大农民在暗地里保留其生存火种,70年代又开始复苏和崛起。苏南是江苏乡镇企业发展的摇篮。苏南乡镇企业源于1950年代中期兴办的“社队企业”,迄今有据可查的江苏第一个社队企业,是1956年无锡县东亭合作社创办的“春雷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发出“人民公社也要办工业”的号召,苏南农村立刻涌动起大办工业的热情,一批公社先后办起了农具修配、粮饲加工和砖瓦土窑等小型企业,同时部分县属手工业合作社也被下放到公社去管理。苏南的发展带动了全省,1958年全省社队企业总数已达3.9万个,从业人员105.9万人,总产值14.79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7%。粉碎“四人帮”之后,社队企业真正是如雨后春笋,在全省蓬勃发展,到1978年时,江苏社办企业产值比1965年增长了49.7倍,队办企业产值增长了9.3倍,社队企业总产值则达到6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49万人,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乡镇企业在江苏经济发展史上功勋卓著、不可磨灭。
对外开放在全国最早起步实行。江苏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早在1974年1月1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后江苏就实行对外开放,在封闭型经济中打开了一扇窗。获批之后,江苏先后组建对外贸易局,成立一些外贸产品的进出口公司,开辟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近洋市场,开始对外开展贸易活动。1974年,江苏自营出口总额虽然仅为0.77亿美元,但到1978年就上升到了4.27亿美元,为开放型经济发展踩出了一条路。其中出口4.18亿美元,进口900万美元,利用外资项目2个,利用外资协议金额245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江苏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为先,交通为要。江苏历史上最广泛、最繁重的水利建设任务,就是完成于这一时期。从开挖苏北灌溉总渠、整治洪泽湖和其他大大小小湖泊,到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再到“分淮入沂”“引江济淮”等,对里下河地区和长江两岸的农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苏工农业生产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强烈呼唤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的发展,其中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通车就是标志性成果。南京长江大桥是浩浩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特大型公铁两用双层式铁路、公路桥梁,具有极大的经济、政治和战略意义。它是南京市的著名景点和江苏省的文化符号,是新中国最初30年江苏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是南京、江苏和中国的骄傲。1960年1月18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支持下,大桥正式开工建设,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遭遇到当时经济、技术、建筑材料、自然灾害以及苏联背信弃义等造成的种种困难,屡建屡停,屡停屡建,跨时长达9年。尤其是在“十年动乱”中,广大领导干部、建桥工人和科技人员忍辱负重、历经坎坷,坚守岗位、坚持建设,到1968年12月29日,大桥终于全线建成通车。196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长江大桥,极大地鼓舞了大桥建设者和全国人民。大桥从建成通车到如今已经50多年了,期间经过多次维修,仍然傲然屹立,继续服务于南京、江苏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功德无量。
二、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起飞与辉煌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的坚定论断,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改革开放以摧枯拉朽之势,猛烈冲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似浩荡春风,给江苏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活力,使江苏经济进入全面起飞的新阶段。
1.改革开放开辟了江苏经济发展新天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改革开放在江苏大地风起云涌——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开放南通和连云港市,到坚定支持和服务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从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到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从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江苏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创新、纵深突破,迈开了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的步伐。
2.江苏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起飞新阶段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江苏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是一部思想大解放、理念大突破、制度大创新、动力大转换的历史,是一部产业主体“由农到工”、空间布局“由内到外”、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到多元”转变的历史,是一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主动应对各种挑战、自觉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历史。
经济大省开启“由大到强”的历史新征程。1978年,江苏GDP为249.2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8%,处在全国中游水平,但到80年代初中期,江苏就迅速崛起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大省。1988年跨越1000亿元大关,2002年跨越10000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20000亿元,2010年突破40000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大幅跃升,2014年突破60000亿元,2015年突破70000亿元,2017年突破80000亿元,2018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突破90000亿元,达到92595.40亿元,仅次于广东(97277.77亿元)而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0.3%。江苏经济在“由大到强”的征程上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殷切希望江苏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经济强”是首要目标。江苏将“强富美高”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新时代的强烈担当意识,不断深化对“强富美高”的理解……2018年,江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19.48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全国城市GDP排行榜中,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前100名;全国百强县榜单中,全省只有41个县(市)就进入了25个,前10名中占6席并包揽前5位;三次产業增加值比例演变为4.5:44.5:51.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57.8%,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8%,城镇化率达69.6%,均创历史新高。从1978年到2018年,江苏GDP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87.2倍,年均增长11.9%,比全国年均增速高2.5个百分点,按2018年汇率折算接近1.4万亿美元,相当于澳大利亚当年全国的经济总量。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在全球排队的话,2018年江苏可以排到第14位。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目前江苏实体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80%以上,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2%、全球的3%,居全国第一位。在江苏这片热土上,分布着我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第一,具有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2018年,江苏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1248.52亿元,占全国的11.3%,居全国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达8491.9亿元,居全国第一位。2018年江苏以占全国1.12%的土地面积,依靠占全国5.8%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3%的GDP,实现了占全国8.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的进出口总额和19.0%的实际使用外资,生产了占全国5.6%的粮食和11.0%的钢材……为全国发展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详见表4。
说明:1.江苏实际利用外资从1985年始,当年为0.12亿美元,其增速26.1%系指1986—2018年。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00.2亿元系2017年数据,其增速22.4%系指1978—2017年。3.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概览——2018》。
对外开放正从单向发力转向东西双向互济。从1974年走来,江苏实行对外开放已经45年。1994年,江苏又率先在全国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总额很快超过上海;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江苏抓住国际资本和产业包括南方资本和产业大规模转移的机遇,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再到“招才引智”,打造全省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求“放大向东开放的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也为江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提供了清晰指引。2018年,江苏进出口总额达6640.43亿美元,占全国的14.4%,仅次于广东(10847.08亿美元)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6459.6亿元,增长8.9%,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4.2%,对全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5.7%。截至2018年底,江苏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项目已有1701个,约占全省的25%,中方协议额达162.6亿美元,约占全省的23%。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全覆盖,去年贸易额约占全省的22.2%。江苏开发区是开放合作的引领区,在全国享有盛誉。2018年,江苏拥有开发区174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71家,省级开发区103家。江苏开发区在全国综合实力30强中占据7席,而且有3个位于前十名,即苏州工业园区名列全国第一,昆山经济开发区列第五,江宁经济开发区列第八。
“聚焦富民”的梦想在逐步变成活生生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1990年代,省领导曾经提出“强省富民”的发展思路,进入新世纪一改而为“富民强省”,标志着发展理念的跃升。党的十八大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百姓富”的要求以来,江苏省委提出“聚焦富民”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出台“富民33条”系列举措,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努力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确保江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1978年,江苏人均GDP仅为430元,2018年已经增长至11516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524元,40年中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62.7倍,年均增长10.9%。按2018年美元汇率折算为1.74万美元,居全国各兄弟省区第一位。同時期,江苏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88.0元增长为472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949元),年均增长1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从155.0元增长为208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228元),年均增长13.0%,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55.1%、62.3%下降至26.1%、26.2%,居民生活确实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障“扩面提标”,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89元。2018年,省财政安排支持苏北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总计达238亿元,加快推进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高铁、连徐高铁、徐宿淮盐铁路建设等,启动实施苏北620个村的改造任务,同步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改善30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
三、新中国7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若干宝贵启示
综上可见,新中国70年的江苏经济发展,在正确与错误、经验与教训中付出过代价,更取得了辉煌成就,镌刻下顺利中奋进、风险中成长、拼搏中崛起、历练中成熟的印记,谱写了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华章。70年砥砺奋进、沧桑巨变,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就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新中国70年的江苏经济发展,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改革开放之前的江苏经济发展,是在医治长期战争创伤过程中寻求和平建设道路的勇敢探索,是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成功跳跃,是在扫除一切污泥浊水过程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尝试。它与改革开放之后的迅速崛起,不是彼此割裂更不是相互否定的对立关系,而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探索与继承、铺垫与发展的关系,客观上存在着延展性和承续性。例如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逐步建立起来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就没有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高歌猛进和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广大苏南农民在暗地里保留下社队企业的火种而“拼死求生”,就没有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也就没有世纪之交民营经济的“蓬勃兴起”;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前持续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其他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就没有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果没有前30年中产业结构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就没有后40年从“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再转变为“三二一”;1974年江苏出口总额仅有微不足道的0.77亿美元,然而它却是照亮后来宽广大道的不朽烛光。因此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
更进一步说,改革开放前的江苏经济发展,经历了正确与错误的锤炼,经受了经验和教训的洗礼,因此强烈呼唤改革开放,不仅为改革开放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国民经济体系基础,而且为改革开放在江苏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条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走多远,也不能忘记起点。
2.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如果从鸦片战争算起,中国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反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火与剑交映,血与泪同流,耻辱与光荣并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选择过各种“主义”,但都宣告失败了。在历经磨难和挫折之后,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事实胜于雄辩。新中国头三年,在支援国家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江苏完成繁重的社会变革任务,迅速治愈了战争创伤和恶性通货膨胀,使得国民经济在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上迅速站立起来,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奇迹。新中国头七年,在“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指引下,江苏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功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使国民经济欣欣向荣。新中国最初30年,江苏在与“左”倾错误特别是在与“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中谋求经济发展,在十分险恶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环境中独立自主地开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且成功地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是披荆斩棘、艰苦卓绝。新中国70年,按当年价格计算,江苏地区GDP增长了1900多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万多倍,粗钢产量增长了10万多倍……成就辉煌,令人惊叹。详见表5。
说明:1.地区GDP的历史数据起点为1952年,其增速9.2%系指1952-2018年的实际GDP年均增速,同期名义GDP年均增速为12.1%。2.因战争因素,194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141万,所以基期选择了1950年,为2521万。53000.2亿元系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增速20.1%系指1950-2017年的年均增速。3.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1949—1987)》,1988年4月;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概览—2018》。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灭了剥削制度,成功地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基本的历史经验。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3.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新中国70年的风雨历程中,如果要问谁是真正的英雄,那一定是广大人民群众。江苏7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别人恩赐的,而是江苏人民用勤劳和汗水、智慧和勇气、改革和创新奋斗出来的。江苏是全国解放思想的策源地,是全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和最为成熟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涌现出一大批改革先锋,胡福明、吴仁宝、秦振华、吴克铨、王民、沈文荣、王继才、王泽山、赵亚夫、周海江……还有更多不知名的英雄。4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围绕着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苏勇立潮头、屡发先声,从生产、流通领域改革推进到分配、消费领域改革,从企业承包经营推进到股份制改造,从国企改革推进到乡企改制,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从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推进到率先在全国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同时把所有制结构改革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微观机制再造与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相结合……江苏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热情支持群众的创造活动,善于总结基层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改革经验,先后总结推广过堰桥经验、“四千四万”精神、“苏南模式”“江阴之路”“张家港精神”“昆山模式”“新苏南模式”“开山岛精神”,等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三项重点任务”“五个迈上新台阶”和高质量发展“六个重点问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叠加机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江苏人民又展开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大实践。
活力在基层,智慧在民间,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艰辛探索和奋斗,江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的持续提升是江苏发展的“初心”和目标。江苏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江苏要坚持发扬低调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抓紧时间,埋头苦干,多做少说,注重运用各地的新鲜经验和榜样力量推动全省更好地发展,展现更多江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江苏8000多万人民、1000万市场主体、1000万知识分子、200万科技人员以及广大的产业工人、能工巧匠、现代农民,就是江苏奋进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和强大支撑。
4.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论断,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的睿智和引领未来的担当,而且特别切合江苏发展实际。作为一个矢志走向经济强省的经济大省,江苏的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总体上居于全国前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江苏之所能,更是江苏之责任。然而江苏经济发展目前确实仍然处于“攻关期”——长期存在的“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等问题尚未根本改观,而有些地方的开发强度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仍然较大;江苏虽然是全国的制造业大省,实体经济家底厚实,但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致命短板是缺少世界一流的知名企业和国际品牌,拿不出像广东、浙江等兄弟省市在全球响当当的如华为、腾讯、格力、TCL、阿里巴巴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也缺少像万科、美的、正威国际、恒大等这样的民企大鳄。2018年,江苏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8.7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2万件,均与广东相当,但体现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PCT专利申请量仅为5500件,而广东省则达到25256件,差距实在太大。
那么江苏经济怎样才能实现“强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释疑解惑,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而提出来的战略目标,在当下,它是跨越“攻关期”关口的一大“法宝”,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由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七大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从而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七大体系是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很重要,但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位居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江苏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具有坚实基础,必须坚守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抓住机遇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把握当今时代技术变革的最新趋势,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充分发挥江苏自身拥有和来自海内外的科研人才优势,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打造江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更加注重應用研究、集成创新,支持科技创新围绕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中力量加以突破,着力提升江苏产业经济的竞争力,争取拿出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全力推进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江苏速度向江苏质量转变、江苏产品向江苏品牌转变;同时要保持市场化改革的突出优势,坚持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政府的法治、规划和管理水平,全面建设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一流国际营商环境,使所有市场主体都能放开手脚竞争、赢得满意效益。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始终站在开放的前沿阵地,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总揽,扩大向东开放,引领向西开放,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学习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又学习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用新思想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用新思想来提升能力水平,更好地明确所处方位、把握正确方向、适应时代要求,担当历史重任。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蓝图绘成锦绣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
[3]储东涛.江苏经济史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储东涛,刘兴远等.当代江苏经济史(1949—200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