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竑 陈贤斐
随着新的地质时期——人类世的到来,人类对地球、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此同时,全球—区域战争的频发与石油、煤炭等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等,令公众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对生存环境的态度与行为。面对城市被摧毁、资源型城市枯竭以及工业城市衰败,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或曰城市复兴(regeneration)项目应运而生。根据Roger Lee与Noel Castree等学者于2014年主编的The SAGE Handbook of Human Geography[1],城市更新这一术语主要指一系列旨在重塑城市景观并修复与破旧市中心社区相关的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策略。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起源于二战后欧洲和北美国家主导的大规模城市重建项目,其特点是将已有街区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公共项目名义建造新的商业区、居住区和高速公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其相关的各类城市更新运动层出不穷,如英国等国家在经历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衰败后,传统城市中心的社区经济发展模式亟须转型,以改善旧城环境,刺激经济增长[2]。总而言之,城市更新通过重建、修复和遗产保护等各种项目来改善城市的物质空间、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这些项目通常由国家/政府层面的力量和资本利益所推动,打破了城市原有社会肌理的连续性与内部空间的完整性,伴随着大规模的景观变化,随即受到城市中心社区居民的质疑或反对。
因此,围绕城市更新的传统辩题往往受城市规划学者的关注,集中在城市景观变化、旧城区改造或是城市政策和绅士化等方面,探讨物质空间的空间形态,这一过程也被视为后现代主义在城市空间上的再造[3]。长期以来,“城市更新”也是城市地理学的传统核心议题,学者们主要探讨空间修复[4]、城市贫困社区的转型[5]、土地利用[6]、旧城改造和城中村[7]等话题,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人地互动。由于城市更新过程中无法摆脱“人”本身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且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转向”的影响和人本主义对空间的再思考,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人类本身以及人类与周围环境互动所产生的文化上,并反思其对城市更新政策制定与实践过程的影响。这为打破“人”与“空间”的对立、“文化”与“空间”的脱节以及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西方文化地理学领域对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内容以及我国文化地理学者对相关话题所做的一系列尝试,反思我国的城市更新进程,并为相关项目的实施等提供参考。
图1 城市更新研究期刊分析
图2 城市更新研究关键词分析
从早期的政府规划政策到后来的学术关注,城市更新研究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本文利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对城市更新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的主要学术研究议题。将主题词设定为“urban renewal”,对2000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筛选了1330篇文献作为分析来源。综合来看,城市更新主要受到城市研究、区域规划、环境科学、文化研究、法律等学科的关注,其相关研究载文主要集中于国际权威期刊Urban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Economy and Space、Cities、Antipode等,这其中既有跨学科期刊,又有人文地理学核心和极具批判性思维的期刊,相关话题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城市政策、绅士化、邻里空间、地方、空间不平等、可持续评估、“循环”城市、新自由主义等。由于我国和以伦敦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城市的城市发展进程及不同的城市更新政策的差异,也促使学者将中国各城市和伦敦作为城市更新研究的案例地。同时,通过可视化城市更新研究的趋势发现,该领域逐步开始关注公共空间、空间多样性、公众健康、新型建成区绅士化、艺术等人文要素。
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化地理学权威期刊的分析,来了解文化地理学者对城市更新相关议题所作的贡献。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和Cultural Geographies是国际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旗舰刊物,也是了解相关国际学者最新研究动态的主要阵地。本文使用CiteSpace对两本期刊2000年以来的共1234篇文献进行载文统计与分析,旨在了解文化地理学界的核心研究内容。通过可视化分析发现,文化地理学研究话题较为丰富包容,除了社会、空间、地方等地理学传统研究热点外,研究内容出现了向非物质文化地理学(情感、关怀、身体等)、少数群体(女性、流浪者、残疾人、儿童等)以及公共政策等转向的趋势,认同、记忆、家、流动性、种族、宗教、性别、音乐、食物、教育等成为文化地理学新的研究热点[8]。随着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将研究注意力转向日常社会生活中被排斥与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关注“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等现象中的移民、身份认同、空间不平等、权力等问题[9]。不难发现,文化地理学的话题虽然丰富多彩,但归根结底是对人与空间关系的关注。
图3 城市更新研究趋势
图4 文化地理学研究核心关键词
然后,我们将两本期刊中与“urban renewal”相关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和聚类分析,发现景观[10]、城市[11]、物质性与认同[12]、身体和记忆[13]、艺术[14],以及公共空间、地方等都是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这与城市更新研究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所以,不管是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大视角,还是从城市更新出发来窥探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学术界都越来越关心“人”本身的诉求,这也为“空间到底是谁的空间”提供了解答思路。文化地理学为城市更新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5 文化地理学中的城市相关研究
河涌,是珠江三角洲的通用方言,意为河汊、胡汊、河流的支汊、溪水或河水的分支,总之,指比较小的河流或溪流①。广州因水而生,城市河涌遍布,既为居民提供了水源,也是传统市井贸易的主要通道。据记载,广州河涌的主要物质利用方式有供水、军用、排水、商贸、运输、景观、日常生活与休闲用水、污染与掩盖和治理复涌等9种方式[15]。在历史上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河涌的使用功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映射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唐代至民国时期,受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凭借地形优势与航运之便,河涌成为护城河和交通要道,兼具商贸场所的功能。至近代,陆路交通的大范围普及使得河涌的航运交通功能逐渐减弱,大型商贸往来亦随之减少,由此,河涌的生产性功能逐渐退化,进而演变为饮食观光或周边居民嬉戏的乐园与浣衣洗菜的日常场所。因此,到河涌里游泳、钓蟛蜞、捉鱼摸虾,曾是老一辈广州市民共同的童年记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城市水道的污染却无法避免,河涌遭到严重污染甚至被覆盖,变成了道路。2013年,广州市环保局首次就河涌水质进行数据检测,全市50条河涌中,有39条水质为劣五类②,居民饱受水质污染困扰。此后,随着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城市更新运动的开展,荔枝湾涌、东濠涌等昔日被掩盖、污染的河涌重新揭盖复原,成为备受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2018年10月,广州在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
文化地理学者将物质视为人与空间交流协商的重要媒介[16],是人们建构地方的重要非人(nonhuman)行动者。因此,基于广府河涌的改造项目,我们探索城市自然水系如何展演与市民的互动、记忆,并反过来影响市民与城市的关系。首先,河涌承载了“六脉皆通海”的广府文化。小艇上沿涌叫卖的艇仔粥和水上市场是河涌与居民的日常互动,同时也衍生出许多与河涌息息相关的桥文化和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通津、涌边、濠畔、桥脚等),以及广州方言里大量与“水”相关的俗语和歌谣。虽然众多的河涌逐渐消失、功能退却,但上述日常俗语依旧频繁出现在广州市民的生活中。无论是本土化用语的沿用还是独特广府味道的河涌文化,河涌仍旧是居民“家”的载体,根之所在,是有意义的区位[17]。
图6 广州河涌复涌前后的对比
其次,河涌是城市记忆的承载,并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广州人而言,河涌充斥着共同记忆,是纪念性空间,是叙事的媒介[18]。与河涌有关的记忆也是广州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一代只能从长辈的口述以及照片等媒体中形成对曾经的、还未遭到污染的河涌的印象,如 “兴旺、具有生气活力……”“比较清,可以同阳光鱼虾蟹螺一起玩游戏,还可以直接去洗菜洗衣服,很原生态的生活”等。随着河涌环境的变化,市民的记忆也随之改变。年轻一代对河涌的感情总是充满着矛盾,有关河涌历史记忆的断层直接导致了其地方性的销匿。如今,随着城市治水工程的开展,河涌恢复了昔日绿水,重新唤起了广大市民的美好记忆,成为城市的绿色资产,传统水上节日如龙舟节、水上花市和水上婚礼等又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当中。
我们发现,河涌所表征的广府文化与城市记忆是在与市民的不断互动实践中形成的,河涌作为自然资源,被市民赋予了“根”“乐园”“家”等美好意义,这表明地方性的本质是被建构的。总之,修复后的河涌尽管丧失了水运通行的价值,但观赏价值大幅提升,同时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重要公共休闲空间,达到了城市更新以恢复城市功能、繁荣社区的重要目的。基于河涌整治,广府的文化记忆重新焕发生机,得以传承。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项目实施者往往关注具体的待更新空间,反而忽略了个体的身体空间需求,如广府市民对河涌的记忆就承载于自身的身体(body),正是这一微尺度嵌入了市民的地方认同感,在促进河涌整治进程的同时发扬了河涌文化。
文物修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修复古建筑、庙宇和雕塑的传统;在中国,修复旧物的传统也源远流长,植根于节俭的价值观、对建筑环境和物质文化的保护。随着我国的政治转型、经济改革和社会文化现代化,对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像宗祠这样的神圣空间功能转变印证着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变化[19],值得关注。宗祠,也被称为“家庙”,出于对已故祖先的崇敬而设立,是与中国传统宗教、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如孝道)密切相关的场所。在一段时期,宗族文化的语境曾被大大削弱,宗族文化场所和习俗,如祖庙、仪式和族谱等都被视为“封建”残余和“迷信”,被禁止或摧毁。随着政治话语的转变,宗祠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曾经祭拜祖先和维持宗族活动的圣地转变为日常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公共集会场所。改革开放后,宗祠的功能和意义再次发生变化,其政治用途逐渐被更务实、更具经济动机的用途所取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大部分宗祠被改造为村庄工厂并陷入了失修状态,其内部和外观受到严重破坏,进入了结构性和美学性的恶化状态[20]。过去近20年里,由于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对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为重建和恢复宗族文化做出了各种努力。
目前,广东省有超过1万座宗祠,省政府承诺在2020年底前修复1500座宗祠③。元始梁公祠,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坐落在广州大学城北亭村。该村位于珠江中游的一个小岛上,是岛上仅剩的4个村落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000年前,是诸多宗祠的所在地。12年前,祠堂“新主人”李凤文发现梁公祠时,它已处于失修状态。当时她正在寻找堆放工程剩余材料的仓库,因租金便宜而选择了梁公祠。我们基于梁公祠的修复案例,探讨个人如何通过对过去的记忆与创造性表达将地方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
首先,祠堂承载着个体的童年记忆。祠堂两侧生动的画风唤起了李凤文对童年的记忆,画像画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晰地描绘了毛主席一生不同阶段的形象。李凤文提到宗祠所用的灰砖也让她想起了年轻时与父母、祖父母居住的北方庭院。这些美好的回忆激起了她的怀旧之情,并促使她致力于后来对该宗祠的修复和改造。李凤文认为相对完整的毛主席画像是这座宗祠最有价值的部分,觉得有责任保护它们。然而,当她致电广州文物局时被告知,北亭村有几座宗祠由于财政原因并未纳入修整计划。在成为一名艺术家之前,李凤文是一名建筑师,从房地产市场赚到的收益足够支撑她独立完成修复工作。起初,她寻求村里梁氏家族长辈梁老的支持来修复宗祠。根据我国传统,宗祠应由同姓氏族人维持。李凤文既不是村民,也非梁氏族人,在过去是被禁止进入宗祠的,更不用说修复它了。幸运的是,她得到宗族长辈的支持,其诚意和保护宗族遗产的坚定决心受到长辈们的赞赏。为了使宗祠更接近原貌,她聘请了一支拥有历史建筑保护经验的团队从北亭村和邻近村庄收集了数千块旧灰砖、石板及一些木雕窗以增强原真性,并翻修了院子里的地板,重建了宗祠的两个侧厅。
其次,祠堂的修复表征了神圣空间转向世俗空间的过程。作为一名建筑师,李凤文通过修复工作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美学的理解和欣赏,也认识到自己深受手工劳动的情感影响。她提到,这种热情源于父母那一辈的工匠精神,母亲年轻时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裁缝,在手工而非机器制造的环境中长大。因此,对梁公祠的修复,不仅是一个具有特定目的和年代感的功能导向计划,而且是一次激情与灵感的精神美学之旅,她将生命、情感注入了一个长期被遗忘忽视的地方。在这期间,她给宗祠增添了一些新功能,如在主大厅的顶部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露天花园,供休闲娱乐之用。她在花园角落建造了一个小瀑布,以贝壳为背景,当阳光照耀时,贝壳会折射花园周围的光线。花园并不大,但经过精心设计,结合了微观景观,代表了她对物体、自然和文化共生关系的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空间被赋予新的意义。该案例通过挖掘一位艺术家对祠堂修复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特有的时空去重新理解和诠释神圣空间。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微空间更新实例,虽然相似的例子在我国越来越多,但不同个体对旧物的解读不尽相同,这种将修复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且又为游客带来独特文化体验的可持续利用,为学者以及城市规划者提供了新的反思。
1. 永庆坊的改造修复
“永庆坊”位于老广州的核心地带——恩宁路,连接地标建筑群上下九商业街,是极具广府人文底蕴的骑楼建筑街。随着城市年龄的增长以及城市功能的分化,永庆坊年久失修,一度成为“破败”“暮气沉沉”且“受损严重”的老城街区代表,折射出目前我国大多数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实困境。永庆坊片区的修复之路几经波折,从最初的全部拆除到保留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再到政府将恩宁路地段全部纳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历时10年之久。这得益于街区修复过程中不同权力主体(政府、居民、资本等)的抗衡与协商,最终打破了政府的垄断修复计划[21],是政府“自上而下”主导与社区居民参与城市更新的典范。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永庆坊的旧城改造、街区修复情况,并在街区内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地方特色剧种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永庆坊至此从地方历史文化街区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
图8 微整改后的永庆坊
永庆坊的活化主要采用旧城微改造的方法,在维护旧建筑的基础上,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建筑适当拆除,并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充分保留岭南民居的空间肌理特征。修复过程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记忆(如李小龙、粤剧文化、岭南建筑等)进行提炼,并将这些文化内涵表征在具体的文化产业当中,以文化活化老街。因此,对城市记忆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的凝练及相关文化实践是重新激活城市活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对历史街区原有空间赋予新的文化意义,才能实现真正的空间再生产,而历史文化街区变迁过程中的权力协商、居民的地方感变化以及社区参与,都是文化地理学对街区更新的新思考。
2. 广钢新城的功能转型
广州钢铁厂建成投产于1958年,是广州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见证了广州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为广东乃至全国的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由于城市用地需求、企业转型升级和“三旧”改造方案的提出,广钢集团从2011年起对旧厂实施逐步关停和搬迁[22]。随即,广钢旧厂退出历史舞台。广钢旧厂地块与周边东塱村、西塱村和鹤洞村3个城中村一起,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采取“整体拆除重建、全面改造”的模式进行城市更新,拟重新建成一座规划居住人口为20万人的广钢新城[23],以实现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历史转变。因此,可以基于城市用地功能的转变,从文化地理学所关注的情感、地方意义、身份认同等视角来探讨地方转型之后个人与空间的互动,以及所产生的城市记忆。
图9 广钢新城的地理位置
首先,城市记忆随着不同阶段的城市更新发生变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与工业景观的紧密联系,这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临近以及生活与工作经历。居民从往昔的生产活动和生命历程来深化对广钢旧厂的记忆,并强调自己作为职工的“我者”身份与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肯定[24]。随着钢铁园区的搬迁,这里与“落后”“污染”等联系在一起,也改变了市民对该区域的记忆,如这里曾经“噪声与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我们发现城市更新在初期阶段会导致城市美好记忆与地方意义的瓦解。其次,城市更新在完善阶段会重新唤起新移民对空间的想象,这主要得益于居住环境的改善、商业的再繁荣以及文化注入所带来的空间象征符号,并由此产生了新的地方意义与城市记忆。如随着广钢新城的建成,“精英阶层生活”“工业文化空间”等重新定义了该区域新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通过该案例发现,地方意义并非一成不变,它是动态且包容的,会随着城市更新的进程、个人的生命历程以及空间表征的新文化象征而变化。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环节。然而,如何将钢筋水泥的升级转变为含有温度、具备温情的宜居空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当城市空间因一系列整治、改善、更新而改变原有的面貌时,我们应该反思“空间究竟是属于谁的空间”“空间又该面向什么样的群体”。通过以上4个案例以及前沿学术动态不难发现,只有将群体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纳入更新体系、将人与空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视为城市更新的目标,城市空间才能得到永续发展。基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关注城市更新中的人地互动。
文化地理学关注儿童、老年人以及少数群体最近的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和建成环境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福祉产生直接影响。如儿童地理学家就认为,建筑环境会反映和塑造儿童的行为、影响儿童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机会[25],并以此干扰其福利关怀[26]。也有关注老年群体的地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安全的、功能性的户外空间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整体幸福感,且适合老年群体适度运动的积极空间是促进其身体平衡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27]。因此,广州作为世界城市和新移民城市的综合体,未来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更应该考虑到以上群体的需求,即多样的城市友好空间(friendly city space)[28]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比人类更加复杂的空间,在这里,人和非人(nonhuman)如动物等的生活以不同的方式交织在一起[29]。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并非仅仅是为了人而设计的空间。据统计,超过60%的美国家庭至少有一只宠物相伴,虽然猫的数量更多,但宠物狗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家庭中,并被视为家庭成员[30]。研究表明,陪伴犬对患有疾病的人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有一个重要迹象表明了宠物对人类的重要性,那就是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公共宠物空间[31]。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目前我国有宠家庭的比例为6%④,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城市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宠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导致了人与宠物一起生活的城市新愿景。城市不仅适合人类居住,也应当适宜各非人行动者的生存。因此,城市更新过程中值得考虑人与动物(human-animal space)的互动空间以及二者之间的空间权力与平等问题。
文化地理学者尤其关注城市微空间,擅长从小尺度来窥探城市发展的多面性,如书店[32]、家空间[33]、门禁社区[34]等。我国目前的城市更新项目大多基于政策导向、自上而下,且处于单一决策并大片区开发的阶段,如成都宽窄巷子、广州荔枝湾涌以及各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项目。然而,广州梁氏宗祠的成功修复为城市微小尺度空间、自下而上的更新提供了良好参证。这要求城市更新项目因地制宜,在充分肯定每个待更新空间的独特性与价值的基础上,考虑以民间力量为主导、政府为辅,同时促进社区充分参与的更新模式。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审视城市更新,并不意味着找出一种理解城市更新的替代办法,而是将更多的人文因素纳入到相关问题的讨论中来,我们更应该关注城市更新中具备能动性的人与非人行动者的需求,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只有处理好软和硬、动和静、新和旧等多维度关系,借助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的地理想象力,才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河涌/11018070?fr=aladdin [DB/OL].
②广州市生态环保局. http://www.gzepb.gov.cn [DB/OL].
③光明日报. http://news.gmw.cn/2017-04/25/content_24290015.htm [DB/OL].
④《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https://www.sohu.com/a/250947701_99962924 [DB/OL].